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狀況探討論文

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狀況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瞭解化工企業從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情況,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從業人員健康的影響。方法對濮陽市某化工企業全體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結果與現場檢測結果相結合進行研究分析。結果接觸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異常率明顯高於接觸單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從業人員。結論透過職業健康檢查,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粉塵、噪聲、刺激性氣體)及其聯合作用對從業人員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均造成一定的影響,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健康

  檢查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比較多,主要有粉塵、噪聲、刺激性氣體等。透過對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定點檢測及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全面瞭解化工企業從業人員透過各種方式接觸一種或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程度和強度,從而為接觸-反應關係評價和危險程度評價提供可靠資料和接觸情況。

  1物件與方法

  1.1物件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根據化工企業從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從某一大型化工廠抽取從業人員1106人作為觀察物件,其中接觸有害氣體者245人,接觸粉塵者105人,接觸噪聲者262人,接觸粉塵+刺激性氣體者198人,接觸噪聲+有害氣體者296人。

  1.2方法

  對接觸者根據接觸因素不同進行基本健康檢查及相關檢查,檢查內容:既往病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肝功能、眼科、肝膽脾B超、心電圖、肺功能和胸部X射線片。對健康體檢結果,按照國家診斷標準統一診斷,根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進行分類整理。

  2結果

  2.1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異常情況

  從業人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健康檢查異常情況有所不同。刺激性氣體從業人員異常率為55.5%;粉塵從業人員異常率為55.2%;噪聲從業人員異常率為23.7%;粉塵+刺激性氣體從業人員異常率為73.2%;噪聲+刺激性氣體從業人員異常率為63.8%;多因素接觸者異常率明顯高於單因素接觸者異常率.

  2.2從業人員呼吸道黏膜、眼部和肺部異常情況

  刺激性氣體通常以區域性損傷為主,其損害作用的共同特點是引起眼部、呼吸道黏膜的病理反應,刺激作用過強可引起肺水腫及全身反應。粉塵+刺激性氣體從業人員呼吸道黏膜(充血)、眼部(流淚、乾澀、眼結膜充血)和肺部(纖維化、幹囉音)異常率明顯高於粉塵、刺激性氣體單一因素從業人員異常率。噪聲+刺激性氣體從業人員呼吸道黏膜、眼結膜和肺部異常率與粉塵、刺激性氣體單一因素從業人員異常率沒有明顯變化,見表2。

  2.3從業人員

  B超和肝功能異常情況從業人員接觸聯合職業病危害因素與單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比較,B超(脾大、脂肪肝、膽囊息肉)和肝功能異常率沒有明顯變化.

  2.4相關指標現場檢測資料

  刺激性氣體(硫化氫、氨)檢測點20個,其中硫化氫有2個點超標(限值為:10mg/m3),濃度最高值為10.8mg/m3,平均值為2.52mg/m3;氨有3個點超標(限值為:20mg/m3),濃度最高值為25.8mg/m3,平均值為5.21mg/m3;粉塵(煤塵,遊離SiO2<10%)10個檢測點,其中有1個點超標(限值為:4mg/m3),濃度為4.91mg/m3均值為1.83mg/m3;噪聲9個檢測點,最高91.0dB(A),均值為82.0dB(A)。

  3討論

  本此調查結果顯示,化工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危害因素是刺激性氣體、粉塵、噪聲。從作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檢測結果分析來看,主要與化工企業生產工藝、個人暴露作業有關。刺激性氣體或粉塵作業人員與刺激性氣體+粉塵作業人員肺部異常率和改變程度均有明顯變化,後者損傷更嚴重,由此說明刺激性氣體和粉塵對肺部損傷有協同效應。現場檢測兩者均有超標現象,因此該企業應提高對危害因素的`警覺性,加強防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險因素對從業人員的傷害。另一方面,該企業作業場所中噪聲最大值為91.0dB(A),接觸噪聲作業人員262人,聽力損失有62人,其中語頻聽力損失有9人。經過多年研究,證明噪聲對人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除了聽覺系統以外,也可以對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1]。有研究報道,粉塵+噪聲作業人員的心電圖異常和高血壓發生率顯著高於粉塵作業人員[2]。長期處於噪聲環境中能危害到人體心血管、神經等系統,應引起該企業的足夠重視。結合B超結果與現場刺激性氣體檢測結果分析,作業人員長期暴露在刺激性氣體超標的作業場所中,對肝臟(肝臟囊腫、肝功異常等)有一定的傷害。職業健康檢查是發現職業禁忌證和早期發現職業病的關鍵措施。用人單位必須採取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併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3]。

  參考文獻:

  [1]金泰廙.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29.

  [2]洪霞.某鑄造企業2010年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3,39(1):44-45.

  [3]馬慶坤,曹巖,熊凱,等.某市不同行業企業職業健康的管理現狀[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3,39(1):25-3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