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論文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論文
摘要:保護森林資源,控制病蟲害發生,是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面對著日趨嚴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首先應認識到病蟲害發生的誘因。分析林業病蟲害發生的誘因,針對性提出了加強林業檢查,提升檢疫水平;科學合理造林,確保森林健康;多樹種栽培,營造混交林;採用新型技術防治病蟲害,推廣無公害技術等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工作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鑑。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
1前言
隨綠色造林計劃的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落實,天然保護林工程的推廣,江蘇省人工林的面積大幅增加。在此,林業發展進入了防治病蟲害侵蝕的關鍵時期。今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仍重而道遠,難度是越來越大,迫切需要我們認清病蟲害發生的問題根源,並針對性採取相應的治理策略,確保本地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
造成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呈複雜化,分析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本文著重自人工造林的角度和內檢工作的角度兩方面考慮分析。
2.1人工造林的角
度早期預防工作的缺失,幾年間國內人工造林的水準得到提升。但是,在樹種結構和配置方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病蟲害滋生蔓延。人工造林實踐中,使用單一的樹種或單一系號造林,容易出現純林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植物群落較單一,生物多樣性降低,導致林業抗病蟲害水平降低,大大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病機率。森林防治與林業政策間的衝突,從我國制定保護野生動物法規來看,沙鼠、野兔等都是重點保護物件,禁獵措施嚴格。但是因為保護力度的嚴格使得這些動物的數量發展速度也增加,對我國部分地區已經構成了危害。這樣兩種保護措施的衝突給病蟲害的防治加大了難度。樹種引進時,病蟲害問題考慮不周全。外來樹種引進過程中,很容易忽視適宜性生存的問題,導致病蟲害問題的出現。比如:某省為固沙造林,外引內蒙樟子松,起到不錯的固沙效果。但是,因本省份氣溫較高,土壤中水分散失快,加重病蟲害的蔓延,導致樟子鬆開始減產。森林保護管理不到位,隨時代的發展,對森林的保護漸受到重視。對於天然林的保護,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開展。但是,與之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同樣令人擔憂。比如:相關天然保護工程的政策、技術等等,很多地方都不夠透明,不夠深入,甚至出現偏差和誤解。受此影響,不少地區拋棄天然林的經營管理,影響到森林的衛生健康狀況,導致病蟲害的肆虐。
2.2內檢工作的角度
具體體現在:第一,檢疫工作不充分,檢疫相關法律知識不健全,林業檢疫經受不起利益的誘惑,導致林業檢疫問題頻出,甚至很多森林植被都沒有接受應有的檢疫,誘發病蟲害的肆虐。據資料證實:西部大開發過程中,造林中選擇新疆本地的數百萬株樹種,很多沒有例行檢疫措施,導致後期新疆病蟲害居多的局面。第二,檢疫站數量不多。最近幾年,隨城鎮化程序的加劇,國內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使著城市綠化、公路建設等等方面,都需要大批次的人工造林。同樣,對造林的樹種、數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種意義上來講,為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機率提升了更高的機率。如此,想要很好的防疫此病病害的發生,配置足夠數量的檢疫站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而就實際情況而言,已經建成的檢疫站數量有限,難以滿足生產需求,佈局上又不夠合理,很難滿足實際的生產需求。
3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
3.1加強林業檢查,提升檢疫水平
加強林業檢查,應重視產地檢驗,詳細統計本地存在的苗圃、木材加工廠,完善健全產地檢驗臺賬。加強檢疫、報檢、證書籤發等程式工作,認真負責的.做好產地檢驗,切斷病蟲害內部擴散的可能。對新建的林地,組織跟蹤檢查,建設部門中使用的木材,都要跟蹤監管。發現有可疑疫情,應採取必要的處理措施,堵塞病蟲害侵入的可能。就目前木材流通情況,不同省份樹種交流、國外樹種引進等頻繁進行,為大型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可能,同樣對林業部門病蟲害的檢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後,應注意提升樹種檢疫水平,有效預控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發現有病蟲害發生,立即隔離,避免疫情擴散。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機制,預警監測網路應覆蓋本地區內所有造林地,尤其集中造林地、重點保護地應常年監測,有效提升重點區域林業發展狀況的測報水平,重點留意有害生物的調查,一旦發現疫情後應及時有效控制。同時,針對突發情況,預備早期的應急預案,以便特殊情況發生能從容不迫。
3.2科學合理造林,確保森林健康
培養無檢疫疫苗,在抵抗病蟲害方面,非常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由此,培養專屬疫苗,最好在專用基地培養,值得今後推廣和使用。規劃涉及林業規模時,務必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鄉土品種。同時,逐漸增加混交林的種植比例,確保地方種植生物的多樣性。逐步改造低產林,徹底清除不健康林的潛在威脅,為樹木的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總之,造林工作的開展,務必科學化、合理化,確保森林的健康。
3.3多樹種栽培,營造混交林
在林業工程重點建設中,要採用多形式的混交林,多樹種栽培,尤其是對本土樹種大力在栽種,對優良樹種引進時要注意樹種的搭配工作,不僅對林木生長有利,還可以防止病蟲害,擁有不低於三成的混交林比例。在退耕還林時利用抗逆性比較強的經濟樹種造林,做到草木、灌木及經濟植物的立體開發,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有促進作用。
3.4採用新型技術防治病蟲害,推廣無公害技術
對於改革後的林業的生產生活需要積極適應,成立專門的隊伍建立防止工作,目標是建立一個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防治有害生物。對配套的、先進的、實用的科研成果採納使用,尤其是技術方面實用性高的防治手段,尤其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技術手段。在生物防治的時候提倡使用植物性、仿生、微生物農藥,推廣無公害技術。防治病蟲害的新技術,就目前而言,較為成熟的就是基於GPS及GIS的有害生物記錄系統。嵌入式的GIS系統基於GPS移動裝置可以在數字地圖以及GPS裝置的導航之下對於林業中有害生物的發生和防治等進行快速的記錄資訊和反饋。
4結論
保護森林資源,控制病蟲害發生,是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面對著日趨嚴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首先應認識到病蟲害發生的誘因。而在人工造林工程中,早期預防工作的缺失;使用單一的樹種或單一系號造林;樹種引進病蟲害問題考慮不周全;相關林業保護工程的政策、技術等等不夠透明,不夠深入等等,都影響到森林的衛生健康狀況,導致病蟲害的肆虐。此外,檢疫工作不充分、檢疫相關法律知識不健全等導致的林業檢疫問題頻出,很大程度上也助長了病蟲害肆虐的程度。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們有必要提高認識,加強林業檢查,提升檢疫水平,有效預控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發現有病蟲害發生,立即隔離,避免疫情擴散。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機制,預警監測網路應覆蓋本地區內所有造林地,重點留意有害生物的調查,一旦發現疫情後應及時有效控制。培養無檢疫疫苗,逐漸增加混交林的種植比例,確保地方種植生物的多樣性,逐步改造低產林,徹底清除不健康林的潛在威脅,為樹木的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今後我們的工作無論多麼努力,本著科學造林,健康造林的原則,想必將確保林業發展的健康可持續和穩定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雨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資訊,2009,(5):58-59.
[2]於寶生,張穎.淺談如何創新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機制[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8,(2):94-95.
[3]周本庚.林業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方法[J].吉林農業,2015,(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