血站網路化系統管理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論文
血站網路化系統管理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論文
1血站實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1.1風險管理的基本內涵
風險管理的概念產生於工業革命時期,是一門現代化的新興管理學科。西方國家對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應用比較早,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就曾被許多美國企業加以利用,來應對經營風險。反觀國內,我國對風險管理的研究相對來說起步較晚,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主要應用於商業機構。
1.2血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在我國的血站系統中,風險管理的理念尚未引起應有的關注,更不用說在血站系統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了。血站這種機構,由於採供血工作的特殊性,執行過程中會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的突發事件經常讓人措手不及。然而,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近年來與血站採供血相關的法律糾紛也越來越多。為了避免這些糾紛的出現,就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採供血工作環節中的任何疏漏,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血站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之上,採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來對日常工作程式進行嚴格管理,預見風險,在風險發生之前進行化解。
2計算機網路管理的優越性
血站的意義十分重大,可以說是醫用血庫,它的效率是醫院能否挽救生命的關鍵。在傳統的血站管理模式中,資訊閉塞,效率低下,存在著許多弊端。隨著計算機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高階的網路化管理系統為血站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能夠實現管理資訊的透明化、準確化、及時化和全面化,能夠極大地最佳化血站風險系統的管理工作。因此,所有的血站都應該採用這種網路化的方式,加強風險管理。下面,我們就具體談談網路化管理系統對風險管理的作用。
3計算機網路化系統管理對血站風險管理的作用
由於所涉行業的風險性,實行風險管理的行業都是高風險的行業,為了儘可能地降低突發事件的風險,風險管理必須融入到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中,不能將其視作孤立的管理活動,它應該是與整個管理系統相適應的動態管理過程。計算機管理系統能夠全方位、全過程地覆蓋整個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起整體的風險管理構架,使風險管理產生長效的機制,保證風險管理的實際效用。
3.1網路化管理系統能夠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
血站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進行風險預警,防患於未然,這就需要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整個評估過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的優勢就在於強大的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能夠幫助血站建立完整的風險評估機制。
3.1.1風險識別
這需要收集大量可靠的資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計算機資訊系統是最好的收集處理資訊的工具。網路化的資訊系統透過對大量資訊的分析,能夠識別出血站所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幫助管理人員快速分析出風險故事發生的可能原因,力求在損失發生之前改變危險局面。血站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環境錯綜複雜,要在這種條件下甄別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實屬不易,因此必須實行主動防禦的機制,選擇一種適當的方式來控制風險漏洞的形成。顯而易見的是,血站的風險可能來自於任何一個工作環節,例如血液採集或血液檢測、血液儲存、血液運輸等等。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的作用就體現在全面防禦每個工作環節,監測工作過程、分析資料進行趨勢判斷等等,來識別潛藏的風險,這是人力所無法比擬的。
3.1.2進行風險分析
摸清現存風險的性質,分析判斷風險的損害程度。根據處理大量資訊的結果,可以找到潛在的風險以及風險之所以會出現的原因,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採取措施使風險降低到最小,在行動之前,還有一項工作是不能省略的,那就是充分理解風險的型別和性質,以及判斷最壞的損害程度。計算機系統能夠獲得的資訊以及資訊結果進一步識別風險型別,對風險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風險的成因、風險的源頭、風險形成的過程,還有不加以阻止的最壞結果,這些結論都是作為風險評價和對策措施的重要輸入條件。
3.1.3風險評價
自血站的風險管理開始的那一刻起,血站就應該根據風險管理的方針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應對風險的準則,並將它作為評價風險的標準。風險評價就是根據風險分析的結果,對應風險準則來確定風險等級。以此來決定哪些風險需要處理以及如何處理。計算機系統根據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的結論,對風險等級進行劃分確定,過濾掉不需處理的無大礙的風險,警示需要嚴肅處理的重大風險。
3.2計算機網路化系統包羅了整個風險管理的資訊處理
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資訊,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資訊的收集、流動和處理工作在風險管理中貫穿始終。血站的採供血工作結構複雜、流程繁多,相關的內外部資訊十分龐雜。例如血站職工的資訊、科室日常工作的資訊、獻血者和用血者資訊、臨床用血單位資訊等,傳統的管理模式依靠人工來進行管理,管理人員將各種資訊分門別類歸入檔案,他們不能保證工作不出現失誤,不能保證資訊不會遺失,也不能保證這瑣碎的工作的效率,整個過程既缺乏準確性和完整性,又缺乏時效性。採用計算機網路化的管理系統後,這些收集、分類、更新等工作都可以由計算機來完成,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都能夠得到保障。在高質量的管理資訊下,風險溝通才能夠得以實現。正是由於網路化資訊系統的時效性,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風險溝通和協商才能貫穿於風險管理的每個階段,提前溝通並設計出應對風險的合理方案,不斷降低風險的破壞程度。
3.3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能夠監督和檢查風險管理的過程
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對整個管理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方式結合起來,全方位地審視風險管理工作中的成敗得失,明確責任,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風險管理的`質量。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能夠對血站的風險管理框架進行監測,將風險管理績效與管理目標作出比對分析,找出現實工作與理想預期之間的差距;還可以根據監測到的血站內外部環境變化,適時調整和改變風險管理的框架,保證框架的實時效力。圖1為風險管理框架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關係結構。3.4計算機網路化系統能夠追溯風險管理中的檔案管理風險管理活動的每一項活動都應該記錄在案,這樣能夠在風險處理過後進行工作總結和反思。日後再出現類似的風險狀況,還可以引以為例,借鑑成功的做法,規避無用或起反作用的做法。風險管理中的檔案所涉種類多,數量大,人工整理儲存起來十分瑣碎麻煩,效率也很低,對人力資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運用計算機網路化系統能夠極大地解放管理人員,讓人力發揮更有價值的作用,且保證檔案管理工作的穩妥性。
4管理成效
抽取建設血液管理資訊系統,2013到2015年,僅兩年時間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下表格,分別抽取2014年和2015年2000名獻血者的檔案進行管理情況分析。由表1可見,使用了資訊管理系統後,獻血者資料的儲存度、更新速度、完整度和準確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緊急情況下,採血的速度和血量、人次都是非常關鍵的,它能夠反映血站的應急能力和工作效率,下表為2014年和2015年採血環節在緊急情況下的對比。由表2可知,自從建立了資訊管理系統,血站對應急情況的處理效率大有提高。綜上所述,計算機網路化系統管理對血站的風險管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血站正在逐步建立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系統,雖然還存在著不足,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方式的革新,血站的風險管理一定會越來越有成效。
參考文獻:
[1]趙霞.採供血機構建立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相關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2015(19):98-101.
[2]孫振宇,陳玲,白月武,關鵬.血站現代管理系統中計算機網路化的應用[J].中外醫療,2007(21):47.
[3]邱玉霞,劉慶佩,李雪英.血站計算機管理資訊系統的管理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3):259-260.
[4]朱永明,勵修楣.血液管理資訊系統的現狀和發展[J].中國輸血雜誌,2009(12):961-963.
[5]王春.淺談採供血機構資訊化建設[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