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關於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司法機關依照事件的法律性質,發現、揭露、證實犯罪,預防犯罪的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該學科體系主要是由: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術、痕跡檢驗技術、檔案檢驗技術、刑事影象技術、理化檢驗技術、法醫物證技術以及生物物證技術組成。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在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系統掌握刑事科學技術工作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並具有從事刑事科學技術實際工作需要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適應基層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部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公安應用型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刑事犯罪的手段與技術不斷翻新,這對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更高的要求,培養有創造性思維和具備初步科研能力的刑事科學技術人員成為當前公安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必修課,為專業課的學習提供大量的知識與技術支援,可以說它為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奠定了基礎,更是學生今後業務發展的知識保障。但在實際教學中,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都存在一些問題或不足,值得我們去改進。
1課程教學現狀與問題分析
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主要是指《大學物理》 ,《普通化學》以及《分析化學》。目前專業基礎課教學現狀是:教學內容難度較大,內容較多且陳舊,需要理解記憶的理論、原理及公式較多,與實際聯絡不夠緊密,無法突出專業特色,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等等。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其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專業基礎課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觀地認為只有專業課才對將來從事的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有影響,而基礎課的學習與專業課的學習關係甚少,所以常常會抱有“及格就行”的心理。此外,無論是大學物理還是化學,課程內容繁多,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面。以《普通化學》為例,其涵蓋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以及部分分析化學的內容,還涉及了材料化學、生物化學、環境化學等知識點,要在學時內完整的向學生呈現這門課程所應該涵蓋的內容,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相應的重點難點,同時又要避免“填鴨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與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和科學精神就顯得困難重重。
為了進一步提高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結合近年來教學實際情況,我們對該課程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以及實踐環節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與嘗試。
2教學改革的探索
2. 1加強專業基礎課程之間的聯絡,打破課程界線,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
在授課中發現,各門專業基礎課之間雖然有著學科界線,但知識點有交集,內容上有擴充套件。比如,在《化學物理》與《普通化學》課程中都會涉及到熱力學定律,這不僅是物理課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化學課的重要基礎理論。再如《普通化學》的結構化學一章中微觀粒子運動遵循量子化規律的內容是學生理解《分析化學》原子發射光譜法的知識基礎,同時該內容又屬於原子物理的範疇。但由於課程的開設順序有先後,同一部分內容在不同的課程中所擔當的“角色”又不同,各科教師在授課中對其講解深淺度、難易度、側重點各有不同,學生每次學習不是恰似“蜻蜓點水”就是隻見“冰山一角”,這往往會導致學生雖然在多門課程中都學習過同一知識,但是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紮實、不全面,這便很容易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留下盲點和疑問,甚至會導致概念間的混淆,不利於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不利於今後專業課的學習。
基於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基礎課程之間在內容上的聯絡,可以根據授課的先後順序,在課程設計上對共同涉獵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在先開設的專業基礎課中對該類內容進行宏觀的介紹和學科重點方面的講授,而在後開設的課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回顧,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在專業基礎課之間建立知識紐帶,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併為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 2加強與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之間的聯絡,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會先於專業課,這雖然符合教學規律,但對於學生來說,由於對專業知識的不瞭解,無法真切的體會到專業基礎課的`必要性和基礎作用。例如:在《分析化學》課程的第十二章專門介紹氣相色譜分析技術,多數教材主要介紹色譜分析技術產生的歷史、裝置的結構及原理,而對其在刑事科學技術工作中的應用極少涉獵。因此,學生無法瞭解其實際用途與學習意義,常常導致學習懈怠。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充套件學生視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舉以下案例來輔助教學:“在一起惡性殺人案件中,犯罪分子以硫酸和硝酸將多名被害人屍體化為液體隨下水道沖走,事後現場勘驗檢查員在毀屍現場的地溝內發現了數團油狀粘稠狀的物質,經技術人員初步判斷粘稠物可能是脂肪,如何判透過氣相色譜的方法來判斷粘稠物是否屬於人類脂肪”透過這一案例,我們可以運用PB L教學法引導學生運用《普通化學》中脂類的化學性質來解決這一問題。因為脂肪不容易氣化,無法直接使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所以先將脂肪水解,再進行甲基化得到脂肪酸甲酷,然後使用裂解甲基化氣相色譜法對其進行分析鑑定,得到的色譜圖與人體脂肪的色譜圖完全相同(不同種類動物脂肪氣相色譜圖譜會有明顯的差異,進而確定粘稠物正是人的脂肪溶解後被扔進下水道所致。
此案例除了可以採用PBL教學方法以外,還可以透過精心設計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課堂討論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既加強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絡,又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使學生感受到專業基礎知識在專業課程中的指導價值,領悟到專業基礎知識是公安實踐工作的理論基礎。
實踐證明,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只要在課堂中稍稍涉及一些專業領域的內容,都會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更活躍,課堂參與意識更高,對相應知識點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並且會使更多的學生願意主動的進行課前查閱與預習,從而達到新舊知識的融匯貫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目的。同時這種方法還可以為靈活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供良好的載體,使教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去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2.3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及人文素質教育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犯罪種類和手段更加多樣、複雜,犯罪分子反偵察能力的提高和高科技犯罪的興起給刑事科學技術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單純的掌握知識和技術,機械性的完成任務,不足以使學生勝任未來的實際工作。培養學生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科學精神,使學生具備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於懷疑、百折不撓、勇於探索、客觀求實的意志品質和敏銳的洞察力與創造力,無疑有利於學生今後的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符合公安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細緻精心的設計和潛移默化的引導。
1)在授課時可以對學科的某段發展歷史或著名人物事蹟進行簡短的介紹,使學生在學習原理與公式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動人的故事”和自然科學中的人文情懷。
2)將學科前沿知識帶到課堂,使學生了解學科的新發現、新技術(研究目的和應用前景);同時,透過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開放思維、獨立思考創造環境,培養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品質與能力。
3)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與教師一同參與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並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指導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設計與開展實驗,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問題、評價問題的習慣與能力;同時,選拔學生進入專業實驗室參與科研專案的研究,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檢驗學習效果,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