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職業教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與特點論文

德國職業教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與特點論文

  摘要:德國職業教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自己的特點,而且有較成熟的理論加以支援,其實際運用中的很多細節可以為我們的職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鑑。

  關鍵詞:德國職業教育;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特點

  新課程實施後,小組合作學習漸漸成為普通中小學教育和職業教育普遍認同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目前的小組合作大都是外在形式的合作,有效性低。

  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成為問題的關鍵。

  在這一點上,德國的職業教育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鑑。

  一、德國職業教育中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的現狀

  (一)課堂上運用廣泛

  一種學習方式是否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方式,首先看它運用的普遍程度。小組合作學習誕生於美國,後來普遍運用於美國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德國不僅在普通中小學教育中成功引進了小組合作學習,而且也應用於職業教育。在德國的職業教育中,不論雙元制學校還是非雙元制學校,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都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學習方式也被廣泛應用於職業教育的成人培訓。2007年至今,我國派出的各期、各專業在德國的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小組合作學習都是主要的學習方式。可以說,小組合作學習是無處不在的。

  (二)教師應用自如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實施者,教師對某種學習方式運用的熟練程度是判斷其是否成熟、普遍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德國的職業教育中,教師大都能自然熟練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對合作學習課堂具有很強的調控能力,而且將這種學習方式與各種行動導向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相結合,如案例教學法、四步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專案教學法等。這種結合,使得德國職業教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靈活、實用、有效,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學習任務分配與教學媒體的結合更合理,教學流程更加清晰。尤其是對於專業課教學,這種結合不僅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也避免了小組合作學習耗時多、效率低的弊端。

  (三)有系統深入的理論研究

  德國的職業教育全球享有盛譽,不僅實踐效果好,而且有自己的理論研究體系。從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和理論闡述,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Buder是lnWEnt的一名老師,上課經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而且總能結合我們“職業方法論”培訓方向,在學習程序中有機地穿插、點撥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

  二、德國職業教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

  (一)所需的教學媒體

  準備充分與小組合作學習密切相關的教學媒體準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小組合作學習用的文字材料,包括圖片、文字、卡片、工作頁、表格、客戶要求或訂單等;

  二是電教媒體,如投影、電腦、印表機、網路、圖書館等,這些在學生的探究學習和小組的成果彙報展示是必需的。電腦按學習需要配備,或人手一臺,或小組一臺,可以上網;三是專業課專用的教學媒體,包括設施裝置、工具、材料等。所有這些,教師都有精心的設計和充分的準備。例如,全日制學校經濟管理專業的資訊科技處理課程,各種所需的媒體如電腦、客戶的訂單、賬單、資料櫃、印表機、印章、打孔機等,一應俱全。

  充分的媒體,是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的必要條件和保障。有些材料是根據學習需要課前就發給學生的,如顧客的申請。對於小組完成任務後展示用的材料、媒體,德國的`教師從不吝嗇。

  (二)任務要求明確、具體、真實

  德國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與要求都很明確,這從他們對教學目標的重視程度與表述要求、學習任務的佈置等教學環節上就可以見出。

  德國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教學目標,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計劃的編寫、教學目標的表述都清晰地體現出這一點。例如,我們把一個教學目標設定為“掌握泰式十二式按摩的知識”,對我們久已習慣且自認為非常明確的“掌握“這一要求,老師卻反覆追問,一定要弄清楚“掌握”的具體涵義,是“瞭解”一些就行還是“會做”。德國教師要求教學目標一定是明確的、具體的,例如“畫出……的圖表、列出……的構成部件、說出……的步驟”等,讓學生知道具體做什麼以及做到什麼標準,不能籠統含混。這一教學特質也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學習的任務、分工、完成時間、成果的彙報展示方式等,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

  德國的職業教育還強調學習場景的真實性,即便是全日制學校的文科類專業,也總是力求做到模擬場景的真實性。在合作學習中,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承擔真實的責任。例如,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檢測線路這一學習場景,教師將22名學生分組,每個學生面前都有一份顧客遞過來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是跟著顧客的申請一步步往下走的,發給學生的學習材料上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再如,經濟管理專業的資訊科技處理課程,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組,一個組模擬企業,一個組模擬與這個企業相關的外界,當給定的任務完成後兩組互換,目的是使每個學生對企業的情況都能全面瞭解。模擬企業內的一組,全部使用計算機操作,訂單是教師準備的,其中人事部門2人,財務部門2人,倉庫管理3人,銷售部門2人,小組內的每個人再細分,承當不同的任務。正是這種明確、具體、真實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保證了小組合作學習高質量的目標達成。

  (三)注重交流彙報環節

  凡是小組合作學習,必有任務結束後小組成果的交流與展示。德國一般都是小班授課,班級人數在20人左右。分組時,小組的人數一般在2-5人左右。不論分組數量是多是少,教師總是讓每個小組把自己的學習成果逐一彙報展示。而且,一般採用學生邊展示、邊講解的方式進行全班範圍內的交流,然後有教師的點評。卡片、展示板、幻燈片是最常用的輔助媒體,有時,也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師總是把這些媒體準備得很充分。為了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鍛鍊機會,教師有時特意安排平時活動中參與較少的學生來做。如果本小組的結果前面的小組已經陳述過,教師就會提示只補充自己與其他小組見解不一致的地方,學生也很快就能學會如何節省時間來陳述自己的結論。這樣,每個小組的學習結果,就透過交流、展示得以豐富、拓展、深化。

  (四)評價著重於學習內容本身

  德國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是教師對各小組的結論加以歸類,這種評價方式更適合多因素的問題探討;有時,是各小組寫出自己的答案,然後,教師給出自己的答案,或者給出其他學員的答案,讓學生自己加以對照。更多的時候,是教師在每個小組結束彙報之後,實時進行逐一點評,這種方式是最常用的。德國的老師一般先肯定每個小組做得出色的地方,然後提出從中發現的問題,與學生討論,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是學生沒有考慮到或者做得欠缺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是非常細節的問題。對學生仍然不能給出正確答案的問題,教師會很中肯地給出建議。這也是鼓勵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的體現。教師很少對比評價各小組的結論,不在各個小組間分出高下優劣,而是注重每個小組自身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因此評價就更加人性化、個性化,更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不是隻注重結果。

  (五)合作是分組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德國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合作既是形式和手段,又是教學目標之一,學會合作本身就是分組學習的重要目的。教師會透過不同形式的分組訓練,讓學生在分工中學習合作。有時,教師會對同一問題提供出不同答案,但是要求每個小組只能選擇一個結論、一個答案,其目的是為了讓小組內的學習者學會妥協、學會合作、達成共識。由於結論由全體小組成員討論後得出,因此,小組內的成員既要學會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又要學會妥協,只有這樣,小組才能在合作中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這種訓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目標非常明晰,即培養學生的社會合作能力,尤其是妥協的能力。有時,教師會要求所有的小組最後形成一個結論,這是為了讓學習者學會小組間、團體間的合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