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如何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論文
數學課如何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論文
結合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以及對新教材教師用書的閱讀理解,我注意到新一輪課程改革也特別加強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育和引導。《數學課程標準》以及教師用書的每一冊都把本冊的教學目標定位到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領域”、“數學思考領域”、“解決問題領域”和“情感態度領域”,每一個單元教學的具體目標中,也特別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提出了要求,而對這一目標的實踐中,如果過於重視這一目標同,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既然不能完全量化,教師辛勤的成果就得不到合理的評價,甚至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得不到社會、家長的認可,因而常常會說起它重要而做起來不要。我個人認為,對孩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重視和實踐,正是對我們教師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嚴峻考驗。
由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內容標準具有達成周期比較長,需要學生在日常上課的過程中透過參與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並在體驗的基礎上習得,表現為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的特徵,因此,其在教材中應表現為滲透性、漸進性與整體性。
滲透性是指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教學內容單獨出現在教材中,比如,專門教學生怎樣才能“想知道,愛提問”,或者怎樣才能“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而是把這些內容標準不斷地滲透在各種不同知識技能領域的教學內容中,用精美的畫面、有趣的活動形式,以及知識技能內容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吸引學生,讓他們在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體驗與感悟。比如,一張精美的奇花異草、珍稀動物的照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而一張垃圾山、荒漠吞噬的照片也可以讓學生感悟到環境保護,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的重要性;畫一幅想象畫可以讓學生抒發對某一事物的情感,聽一段科學家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在科學學習和科探究中應該怎樣去做。
漸進性反映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達成過程的有序性。
由於它是一個積累與漸變的過程,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在教材中必須體現這一特徵,從形式上看每一項內容標準可能會滲透在不同的知識技能教學內容中,而這些內容本身不一定有什麼聯絡,表現出互不相關,是間斷的;但從內容標準本身由初次出現到逐步積累,進而達到一定程度昇華的安排順序看,它又表現出由淺入深、不斷髮展的過程。教材應按照這一原則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
整體性是指對一套教材來說,其最終對中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的體現應該是整體的、完整的。不能簡單苛求每一冊教材都有完整的整體性體現,也不要輕易把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按年級劃分成再細的教程標準,否則容易把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異化了它們的本意。這一點教師必須充分注意。 由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在教材中體現出滲透性,漸進性與整體性,教學過程中的落實主要依靠活動教學法,即教師不能把這些內容標準像知識技能領域的內容標準一樣,透過講解、演示、實驗、練習作業、考試等方式直接“教”給學生,而必須透過創設各種各樣的活動,如做做、畫畫、玩玩等,讓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產生體驗,獲得感悟。這些體驗和感悟,有些是學生當場感受到,並且有所表示的;也有些是學生當時並沒有馬上感受到,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表示,而是作為一種潛在的體驗和感悟,暫時積存在他們的心中,隨著學習的程序中,這種積存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產生頓悟並顯示出來的。
而好的'活動設計是保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落實的前提。這裡所謂好的標準主要是指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是否能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各項具體內容標準,它們之間在內涵上是否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絡,不出現活動與內容標準之間的脫節。因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內容標準往往以知識技能領域的內容標準為載體,是滲透在知識技能領域內容標準的落實過程之中的。教學中設計活動時往往會以知識技能領域的內容標準為中心安排活動,而忽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的要求,這一點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每項活動設計完成時,都應該做一次檢核,考察它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內容標準的相關性。好的活動設計還應該是學生有興趣,樂意參加,投入程度高,能激發他們的探究與求知慾望的,這些標準也應該作為評價活動設計內容效度的指標列入評價方案之中。
活動教學的過程評價主要靠教師的現場觀察與判斷,尤其是對學生參與程度、興趣激發、有否體驗和是否感悟的觀察與判斷。一項有效的活動設計好了,教師在實施中的主要任務不僅是按步驟組織好活動,關注知識技能內容標準的落實,更重要的是巡視與觀察,要隨時準備回答學生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並對他們進行各種有效的指導,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導到應有的體驗和感悟中去,促進學生體驗和感悟的發生。這需要教師具有機智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實踐證明,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情感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他們的智力,達到教學中的認識目的,必須從加強情感教學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