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能力培養下高職印刷課程改革研究論文
崗位能力培養下高職印刷課程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印前圖文資訊處理》在高職印刷技術課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評價機制等方面對《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的改革提出幾點見解。
【關鍵詞】崗位能力培養;高職;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文化需求的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印刷行業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面快速發展時期。隨著中國印刷業的持續增長,印前製作方面的人才也已成為這一領域的搶手人才。印前製作人員大約佔整體從業人員的1/6,從印刷行業的發展來看,印前製作員的需求呈現增長之勢。
1《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現狀
《印前圖文資訊處理》是印刷工藝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印刷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職業核心技能,它的內容包括:印前的圖文資訊輸入、處理、輸出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相關的操作規程。學生透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影象處理技術、圖形處理技術、文字排版與設計技術和印前工藝引數的設定。本課程結束後能達到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同時還著重培養學生在圖文資訊製作中的主創性,加強學生在創作系列作品時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符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現代的高職教育應以崗位需求為目標,注重綜合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需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能力本位。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的教學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1只注重PS、AI等圖文處理軟體的教學,教學內容單一併且與實際崗位脫節
大部分印刷企業的印前製作過程一般是客戶拿過來設計稿,印前製作人員只需要檢查錯誤,進行簡單修改,或者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產品任務,以製作為主、設計為輔,對於軟體操作的要求相對會低一些。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過多的關注學生對軟體工具和命令的掌握程度,課內只有一些簡單的實踐專案或課內設定的專案主要是掌握知識點本身,很少按照企業相關職位的工作內容來設定課程內容模組,與企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嚴重脫節。最終導致學生根本不瞭解常見印刷品的製作流程,也不清楚圖片所需的解析度、印前輸出的檔案格式、預檢等最實用的印前工藝知識,最終致使學生不具備印刷企業所需的職業崗位能力,與實際崗位造成了嚴重的脫節。
1.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先對PS、AI等軟體的工具進行講解和演示,然後學生照著教師的講解一摸一樣地練習。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實際的結果是這種教學模式磨滅了學生的主觀想法,無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阻礙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嚴重脫離了目前高職教育的要求。
1.3印刷企業和行業參與教學改革的力度不夠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要與印刷企業、行業保持聯絡與合作,學校和企業共同討論和制定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校企合作開發的課程數量少、質量差。有的課程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名義上是校企合作,共同改革,實際上企業並沒有參與進來,只是掛個名字而已。
1.4偏離職業資格標準所要求的考核內容
平版製版工具體考核內容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理論內容主要包括印刷基礎知識、印前檢查、印前輸出等內容。但是現在很多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只注重PS、AI等圖文處理軟體的學習,並沒有將這些知識貫穿於教學中,造成學生不懂印前輸出,無法從事印刷企業中實際的印前處理工作崗位。
2基於崗位能力培養的《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改革方案
要解決上述《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校企合作共同整合《印前圖文資訊處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革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建立新的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2.1去企業調研,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改革方案
首先查閱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資料,明確本課程對應職業工種所需的職業技能。其次去印刷企業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瞭解本課程對應的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對印刷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訪談或發放調查問卷,瞭解本課程對應的崗位群有哪些,每個崗位的工作任務是什麼?透過設計調查問卷,瞭解印刷企業員工對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看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最後,引入幾家行業內大型的印刷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共同整合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修訂本課程的大綱和教案。以企業真實任務為教學專案,並將工作過程轉化為相對應的數個單項專案,緊貼崗位生產要求,工作任務的完成就是一個印刷活件的完成。
2.2教學內容改革
(1)按照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平版製版工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中加入印前工藝基礎、印前檢查、印前輸出等內容,貫穿於課程的教學過程中。
(2)以校外印刷廠和校內實訓基地等真實工作環境為學習場所,將課堂與車間融為一體,按照印前崗位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安排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2.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1)任務驅動,專案教學法。以印刷企業的真實任務為教學專案,緊貼崗位生產要求,工作任務的完成就是一個印刷活件的完成。
(2)劃分工作小組,分組合作,指定負責人,明確責任。在教學中,將全班學生分為幾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組的作品。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適時指導,解答疑問,綜合評價。
(3)校企合作,共建教學工廠,實現教學與企業生產的真實一致性。
2.4評價機制的改革
本課程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和知識的要求,將平版製版工的考核標準融入到課程評價體系中,並採用專案製作過程評價與任務完成情況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法。
3結束語
經過去印刷企業進行大量的調研,並派遣任課教師去相關企業實習和學習,最後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印前圖文資訊處理》的課程改革,總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學生的實操技能。以企業真實任務為教學專案,並將工作過程轉化為相對應的數個單項專案,緊貼崗位生產要求,工作任務的完成就是一個印刷活件的完成,有助於學生更快地適應企業的特定崗位。但是在進行本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本課程對應的軟硬體配套還不夠完善、企業的參與力度還不夠深入等等。在今後的課程改革中,還需不斷的努力,才能培養出真正適合印刷行業的印前處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姜隆.高職印刷專業《印前影象處理》課程教法淺析[J].黑龍江科技資訊,2009,(8):133.
[2]趙煒.工學結合課程《排版印刷實務》開發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投資,2013,(14):241.
[3]張彥粉,李小東.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高職印刷材料適性與檢測》教學改革研究[J].亞太教育,2015,(15):124-125.
[4]李金成.基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圖文組版技術”課程教學設計[J].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4,(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