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分析論文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分析論文

  摘要:職業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作者對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認知情況,為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職業院校;職業素養;認知情況

  前言

  相較於其他傳統院校,高職院校以知識和技能的同步教育為主。高職院校更加註重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其根本目的是培養與崗位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學生對職業素養認知不明和職業素養教育缺失等問題,背離了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初衷。職業素養培養能夠幫助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知識技能學習,也能夠培養其創新能力,為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前提和保障。教育部門和教師要結合我國高職院校教育現狀,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進行研究,以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

  一、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情況調查方法

  作者應用問卷調查法和統計法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調查,並從傳統文化和禮儀與職業素養的關係、職業能力內涵和高職院校學生自身最優勢和最缺乏職業素養三個方面對學生職業素養認知情況進行闡釋和分析。

  (一)傳統文化和禮儀

  針對“傳統文化和禮儀學習是否對職業素養養成有幫助”的問卷調查中,76.39%的學生認為,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傳統文化,對其職業素養養成具有幫助;15.96%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與職業素養並無太大關聯;7.51%對傳統文化和職業素養的關係持不瞭解態度。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傳統文化和禮儀對職業素養培養的正向影響的認可度比較高。針對“大學期間是否有必要進行職場禮儀訓練”的問卷調查中,90.96%的學生贊同大學期間進行職場禮儀訓練,5.67%的學生反對大學期間進行職場禮儀訓練。調查結果表明,高職院校學生希望開展職場禮儀培訓活動[1]。

  (二)職業能力內涵

  在“職業能力內涵”調查中,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認為,職業能力包括:專業技能、思想品質、職業道德、身心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業精神等(如圖1)。

  (三)自身最優勢和最缺乏職業素養

  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對自身最優勢和最缺乏的職業素養的認知情況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吃苦耐勞和實幹精神等層面[2]。

  二、學生們對職業素養的認知結果解析

  (一)專業認可度不高

  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調研發現,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但是隨著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本專業瞭解程度的加深,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職業教育的不足,制約了學生對職業素養的.認知,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普遍缺乏激情。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加強職業素養方面的教學,不斷對學校專業結構進行最佳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

  (二)專業前景信心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學生認為專業前景不樂觀。學生對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和未來就業問題持質疑的態度。特別是教育類、藝術類和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尤為明顯,工科類和醫學類專業對專業前景則比較樂觀。綜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對其就業心理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學生對專業前景信心不足的根源在於對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和自身職業發展方向的質疑。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專業進行明確認識,進而制定相關職業規劃,以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信心[3]。

  (三)學生重視職業素養的養成

  分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情況,發現80%的學生認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是高職院校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必備內容。其對職業素養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但在認知廣度上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學校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在專業技能、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加入管理能力和團隊能力培養。綜合學生對自身優勢和缺點的認知,不難發現,其差距主要表現在創新意識和人際交往兩個方面。說明學生普遍認為這兩項內容屬於必備職業能力。大多數學生認為職場禮儀和企業文化教育能夠幫助其培養職業素質,高職院校要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培養。

  (四)教師在職業素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調查顯示,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認為,能夠結合職場情況進行授課的教師僅佔少數。教師對學生職業素養養成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高職院校日常教育管理過程中並沒有對職業素養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和標準,導致教師日常教學普遍偏重書本理論,不注重將實際企業文化和背景納入課堂教學中。醫學類專業在實訓課程方面做的相對較好,其注重在實訓課程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考察。

  三、對學生們職業素養養成的建議

  (一)注重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高職院校生源決定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普遍偏低。學校和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目前,我校已經開展了相關閱讀活動和文化學習活動。教師要對文化知識和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為人處世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和職業觀。同時,學校要結合學生的專業,定期開展文化特色濃郁的課外活動或者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並不斷規範其職業習慣,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4]。

  (二)重視實踐課程與職場對接

  目前,高職院校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就業要求。學校要結合教學需求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特點,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營造真實的職場環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素養。同時,教師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自身的模範作用,在職業行為上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加強實踐課程與職場的對接。教師在實訓課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思維、職業規範,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為其以後適應職場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提升實訓教師專業水平

  高職院校教師構成決定了部分教師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很熟悉,卻對職場環境比較陌生,沒有相關從業經驗。教師的職業素養一般是透過書本理論知識獲得的,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和引導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學校要結合教師的學歷背景和教學要求,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溝通關係,讓教師透過企業進行掛職訓練,並注重對專業教師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使其參與到職場環境中,以提升其職業素養教育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並培養他們的職業習慣。

  (四)開設《職業素養》課程

  教育部門和高職院校要結合學生的訴求,開設獨立的《職業素養》課程。目前,已有部分高職院校將其付諸實踐。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都比較完善的學校,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特點,從職業思維、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能力等方面著手,編訂《職業素養》教材,在實訓課程中融入職業素養相關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能夠對職業素養具有全方位的認知,進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5]。

  四、結束語

  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基礎。教育部門和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並將教學活動與職場進行對接,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達到培養高素質專業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丁鋼,李梅.中國高等師範院校師範生培養狀況調查與政策分析報告[J].教育研究,2014(11):95-106.

  [2]何春霞,陳秀榮.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與企業需求差距的調查與分析[J].職業時空,2015(4):93-96.

  [3]朱春花,任曉龍.“雙高”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調查與路徑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32-34.

  [4]戚洪娜.立德樹人:基於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養成的思考[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10):125-128.

  [5]餘妹蘭,羅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與提升思路[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89-19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