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財縣管”完善鄉鎮財政管理論文
推進“鄉財縣管”完善鄉鎮財政管理論文
[摘要]“鄉財縣管”是指以鄉鎮為核算主體,實行“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採購統辦、票據統管”的財政管理。本文分析“鄉財縣管”實際執行中存在問題,提出推進“鄉財縣管”完善鄉鎮財政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鄉財縣管;鄉鎮財政;管理
“鄉財縣管”是指以鄉鎮為核算主體,實行“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採購統辦、票據統管”的財政管理,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管理並監督鄉鎮財政收支,其核心內容是“鄉財縣管鄉用”。
“鄉財縣管”是為促使鄉鎮財政儘快走出困境進而加快發展所做的積極而有益的嘗試,它有利於規範和節約鄉鎮支出,有利於堵塞鄉鎮亂收費、濫開支和亂進人、濫舉債的漏洞,也有利於控制鄉鎮財政供給人員和債務的不合理增長等。但在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和諧音符,在實踐中有需要完善改進的地方。
一、“鄉財縣管”實際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與現行的《預演算法》有相沖突的地方。如果目前“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中的鄉鎮預算由縣鄉兩級共同編制,而且由縣級財政部門的“鄉鎮會計核算中心”直接管理鄉鎮財政收支,以及實行縣財政局對鄉鎮財政機關的垂直管理等,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預演算法》規定的鄉鎮政府的預算管理權,使“一級政府一級預算”無法得到真正的、全面的落實。
2.弱化了鄉鎮政府的職能。財政部門是一級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財政手段是政府進行調控的重要槓桿。實行“鄉財縣管”後,鄉鎮財政機構歸縣財政部門垂直管理,收支管理權又轉移到縣“鄉鎮會計核算中心”,這就使本來就職能嚴重不全的鄉鎮政府又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財政管理職能。
3.形成了財政支出事實上的“雙審批”制。實行“鄉財縣管”後,鄉鎮的各項支出,一般先由鄉鎮財政結算員按月編制用款計劃,交財政所長稽核並報鄉鎮長簽字審批,然後再報縣“鄉鎮會計核算中心”核准,最後辦理資金撥付手續。可見,在這個程式鏈中,鄉鎮要完成一項支出,實際上必須透過鄉鎮級和縣級財政部門的雙重審批。
4.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辦事效率。實行“鄉財縣管”後,有關鄉鎮財政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管理程式增多了,手續複雜了,整個工作程式鏈拉長了。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必然使行政成本上升,辦事效率降低,從而使“鄉財縣管”的負面效應被放大。
5.弱化了鄉鎮經濟發展成果與其財政利益之間的直接聯絡。
實行“鄉財縣管”後,鄉鎮的.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之間、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絡被淡化,有的鄉鎮可能產生對其財政收入增量甚至存量被調整的擔憂,可能會產生依賴縣級財政的等、靠、要思想,甚至可能會鋌而走險,採取不正當手段逃避縣級財政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勢必會影響鄉鎮經濟發展和鄉鎮政府當家理財的積極性。
二、推進“鄉財縣管”應採取的措施
如何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鄉財縣管”的有利面,另一方面又最大程度地消除和減少它的弊端,從而使“鄉財縣管”工作健康有序執行呢?1.調整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確保基層正常運轉。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和公共財政要求,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根據財權與事權相統一的原則,明確劃分鄉鎮財政收支範圍,重新核定鄉鎮財政支出基數,實行縣級財力向鄉鎮傾斜,並將原來由鄉鎮自行負擔的村幹部補助納入體制補助支出基數。
2.實行“五個統一”,從源頭上規範鄉鎮財政管理。堅持鄉鎮預算管理權、資金所有權、資金使用權、資金審批權、鄉鎮債權債務關係“五權”不變的原則,按照“核算統一、賬戶統設、工資統發、採購統辦、票據統管”的要求,嚴格鄉鎮財政收支監管,以鄉鎮為統一會計核算主體,縣財政統一開設鄉鎮銀行賬戶,統一發放鄉鎮人員工資,統一辦理鄉鎮大額採購,統一管理鄉鎮收費票據。鄉鎮政府按預算安排重點和順序編制本級預算草案,按規定程式審批並報縣級財政部門備案;鄉鎮結餘資金歸鄉鎮所有,縣級財政不得集中、平調;屬於鄉鎮財權事權範圍內的支出,仍由鄉鎮按規定程式審批;鄉鎮債權債務仍由鄉鎮擁有和承擔。同時,制定各項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鄉鎮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據管理、收支對賬、資金結算、機構及崗位設定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透過直接監管鄉鎮財政執行過程,從源頭上規範了鄉鎮政府收支行為。
3.建立健全網路,全面實現鄉財管理資訊化。充分利用現有的鄉鎮財稅管理資訊網路資源,透過系統功能拓展和裝置配置升級,選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遠端申請支付與報賬系統、財政票據管理系統、非稅收入管理系統、賬務處理系統、電子報表系統、總預算會計系統、工資統發系統、領導查詢系統等“鄉財縣管鄉用”軟體模組,增配相關硬體設施,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租用網路專線、增設安全裝置,有效保障網路安全通暢,切實做到財政資金的“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查詢”,實現縣對鄉財政管理的電算化、網路化和規範化。鄉鎮財稅管理資訊化的全面推進,為“鄉財縣管鄉用”改革鋪就了一條快捷、方便、高效的資訊高速公路。
進一步推進“鄉財縣管”改革,促進鄉鎮收入及時入庫。規範票證和賬戶管理,實現“收支兩條線”。既從源頭上杜絕亂收費、亂攤派現象的發生,又能有效防止鄉鎮截留挪用、坐收坐支收入,確保收入的及時足額入庫。規範鄉鎮財政支出管理,使亂收濫支現象得到有效控制,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更好地發揮鄉鎮財政管理與服務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