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會計控制在鑄造企業存貨管理中的探討和實踐論文

內部會計控制在鑄造企業存貨管理中的探討和實踐論文

  摘要:構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新《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等法規對企業提出的重要任務之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目標、內容、方法,必須結合企業特點和實際狀況進行。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鑄造企業;存貨管理

  本文結合鑄造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就內部會計控制在存貨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一些探討和實踐。

  一、鑄造企業存貨管理的特點

  “皰丁解牛”建立在熟悉牛身體的基礎上,瞭解鑄造企業存貨的特點才能制訂出有針對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鑄造企業存貨的特點:品種多、流通量大、不易計量。存貨管理內部會計控制的目的:保護單位的財產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記錄的準確、確保財務資訊的及時提供、執行管理政策以提高經營效益和效率。

  做為一名會計人員要認真研究企業物流的特點,因地制宜,制訂切實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並很好地貫徹,確保所在企業存貨的管理更科學,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發展。

  二、針對鑄造企業存貨管理的特點設計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鑄造企業的存貨大致分為三類:材料、在製品、產成品。鑄造企業在制定存貨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要結合自身特點,合理劃分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權,有針對性地強化採購、使用和倉儲環節的管理,切實做到比價採購、科學用料和合理儲備。不同類別的存貨在具體管理中各有側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不同存貨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1。材料

  材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基礎,內部會計控制滲透在材料收、發、存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其數量準確、質量合格、價值真實。鑄造企業的材料以生鐵、廢鋼、焦炭、砂子為主。一般而言,材料流轉主要分三個階段:採購、使用和倉儲環節。與之相對應的管理職責劃分如下:採購職責,採購權主要歸屬於供應部門,採購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職責歸於質檢部門。使用職責,使用環節的管理歸屬於車間。倉儲管理職責,在庫材料的管理主要在倉庫管理部門。與物流相對應的價值管理權歸屬於財務部門。在材料流轉過程中,各部門嚴格按許可權履行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中不允許出現管理區域的空白和管理鏈條的斷裂。為了準確闡述內部會計控制在材料管理中的運用,下文中以生鐵為例進行說明。

  (1)採購環節

  在採購過程中,會計人員透過審查採購價格的確定流程及手續監督其合理性。 “比價採購”是採購降本最主要的方法。目前,鑄造企業生產使用的生鐵可以細分為:生鐵Q12、生鐵Q10等幾種,生產球鐵產品需用生鐵Q10,其餘幾種主要用於灰鐵產品的生產,這就給生產灰鐵產品提供了多個可以選擇的組合。採購部門在市場調研時不能僅限於採購中心的資料,要積極主動地取得更豐富、更詳實的價格資訊,儲存好市場調研資料,配合技術部門、財務部門做出正確的選擇。生鐵採購數量的確認以磅單為準,供應部門在司磅處監督稱重,對卸料過程全程監控並在磅單上簽字,財務部門負責核對磅單與發票的一致性,供應部門據實開具驗收單,並及時入賬。

  (2)使用環節

  生鐵使用量的計量一般有兩種方法:實地測量和以存計耗。實地測量法一般不被採用。以存計耗法是透過定期對庫存進行盤點,計算出特定期間消耗量的方法。生鐵入庫後一般堆放在特定的地窖中,一方面便於生鐵的儲藏,另一方面便於生鐵的計量。採購部門與財務部門根據鐵塊的不同測量出一個刻度的儲存生鐵的重量,測量工作最好在空窖開始堆放生鐵時進行。生鐵盤點時使用車間、財務、及供應部門一定要共同參與,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說服力。根據“以存計耗”的方法計算出生鐵的消耗,供應部門向使用車間開具出庫單並登記在材料三級賬中。財務部門要結合一定期間的生產量核算生鐵的消耗定額,並比較實際消耗與對應的定額指標,及時發現問題,並通報給使用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以便及早解決問題。需要指出的是,回爐料的管理一般容易形成內部會計控制的空白,回爐料是鑄件澆注過程中形成的冒口以及廢鑄件等,根據鑄件的工藝要求,在熔化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回爐料調節鐵水成份,因回爐料屬於前期已計入產品成本的“特殊材料“,所以對其管理不易引起管理者的關注。為此,鑄造企業應結合企業實際,透過自制憑證反映回爐料的流轉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專門建立回爐料三級賬,根據月末、月初不同回爐料的盤存數之差,分析當月材料的消耗是否正常,對於消耗異常的情況要深入調查,查明差異產生的原因是否正常,對不正常原因責令相關部門拿出整改意見和措施,杜絕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3)倉儲環節

  倉儲環節管理的目標應定位為建立合理庫存以及確保存貨的安全。影響合理庫存的因素主要有:材料市場狀況。生鐵儲存過多會影響資金佔用,機會成本大;生鐵儲存過少會影響生產,透過銷售、財務及供應部門的資訊互動,加強資金供求鏈條的銜接,測算出合理的庫儲存量,做出科學的庫存決策。倉儲環節管理的第二個要點是確保庫存生鐵數量的準確與安全。數量準確不但是成本核算的需要,也是合理組織生產的需要。

