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的論文
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的論文
摘要:本文以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展開論述,從地方高校對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的調整要求入手,分析了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應用統計學;研究;地方高校轉型
一、前言
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而地方高校特別是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與辦學歷史悠久、專業發展成熟、服務物件穩定、社會普遍認同的成熟大學相比,必須錯位發展,找準自己成長的特殊領域;與高職院校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相比,必須凸顯優勢、差別競爭。本文結合河池學院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開放合作、學教互選、注重應用、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透過對課程體系結構、教學模式及內容、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等環節的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提高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達成度,建立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的應用統計專業創新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二、地方高校轉型對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挑戰
河池學院2008年開始招收統計學專業本科生,現已輸送4屆統計學畢業生。從2015年開始,河池學院把統計學專業分為應用統計學和經濟統計學兩個專業進行招生。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統計學專業還面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1.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矛盾。地方高校統計學專業開設時間較短,課程設定中對學生專業背景的考慮缺乏經念;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對統計理論很難理解;應用統計專業是在統計學專業的基礎上招生,數理方面的理論性課程所佔的比重比較大,實踐課時還比較少,特別是專業性應用性強的實踐課時還明顯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不能很好理解課程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聯絡,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應付考試的思想,沒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很好的自主學習。缺乏實現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
2.“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傾向依然存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傳授專業理論知識,不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般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不能熟練地運用統計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很好地對統計資料進行分析說明。
3.師資隊伍的發展瓶頸問題。作為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新辦的應用統計專業在師資隊伍方面,具有博士學歷、教授職稱的人數少,教師的學歷職稱還有待提高“;雙師”型教師人數少,具有實際經驗的教師還不能滿足教學需求“;雙導師”制還沒有完全落實,聘請兼職教師少,安排兼職教師給學生授課還沒有真正實施。面對產學研融合的發展趨勢,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不僅存在思想觀念問題,而且也有能力欠缺問題。
4.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手段模糊。人才培養過程以學校為主,主要以課堂授課的模式來實現,理論教學比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單一,缺乏行業、企業支援實踐環節並提供生產崗位,產教融合度少。
三、轉型背景下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為地方區域經濟服務,以地方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相關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為生產、生活、工作服務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型創新人才必須適應用人單位需要,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我校的應用統計學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首先素養,具有良好的統計學背景,系統掌握資料採集、處理、分析和開發的知識與技能,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處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能夠在國家機關、黨群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科研教學部門從事統計調查諮詢、資料分析、決策支援和資訊管理的高層次、應用型應用統計專門人才。為實現我校應用統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堅持“開放合作、學教互選、注重應用、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措施
要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處理好四個關係:一是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科的完整性與知識的應用性的關係;二是構建實踐教學模式與應用能力培養的關係;三是教師個人發展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關係;四是課堂理論教學與生產應用實踐的關係。
1.完善課程體系,最佳化課程結構。要實現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育教學過程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對接,融教育教學、生產勞動、素質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發、經營管理和社會服務於一體,形成產教良性互動的“雙贏”局面,必須構建合理而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專業的發展性,建立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監測預報制度,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及辦學資源配置,適時地調整專業建設方向,建立靈活而突出應用的人才培養機制。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目標主動地最佳化課程結構,使專業技能課程有其專業基礎課的支撐體系,避免出現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的脫節、顛倒和缺失現象。無論是課程體系改革,還是課程結構最佳化,必須引進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起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機制,推動教學內容改革,按照科技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應用過程對接,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束縛,按照生產工作邏輯重新編排設計課程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術和技能學習與訓練。
2.改革實踐教學,培養應用能力。在轉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必須加大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改變傳統的考核模式,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了以“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培訓、年度論文報告、課程實習見習、畢業實習”為主線的實踐教學模式。校內實踐教學要結合行業、企業實際在實驗室進行,並邀請校外行業專家參與實踐教學環節。校外實踐要在行業、企業專家的指導下到實習基地開展。同時,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要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指標的模式,要結合教學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來評定學生綜合成績,努力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技能及創新精神。
3.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做引導者、傳播者,在轉型背景下,統計學專業老師更應該是複合型的高階人才,除了要具備紮實的數理統計知識,還要精通計算機和各種統計軟體,並且還必須具備通識與統計學應用領域有關的其他各種知識背景。我校已採取“雙師型政策”,鼓勵教師積極考取各領域資格證書。鼓勵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掛職進修,參加技術培訓、工程實踐等活動,提升自身應用水平。我校統計學專業教師隊伍中,具有行業背景少,數量缺乏,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需提高。所以急需加強統計學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要選派青年教師到行業、企業進修鍛鍊,提高統計工作實踐能力,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觀念;吸引有能力、經驗豐富的統計學老師來校任教;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教學,舉辦學術活動、技術交流,指導畢業設計等,實施“開放合作,產教融合”的培養措施,以最佳化統計學專業的資源配置,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目標。
4.拓寬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基地。為了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生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校應該在原有統計學專業實習和實訓基地的基礎上,積極拓寬新的實習和培訓基地,拓展校外實踐空間,尋求與學校周邊政府、企業合作,建設穩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透過參加社會生產實踐,為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服務,從實踐中汲取營養,反補教學,鞏固所取得的實踐成果,使教有所得,學有所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助於未來的就業中很快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學與社會經濟合作的具體化形式,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地方高校要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就地取材,積極拓寬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基地,與政府、企業建設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堅定走應用型發展道路。
五、結束語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專業培養經驗不足,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所處地域經濟發展滯後,就業創業渠道狹窄等問題。本文從地方本科高校實際及社會對本科畢業生的素質要求出發,提出了“開放合作、學教互選、注重應用、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培養措施,僅供學者們商榷。培養優秀的、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需要高校與政府、企業建立利益相關的管理機制。堅持產、學、研的有效結合,切實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健康發展,必將推動我校應用統計學專業的快速成長。
作者:侯宗毅 單位:河池學院
參考文獻:
[1]譚希麗,楊月婷,戰英傑,李晶.地方綜合性大學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視野.
[2]陳樹良.統計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132-134.
[3]李壯壯,孫善輝.新設應用型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206-207.
[4]黃傑華,吳嘯天.高校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最佳化與探索———統計學院為例[J].科技廣場,2013,(4):144-147.
[5]呂孟仁.準確定位創新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思考[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5,(4):110-112.
[6]何慶光.統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時空,2012,6(08):79-81.
[7]徐龍華.地方高校統計學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模式探究———以安康學院為例[J].安康學院學報,2015,(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