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論文
生物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論文
一、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在培養學生觀察力的教學任務中,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入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特徵,包括對新鮮直觀的事物更感興趣、對未知事物好奇心很重等,一旦抓住了這些特徵,教師就知道如何讓學生對觀察產生興趣了。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
生物科學發展史告訴我們,很多重大的科學發現都來源於觀察,而在這些觀察行為中,有相當部分的觀察成果都是一個長期的觀察行為所產生的,只有當觀察者把觀察當成一種習慣,在生活、學習中,習慣性的從事觀察活動,這樣才有可能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因此,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是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生物科學家透過觀察而取得偉大成就的故事,如達爾文透過長期的觀察而發現很多新的生物品種,袁隆平因為長期的觀察而在雜交稻的研製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等,以這些科學家作為榜樣力量,讓學生認識到平時不起眼的觀察習慣原來可以創造如此大的成就,這樣一來,學生會從心理上對堅持觀察的習慣產生認同。在認知上對觀察習慣產生認同還不夠,學生還要在實踐中去逐漸培養觀察習慣,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的觀察作業,如到池塘邊觀察青蛙從青蛙卵到最後長成青蛙的整個過程,如果家裡養了一些小動物,如貓、狗、雞、鴨等,注意觀察這些動物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性等。這些觀察作業可以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展開實踐觀察活動,經過長期的督促薰陶,學生會逐漸把觀察視為一種生活習慣,從而養成勤於觀察、樂於觀察的良好品質。
三、傳授學生觀察的技巧
觀察作為一種技巧,在實施觀察行為的過程中,理所當然會包含一些技巧在其中,如果學生不能掌握技巧,而進行盲目的觀察,很難產生理想的觀察效果,實現觀察的目標。因此,觀察技巧的傳授非常重要。第一,要明確觀察的目的。觀察活動與隨意的觀看活動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目的之分。任何觀察活動都是基於一定的目的而產生的,在觀察到一定的現象以後,觀察者還需要藉助於思維活動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無論是觀察的過程還是分析的過程,都要圍繞著一定的目的進行,如果在觀察活動開始前,觀察者沒能明確本次觀察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這樣整個觀察活動都會顯得毫無章法,且在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時也會缺乏針對性。因此,要想觀察行為更加科學化,首先就要明確觀察的目的,要清楚地知道觀察活動為了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並針對目的'制定詳盡的觀察計劃,這樣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觀察者才會有目標、有重點、有條不紊地開展觀察行活動,在分析的過程中,才能以觀察目的為指導採取針對性的思考和探究;第二,觀察行為要講求順序性。以科學探究為目的的觀察活動必然是非常詳盡全面的觀察活動,它需要觀察者對觀察物件進行觀察的過程中能夠做到仔細而又全面,這樣一來,觀察的內容自然會很多。為了避免觀察行為出現混亂或遺漏,在觀察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活動。一般來說,觀察事物時是按照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區域性,先觀察外部形態,再觀察內部結構,先觀察前面,後觀察後面,先觀察上面,後觀察下面這樣一個順序來進行觀察行為的,這種按照順序來觀察事物的方式符合人們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因此,觀察者更容易掌握觀察物件的本質;第三,要善於抓住觀察重點。在生物觀察活動中,一個觀察物件往往有無數的觀察點,根據不同的觀察目的,往往需要對觀察點進行篩選,否則什麼都“一把抓”,反而會影響觀察的有效性。因此,在觀察活動中,我們要善於抓住觀察的重點,善於發現觀察物件的特徵,緊緊抓住這些特徵來進行觀察活動,觀察活動才更容易出成果;第四,養成書寫觀察記錄的習慣。
在觀察活動中,客觀的記錄非常有必要。在觀察活動中,很多的觀察物件內容量很大,或者觀察的持續時間很長,如果沒有一個客觀詳盡的觀察記錄,很多現象、資料在觀察結束以後會遺失、遺忘,這顯然會對觀察活動的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記錄的習慣,對於實驗中觀察的現象進行一一記錄,這樣既可以避免觀察成果的遺失,又可以透過對觀察資料、觀察現象進行對比,還能更好地為觀察分析提供整體化的素材。
總之,觀察力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技巧形成過程,需要教師長期的滲透式教育和實踐訓練,作為生物教師,要善於發揮生物學科的優勢,長期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觀察力的培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