  2。在製品

  鑄造企業一般是流水線生產,鑄件澆鑄後透過地下鱗板轉運至清理場所,鑄件形成實體後要經過去砂、打磨、醮漆並經過質量檢查後,合格品入庫形成產成品,從鑄件形成實體到成品入庫前的狀態稱為在製品。在製品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清理車間,清理車間在製品的內部會計控制主要包括接收、清理、廢品處理和入庫四個環節。首先是在製品的接收環節,要求上道工序的責任單位進行在製品的交接,透過交接單的傳遞反映在製品實物的流轉,一般來說,這項工作的在操作時不易把握,因此,選擇恰當的實物交接點至關重要。在製品經過去砂、打磨後,質量檢查人員對在製品質量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有兩種:成品和廢品。成品透過成品入庫單記錄其入庫;廢品透過內廢排放單反映廢品向爐料庫的排放。應當注意的是,清理車間既是在製品清理的場所,也是在製品的存放場所,因此,在製品的堆放一定要做到分類清晰、堆放有序。月末,財務部門可以透過在製品流轉過程中的有關單據核算當月的生產量,並以此為基數分析整個生產過程的消耗情況。對於鑄造企業而言,在製品的種類繁多,藉助於計算機等工具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在製品管理員對有關單據要及時整理入賬,財務部門要及時籤賬,以準確反映相關存貨的收、發、存情況,準確的收、發、存資訊是對於下一階段生產經營決策發揮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3。產成品

  產成品的內部會計控制類似於在製品的情況,但是,產成品的發出是企業存貨控制的最後一個環節,因此,對該環節的控制尤其重要。產成品來源於清理車間的入庫及退庫的返修件。產成品入庫時要有成品庫開具的入庫單,入庫單上有檢查部門的簽字,並對產成品的.質量負責,同時也符合管理活動的成本效益原則;入庫單上有清理車間的簽字,表明清理車間交出了多少合格鑄件,同時,成品庫管理員也要簽字表明實際收到鑄件。因質量等原因退回的返修件也是成品增加的來源之一,檢查部門對返修件的質量缺陷認真分析,對於可挽救的鑄件交清理車間重新清理,返修

  件的出庫單、入庫單均有檢查部門簽字;對於不可挽救的鑄件交爐料庫,並由爐料庫管理人員在廢鑄件驗收單上會籤認可,需對外換廢者,做為換廢鑄件出庫的依據。此外,檢查部門要建立廢品臺賬,對形成廢品的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減少廢品的出現。相對於成品的入庫,成品的出庫相對複雜。鑄造企業產成品的出庫主要有兩種型別:內部、外部產成品的發貨。二者採用不同的單據,以便管理中分別歸類統計。內部產成品的發貨採用“廠內零件收發清單”,清單上有購貨單位的簽章及成品庫管理員的簽字。外部產成品的發貨以“銷售物資出門證”為出庫憑證,出門證上有連續的編號,透過審查編號是否連續可以對出門證的完整性進行監督,進而監督產成品是否存在非正常損失。結合鑄造企業的結算週期,成品庫管理員將入庫單和出庫單據定期入賬,以備財務部門簽收和結算。相關管理部門定期對庫存產成品進行盤點,核對賬實是否相符,確保產成品的安全。

  三、內部會計控制有效實施必須具備的條件

  1。合適的人

  人是管理活動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因素,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內部會計控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密切聯絡實際是其發揮作用的關鍵。具體到鑄造企業,普遍存在著工作條件艱苦、環境較差的實際,必要的專業知識是在具體管理工作中做判斷的基礎,必要的專業技能是運用管理手段的需要,苛守以愛崗敬業為突出特徵的職業道德是做好內部會計控制的精神保障。

  2。準確的計量手段和適用記錄載體

  管理活動離不開管理工具,準確的計量手段是取得準確資料的基礎,適用的記錄工具會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有效的分析必須建立在準確計量的基礎上。鑄造企業的物物資流通量大,計量不準確是長期困擾鑄造企業財務管理的難題。

  3。配套的考核

  考核制度是獎優罰劣的準則,是評判結果與標準差異的尺度。內部會計制度的制訂與貫徹是一個充滿艱辛和創造的過程,每一位參與者所做的工作都要透過考核制度進行衡量,使每一項管理工作都有量化的考核結果。有差別才能激勵先進,有考核才能快速解決問題。鑄造企業為每一位管理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鑄造企業的存貨管理是企業存貨管理中的一個代表,做為一名會計人員要認真研究企業物流的特點,因地制宜,制訂切實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並很好地貫徹,確保所在企業存貨的管理更科學,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