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教育論文
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教育論文
【摘要】興趣是動機產生的根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只有不斷激發、提高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教學的直觀性、實驗性、趣味性、走出課堂、形象性、實用性和科技成果等幾方面舉例闡述,促進學習興趣的產生。
【關鍵詞】初中生物;興趣;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的、最活躍的成分,它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物件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這種心理傾向鼓舞著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並表現出一種好學精神。由於受考試製度的制約,生物課在初中往往成為“副科”,多數學生既不重視,又不感興趣,嚴重地制約了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更不能為高中生物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這一課題,突出的擺在每個生物教師面前,筆者近年來,在這一方面做了一點小小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裡略談幾點體會。
1.直觀教學,調動興趣
生物教學是比較抽象的,為了提高其直觀性,可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和實驗模型,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花的結構》一節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桃花結構”圖,認識了桃花中的雄蕊、雌蕊的結構,再利於“桃花模型”讓學生分別將雄蕊的花葯、花絲和雌蕊的柱頭、花柱、子房等拆下來觀察,使學生對花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體,學生在“看、聽、說、做”中輕鬆學到知識。講《心臟結構》一節時,則採用圖文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不僅讓學生指著圖說出心臟的結構以及結構的名稱,而且還讓學生拆裝心臟模型,並說出各部分的功能,這樣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而使學生學得活,記得牢。此外,“膝跳反射”和狗分泌唾液的“條件反射”實驗,均可透過演示很形象、直觀地讓學生掌握。
2.實驗操作,激發興趣
學習對生物的興趣,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察掛圖和模型上,還需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親自實驗的能力,以便更加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第一冊“觀察和實驗的用具”時,我就將學生帶到實驗室,分組學習顯微鏡的使用,在講清各部分結構名稱及作用的同時,讓學生親自操作怎樣取鏡、安放,怎樣對光、調光,怎樣觀察、繪圖。這堂課學生學得特別認真、仔細,而且學習興趣高昂,輕鬆愉快。此外,在“蠶豆發芽實驗”中,學生髮現伸長區長得最快;在“家魚解剖實驗”中,學生髮現了鯽魚浮沉的秘密。在“二氧化碳檢測實驗”中學生髮現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這些實驗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趣味問題,引發興趣
趣味問題,能為學生留下懸念,給學生留下發揮想象的空間,也能為學生創造興趣。比如在講植物的“組織培養”時,提問:植物的“根、莖、葉、花”的任何一部分,經過組織培養均可以發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這叫植物的全能性,那麼,人體的任何一個細胞是否也能在營養條件下發育成完整的人體呢?那麼孫吾空“拔毛成兵”是否也能實現?這一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此外象“鴨嘴獸”為什麼是卵生?“鯨魚和蝙蝠”為什麼是哺乳動物?有機物從何而來?蜜蜂怎樣採蜜?雜交水稻為何能增產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激發了學生鑽研教材和認真思考的積極性,而且使“生物課”不斷產生新意,覺得越學越有學頭,越學越有勁。
4.走出課堂,強化興趣
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不斷變化的,只有不斷創設情境,不斷創造激發興趣的條件,才能使學生有持久的興趣。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我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生物。如在學習“被子植物”一節時,要製作植物標本,我就先在課堂上講清採集植物標本的方法:草本和木本分別怎樣採集,注意什麼等,然後將學生帶出課堂,指導他們按要求分別採集,這樣,學生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在採集製作中,學生認真細緻,制定的“蒲公英”和“槐樹”標本規範,質量高,在“生態與環境”一節中,我將學生帶出課堂,認識了什麼是“生物因素”,什麼是“非生物因素”以及二者的關係;認識了什麼是生態系統,什麼是食物鏈,透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從大自然中學到了知識,而且,還強化了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
5.形象教學,培養興趣
在生物教學中,有些內容往往要藉助形象思維,藉助想象,才能使學生弄懂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如在教學《有機物的製造?光合作用》時,為了形象地說明光合作用的各個環節。我就將整個光合作用的產生比作一個工廠生產的過程:即把綠葉比作“工廠”,把綠葉素比作“車間”,把葉經體比作“機器”,把陽光比作是“動力”,把二氧化碳和水比作“原料”,其“產物”是有機物加氧,透過這樣的比喻,學生掌握起來就容易了。在教學“血液迴圈”一節時,我將“肺部毛細血管”和“組織細胞毛細血管”比作是“車箱”,把氧氣和二氧化碳比作是“貨物”;在肺迴圈過程中,每一個細胞滿載“二氧化碳”來到肺泡,把二氧化碳卸下,將氧氣裝上“火車”開始前進,將大量的氧氣透過心臟這“中轉站”,運到組織處的毛細血管,將組織細胞需要的氧氣卸下,又將其產生的大量廢物——二氧化碳裝上車,繼續前進,再經過心臟這個“中轉站”返回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這樣分別完成了肺迴圈和體迴圈這兩迴圈過程(這裡強調這列“火車”是不能停的,即使到了車站也得緩緩前進)。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並且很快說出兩個迴圈中氣體和血液的變化和兩個迴圈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什麼。
6.加強生物實用知識的教學,提高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知識的教學,如人工呼吸法對病人的施救,眼耳的衛生保健,傳染病如SARS的預防,積極參加鍛鍊對促進骨骼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等,此外,生物科學在醫學、農業、工業和現代軍事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器官移植、克隆技術、轉基因食品、水稻雜交、基因工程、生物衛生學等,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和其它領域中的應用是多麼的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健康合格的公民,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習生物的興趣。
7.科技成果,發展興趣
利用生物方面的新成果,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的新知識,介紹生物學的新動態,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向學生介紹克隆羊、克隆牛技術及其意義;介紹試管嬰兒的成功及其影響;介紹人造蛋、人造肉技術;介紹我國人體基因工程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即人體染色體密碼的破譯的意義。這些科學成果不僅使學生歡欣鼓舞,而且認真到生物學是一門前途無量的科學,更加發展了學生的興趣。
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大膽的探索,勇於改革,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大幅度提高生物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