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音樂表演人才與音樂理論知識教學交融論文

培養音樂表演人才與音樂理論知識教學交融論文

  關鍵詞:音樂表演 理論知識 教學交融

  摘要:音樂院校教學中,音樂表演與音樂理論知識之間的教學嚴重脫節的現象普遙存在,對於這一現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學中師生都應懂得音樂表演與音樂理論知識之間教學交融的重要性,只有交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音樂表演人才。

  目前,音樂院校普遍存在音樂表演教學與音樂理論知識學習嚴重脫節的現象,即音樂表演學生只注重專業技能、技巧的學習,而輕視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也只在演唱、演奏技能、技巧方面嚴格要求學生,而不能將音樂理論知識全面貫穿於教學之中。致使學生只學到一些演唱、演奏方面技能、技巧,但卻不能真正把握音樂作品內涵,更無法正確表達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怎樣把音樂表演專業技能技巧的學習與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交融起來,透過師生共同努力,讓音樂的價值和功能得到外化,讓音樂作品的內涵能淋漓盡致地呈現給觀眾呢?此文就如何處理好音樂表演專業技能、技巧學習與音樂理論知識學習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一些初淺的探討。

  一、音樂表演與音樂理論知識交融的必要性

  音樂院校的理論作曲科目和聲、復調、配器和曲式經常被稱作曲理論學科的四大件,是創作音樂作品的重要知識與方法。作曲家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內涵,是音樂的本質美的呈現。這種內容和情感必須透過表演(二度創造)得以表達,聽眾才得以賞析。

  不管是聲樂專業的學生,還是器樂專業的學生都要具有一定的作曲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表演實踐,這樣表現出的音樂(不管是聲樂還是器樂)的思想才可能鮮明準確,情感才可能豐富多彩,才可能感染聽眾,音樂也才真正發揮它的功能與作用。因此,音樂表演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只體現在音樂表演的技能技巧方面是遠不夠的,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才能將音樂表演技能技巧教學與音樂理論教學整合起來呢,處理好兩者的交融呢,或者說如何用理論知識去指導音樂表演實踐呢?還是值得認真研究探討的問題。

  每一個音樂作品中音樂的創作手法各異,主題的呈現,旋律的發展,和聲的進行,結構的佈局,作品的格調等千差萬別。音樂表演學生只有具備了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很好的去理解音樂。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流動的藝術,情感的藝術,《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對音樂的解釋:“樂是憑藉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顯現,透過人類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感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這充分說明音樂是通往心靈的情感藝術,是構建心靈與外界交流的橋樑。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需要表演家去揭示,去實現音樂作品的功能和價值。這也就說明音樂表演的學生需要有好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的.去診釋音樂。作品中除了旋律音調外,作曲家對音樂的力度、速度、表情等有著許多提示,這都需要演唱(演奏)者去細心的體會和處理。一切音樂表演的技能技巧都是為表現音樂作品內容服務的。因此,要求對音樂表演生必須實施與音樂理論知識的交融教學,這是音樂表演專業教與學的基本原則。

  二、音樂表演專業教學重技能輕理論的成因

  雖然在音樂院校教學中音樂表演技能技巧教學與音樂理論的授課手段和方式方法在不斷的改進,雖然很早就喊著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對很多音樂院校音樂表演學生來講,普遍存在著學音樂就是單純學習歌唱的技巧或者學習樂器演奏的技巧的思想。認為一個聲樂專業的學生只要有一幅好嗓子,有了很好的歌唱技巧,能夠演唱高難度的歌曲就可以了,就算是有演唱水平了:學習樂器的學生則認為只要把樂器的演奏技能技巧學好,能夠演奏高難度的樂曲就算學好了。這種狹隘的、錯誤的認識,導致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學習不夠重視,影響了對理論知識的認真學習。有的聲樂專業學生不但連基本的伴奏都無法完成而且對歌詞和旋律的結合的基本規律,對歌曲的曲式結構,歌曲的音樂形象與表達的思想都不是很清楚。器樂專業的學生具有了一定演奏技巧,同樣存在對作品的歷史背景、結構,主題思想等不明確,不能很好的去診釋作品的內涵。這種現象有越來越嚴重的發展趨勢。 本來在各音樂院校中,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方案,都較全面的開設了音樂史論、作曲理論知識課程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關鍵是對音樂表演專業方向技能課與其他音樂理論學科之間的關係認識不夠,協調不好。不但沒有很好銜接,造成嚴重的偏科,有的甚至厭惡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於師範類音樂專業培養的學生更應該是一專多能,多能就是較全面地學習掌握各種音樂知識和技能。筆者透過觀察,對身邊同學的瞭解是音樂表演技能與音樂理論知識無法融會貫通,而是脫節,違背了師範院校的培養目標。音樂表演技能課教師也普遍存在自身音樂理論修養不高,無法將音樂理論知識融入技能教學之中。在極端重視技能技巧教學的情況下,忽視或輕視音樂理論的融入。由於學生和教師雙方面的種種原因,產生了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學習不能夠與音樂理論知識很好的融合。這樣培養的音樂表演學生沒有良好綜合音樂素養,學生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也難於多元發展,更成不了高素質的表演人才。

  三、音樂表演教學與音樂理論知識交融的思考

  要想在教學中把音樂表演技能技巧教學與音樂理論教學很好的協調統一起來,首先必須提高學生和教師的認識,即認識到音樂理論知識對音樂表演學習的重要性。完成一個音樂作品的演唱或演奏,首先應對音樂作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全面認識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內涵是表演的前提。設想如果讓表演的學生在演唱、演奏作品前,用學生掌握了的音樂理論知識,去分析研究作品的主題,理解音樂的情緒和內涵,再透過試唱、試奏進行初步體驗,我相信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透過這種學習方式,打消音樂表演學生對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感覺枯燥乏味的認識,使各科目知識在學習中相互內化和遷移。在教育心理學中強調學習遷移的重要性,所謂遷移是已經獲得的知識、動作、技能情感和態度等對新的學習的影響。簡單地說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其次知識的交融必須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所謂學習的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學情景中透過教師、同學以及教學資訊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音樂表演本身與音樂理論學科之間聯絡是非常緊密的,是互為支撐的。要想把音樂表演專業學習與音樂理論學科很好的協調統一,需要透過師生間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端正學生學習的動機(內部動機尤為重要,應該讓學生從心理重視對音樂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學中講適度的學習內部動機能給學生帶來最佳的學習效果)。透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學生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二是學生即將到達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學生會有質的提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透過教學模式的改變,讓學生的知識達到長時記憶和掌握與運用。當然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加強自身音樂理論修養的同時,重視在表演技能技巧教學中更多的融入音樂理論知識,完成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教育心理學中,系統透過聯合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的聯絡,觀念團初步形成。但赫爾巴特認為,任何一個系統的思想中都不止包含一個觀念團,而是多個觀念團相互聯絡的結果。所以在經過聯合的階段後,觀念團之間還必須在更大範圍內聯合,使之系統化。那麼音樂表演技能技巧學習與音樂理論課程學習這些子系統只是音樂師範院校這個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如何相輔相成的有效整合統一於一體,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應該從教育改革著手,對課程設定,課程安排,教學模式等多方面進行配套改革才是卓有成效的。

  為了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的發展,培養複合型人才是時代的要求。對於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掌握高超的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具有良好的綜合文化素養,才是今天社會需要的人才。我相信音樂表演專業技能的學習只要能夠實現與音樂理論知識學習的有效交融,我們音樂院校就一定能夠培養出眾多高素質的音樂表演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