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養殖農業科技論文
母豬養殖農業科技論文
1農戶養豬存在的問題
第一,豬的日糧營養水平較低下,根本不能滿足豬的生長要求;大多數的養殖戶仍然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養殖管理。第二,豬廄舍條件比較差;很多的農戶只是將母豬關養非常簡陋的廄舍內,冬冷夏熱,根本就不能及時的排出汙水,衛生條件相當的差,通風條件不好、很容易滋養細菌,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第三,受到條件的限制,免疫程式不到位;由於種豬的免疫種類較多,需要在不同的生產使其更具規定的程式進行免疫,但是絕大部分的養殖戶卻只是按照商品豬的免疫程式進行,根本就不能達到免疫的效果。第四,對於是否發情的鑑別能力較差,降低了配種率。
2建立科學的養殖方法
2.1科學的'餵養良種母豬
首先是後輩的母豬的餵養:每天供應飼料每頭2.5kg,冬季供應3.0kg,將飼料拌溼,2次/d,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飲水;在夏季的時候要每天給2~4kg的青飼料。其次,妊娠的母豬的餵養:每天供應的妊娠飼料每頭2.8kg,冬季供應3kg,餵養的方法同上。第三,哺乳母豬的餵養:每天供應哺乳料每頭4~5kg,3次/d,夏季的時候飼餵青綠飼料,3~4kg/d。
2.2建造科學的圈舍
養殖良種母豬需要按照規定建造科學的圈舍,一般高為2.3m,寬為8m,長度通常是根據養殖的頭數而制定的,雙列式,單圈的面積通常為6m2。牆體為空心的,在內充滿了保溫的材料,如鋸末等。一般屋頂高位3.5m,為雙坡結構,先要覆蓋6cm的保溫板,再將石棉瓦鋪蓋在上面。每個兩個單圈再設定一個窗戶,通常規格高為80cm,寬為100cm。同時還要在圈舍內設定兩個排氣扇,24h保持圈舍內的空氣流通。地面要是防滑的,並且還要有一定斜度,方便清洗。經過改造的圈舍,保溫、隔熱、進食、飲水、空氣流通等的設計都能從根本上滿足豬的生長。還能有效的降低疾病當發生,從而提升效益。
2.3嚴格的做好預防免疫工作
第一,後備母豬的防疫工作:給2~3月齡的母豬注射一次豬三聯苗(豬丹毒、豬瘟、豬肺疫);在7月齡(初次配種之前)的時候注射細小病毒疫苗;之後間隔靈州就加強免疫一次;母豬在初次配種前的3周要注射偽狂犬苗;在春季(3月中旬)注射乙腦疫苗,之後間隔兩週加強一次;在3~4月齡的時候注射口蹄疫疫苗,在配種之前再注射一次口蹄疫。第二,妊娠母豬的防疫工作:母豬在分娩之前的40d內要注射一次氣喘疫苗;在生產之前的30d內要注射一次萎鼻疫苗;生產前的20d內要注射一次大腸桿菌疫苗,之後間隔兩週加強一次,有助於預防仔豬白痢、黃痢;在每一次的配種之前要注射一次豬瘟、口蹄疫疫苗。
2.4認真的做好發情的鑑定以掌握最佳的配種時間
針對外二元母豬在發情期間大多數不叫,食慾減退,發情的表現不明顯。因此,需要“三看”:一看陰部:充血紅腫直到呈現出紫紅暗淡,腫脹現象逐漸消退同時出現了皺紋;二看黏液:先是稀薄,接著變濃稠並帶絲狀。三看錶現:出現了爬跨的現象,用力按母豬腰部的時候,不動。針對配種的時間要根據“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同時配種的時間:每間隔9~14h就復配一次,為最佳的配種時間。
2.5加強對養殖戶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專業的技能知識人員應該定時定期的到村上、養殖戶家進行相關養殖技能知識的講解,引導養殖戶正確、科學、合理的進行良種母豬的養殖,透過講座、宣傳、發放資料等提升養殖戶的飼養和預防的水平。專業的技術人員要定期的深入養殖戶進行專業技術的知道,以便於及時的解決養殖戶的難題,從而促進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