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最佳化班級德育管理論文

霍桑效應最佳化班級德育管理論文

  【摘要】壓力的調節是否恰當,可以說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們的身心發展。學習時代本應是最幸福的時代,如何幫助學生調節過重的學習壓力,有針對性的開展班級德育管理,已成為小學班主任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霍桑效應”為啟示,在闡述“霍桑效應”的現象、本質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運用“霍桑效應”最佳化班級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重在消除學生方方面面的心裡壓力,以恰當的壓力調節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班級管理中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運用“霍桑效應”,最佳化班級管理。

  【關鍵詞】小學生;班級管理;霍桑效應;德育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生的心理問題成了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重點。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既要面對繁重的學業和升學壓力,又要面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愉快的煩惱,同時由於小學生畢竟受閱歷和知識所限,他們對於處理壓力的能力和方法是遠不及成年人的。而壓力的調節是否恰當,可以說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所以,如何去及時減輕和排除學生遇到的壓力,已經成為新時期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為此,我以“霍桑效應”為啟示,在班級德育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現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交流如下:

  一、認識“霍桑效應”,感受奇妙現象

  在1924年的美國芝加哥郊外,有一個屬於美國西部電器公司專門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分廠——霍桑工廠。在這個工廠,工人可以享受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員工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此,工廠選擇了六名女工為觀察物件,透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後再進行觀察對比,結果遺憾的是,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由這6名女工組成的試驗組的生產效率一直未有上升。為探求原因,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從1924年到1933年對工廠內的工人們開展了一個“談話試驗”,這個由心理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歷時八年多的時間裡,與兩萬餘工人進行了談話,耐心傾聽工人們對工廠管理方的種種不滿,經過了“照明試驗”“福利試驗”“訪談試驗”和“群體試驗”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工人由於受到了外界的關注,自己心中的不滿得以了發洩,使得原本憤憤不平的心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原本低下的績效也反而得到了提升。此次試驗中產生的這一奇妙現象,被心理學專家稱之為“霍桑效應”(HawthorneEffect)。

  二、理解“霍桑效應”,啟示班級管理

  就霍桑工廠而言,原本是一次失敗的管理經驗,卻無意產生了一個十分寶貴的副產物——霍桑效應,出現這個效應的前提就是壓力。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受到外界或他人的注意時,當這個人能讓心中的不滿得到盡情宣洩時,他就會自覺改變自己的.行為,幹勁倍增,表現出非常高的工作效率,這也就是社會心理學家所謂的“宣洩效應”。因此,我對“霍桑效應”實質的理解就是及時排壓。運用到教育中,現在的小學生雖然從小倍受寵愛,卻也是小小年紀就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學習壓力,又要面對成長帶來的種種煩惱,一直處在焦慮中的學生不在少數,嚴重危害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學生同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內心與那些工廠的職工們一樣需要傾訴,只有舒暢的心情才能讓學生同一線生產工人一樣幹勁倍增,不斷端正自己的學習行為,這就是“霍桑效應”給我們帶來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最佳化班級管理的重要啟示。

  三、運用“霍桑效應”,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1.巧借談話策略促進師生深度交流

  如同霍桑工廠的“談話實驗”一般,談話不僅是班主任獲知學生心聲的主要手段,也是幫助學生調節壓力、“宣洩”壓力的平臺。一個智慧的班主任,往往都有良好的談話技巧,但這些技巧的實施首先來自班主任耐心的傾聽。教師善於傾聽,就容易讓學生感受到同感。傾聽、理解學生的內心體驗,教師同感程度高,能感受到學生內在的、所隱藏的深層涵義和感受。在一種懂得尊重和理解的氛圍中,學生就會放下心中的戒備,感受到班主任老師的信任,暢所欲言。只有讓學生暢所欲言,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去發現問題,教育才可以對症下藥。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擴大談話的物件,儘可能的去了解班內每一個學生的內心,在師生零距離的接解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開啟學生的心扉,這樣的傾聽式談話不僅是學生得以“宣洩”壓力的場合,也能為接下來班主任將談話逐步引向深入而設下鋪墊。

  2.巧借週記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樑

  有時候,學生的喜怒哀樂並不完全表現在臉上,也不願意立馬開口說出來,這時,可以用週記的形式,讓學生用文字來渲瀉自己內心的情感。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本著“霍桑效應”的目的來讓學生記週記,不限制具體的內容和字數,在週記上,可以寫下自己對老師、同學的意見和建議,也能寫下自己在學習中、生活中的種種不愉快,如果沒有什麼可記載的,可以“無語”代之,目的是為學生多提供一種可以解壓和盡情宣洩的平臺。並且,我會定期用心的去批閱這些留下學生心聲的週記,針對學生內心的需求,給予其真誠的建議。可以說,週記不僅是能幫助班主任掌握因材施教第一手資料,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工作和班級工作,同時,又能發揮週記評語作用,幫助學生及時排解心中鬱悶,成為師生之間溝通思想的一座橋樑。

  3.巧借班級日記增強班級凝集力

  班級日記是使學生完成自我疏導的一種有效做法。有些學生在面對教師時總是表現出低頭無語,但卻很願意與同齡人相交流,表達的物件不同了,反而更能讓這部分學生毫無壓力的一吐為快,把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流露於筆端。為此,我藉助班級日記的形式,讓學生不僅能夠有機會選擇傾吐的物件,更能釋放內心的壓力。具體做法是,按學號輪流,每人依次在筆記本上留下自己的想法,內容務求真實。這樣的做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表達的平臺,以此達到宣洩壓力的目的,也能在互相鼓勵交流中記錄下學生之間純真的友誼,來自同齡人的切身感受,對學生的影響很深,大大增強了班級的凝集力。

  4.巧借班報形成統一的班級輿論

  班級報紙不僅是班主任用來營造班級文化的手段,也是學生交流和表達的途徑。班報的具體事宜主要是由學生負責的,我掛著總編的頭銜,負責每一期內容的稽核和最後的印刷。每一期班報上,都有學生近期的優秀文章、優秀生的學習方法介紹,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就近一期的討論話題是——“父母的嘮叨”,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偏愛總是時常表現在不盡的嘮叨上,如何面對父母的嘮叨也就成為當下小學生內心的敏感話題。可以說我們教師能想到的種種觀點在這個平臺上都有了體現,有理解的,有內心深處感謝嘮叨的,有不理解嘮叨的,也有反感父母嘮叨的,一個開放的平臺,給學生提供了宣洩的機會,同時也是一種沉默的教育方式,一種大禹治水非堵而疏的教育方式,更能形成統一的班級輿論。

  總之,“霍桑效應”帶給我們的是理智與冷靜,指導著我們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做一個懂得尊重與體諒、信任和溝通、理解和支援的智慧長者,多途徑的幫助學生宣洩內心的負面情緒。只有真正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學生個體的進步和人格的完善推動整個班級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慶望.談“霍桑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J】.教書育人,2014(6)

  【2】楊美芳.在班級管理中巧用一些心理效應【J】.神州,2012(6)

  【3】姚永新.巧用“班級日記”架起德育橋樑【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8(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