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縣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善基層農技體系建設情況調研論文
酉陽縣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善基層農技體系建設情況調研論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就是農業第一生產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廣農業科技轉化應用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關鍵,因此,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是應對“三農”問題的有效手段,是實現農業騰飛的必由之路。
2012年《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到2015年中央一號檔案《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突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主題,明確了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定位,在創新方向、創新機制、創新條件和創新人才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的重大政策措施,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支撐。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繁榮穩定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而科技創新是應對“三農”問題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農業騰飛的必由之路。近日,酉陽縣農委科技資訊培訓中心對全縣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1 機構和人員狀況
1.1 縣鄉推廣機構數量
縣級種植業5個、漁業1個、農機化1個、其他1個,合計8個;鄉鎮街道級農業服務中心合計38個。
1.2 管理方式
縣級推廣機構一直隸屬縣農委直接管理。鄉鎮街道農業服務中心的管理以鄉鎮街道政府管理為主,即人、財、物和事由鄉鎮街道政府管理,縣農委僅負責業務指導。
1.3 農技推廣機構的編制數
縣級種植業編制數為66個、漁業4個、農機化4個、畜牧業27個;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編制為,農業服務中心642個、鄉鎮畜牧業180個。合計923個。
1.4 農技推廣機構實際在崗人數
縣級總數326個,其中種植業307人、漁業7人、農機化12人;鄉鎮街道農業服務中心431人,共計757人。
1.5 學歷及職稱
在757人中,大學及以上學歷144人、大專學歷320人、中專學歷182人、中專以下學歷111人;高階職稱6人、中級職稱101人、初級職稱116人、初級職稱以下人數534人。
2 主要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及成效
2.1 啟動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
2011年正式組織實施了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改革,出臺了《酉陽縣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健全機構,調整核定編制,理順管理體制。2012年,全縣共建立10個高產高效試驗示範基地,農民田間學校1所;2013年建立了5個特色效益農業示範基地+農民田間學校5所;2014年建立了4個特色效益農業示範基地+農民田間學校4所。鄉鎮及街道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透過實施基層農技體系專案修建了辦公樓,購置了農藥殘留速測檢測儀、土壤速測儀、太陽能殺蟲燈、電腦、辦公桌椅等設施裝置,農技服務硬體條件明顯改善。農技推廣服務隊伍得到較好的穩定,基層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高。
2.2 開展了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方式的創新
在拓展服務渠道上大力進行創新,結合專案試驗開展科技培訓,最近5 a來參加受訓的大戶和示範戶就達12萬人次;成功開辦農民田間學校,並培訓學員達2 200餘人;同時,開通農技服務並接受諮詢達4 425次,透過各種方式及時向農民提供資訊服務。
2.3 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
圍繞特色效益農業建設,按照“專家+技術指導員,對接基地+專業合作社+公司+大戶+科技示範戶、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的模式,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開展主體培訓和技術指導,最近五年來共入戶7 250餘次,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4 200餘戶,帶動農民整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2.4 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近幾年,建設了市級水稻萬畝高產示範片、市級油菜萬畝示範片、市級馬鈴薯萬畝高產示範片、市級玉米萬畝高產示範片、市級蕎麥萬畝高產示範片各一個,帶動2014年萬畝水稻平均產量660.5 kg/667 m2,萬畝油菜平均產量152.1 kg/667 m2,萬畝馬鈴薯平均產量2 021.6 kg/667 m2,萬畝玉米平均產量592.1 kg/667 m2。全面推進測土施肥工作,累計取土樣4 618個,化驗25 392項次。
2.5 多渠道開展科技示範帶動
一是農業科技園區帶動,酉陽縣有麻旺渝東南農業科技現代園區、南方菁華農牧公司科技園等,透過園區科技培訓進行示範帶動;二是透過專業合作組織進行帶動;三是農業龍頭企業帶動,透過南方集團、石海公司和信農業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經營。
2.6 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
酉陽縣與重慶農科院、西南大學、重慶市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生產-推廣”合作機制,與山東壽光蔬菜集團、徐州久久農業科技園、銅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蘭州市榆中縣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等單位建立了農業科技管理交流共享平臺,不斷提高我縣現代農業科技水平,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先後與重慶市農科院實施了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整合與示範專案、蔬菜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研究與推廣專案;與西南大學聯合實施了脫毒馬鈴薯秋冬設施栽培技術專案、地方特色野菜栽培技術研究專案和食用菌週年栽培技術研究專案。
3 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不斷創新
3.1 抓住中心,即農民增收,加強科技掛鉤強農富民活動
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的最終目的即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業科研院校與地方農技、專家與技術指導員、技術指導員與科技示範戶對接,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建立特色效益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和示範園區,開展農業科技能力提升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3.2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
突出重點,堅持以“科技示範基地+田間學校+專業合作組織+公司+種植大戶+科技示範戶”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推進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努力打造酉陽特色效益農業地標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和效益,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3.3 制定獎懲政策,加大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政府重視,對做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進行獎勵,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和外資投入為重要來源的多元化、多渠道和高效率創新投入的激勵機制。
4 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發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4.1 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
一是起點學歷低,繼續教育不夠,整體素質不高;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特別是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有待增進有專業知識的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強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三是人員老化,近幾年來,經費緊張,加之基層工作條件差,近10多年來基本沒有新進專業技術人員,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普遍存在人員老化,青黃不接的問題。
4.2 專案推廣欠缺
主要表現為多數鄉鎮街道只是為了示範而示範,對科技專案能否轉化為生產力的問題沒有去思考。只注重產前種子、肥料、地塊等的.儲備,對生產出來的產品變成商品走向市場等營銷能力提升培訓很少,因此農戶對專案實施及其推廣感到茫然和困惑。
4.3 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執行差
目前,鄉鎮街道農技人員從事推廣工作的時間很少,做政府中心工作的時間多,真正下鄉做農業技術指導的少。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工作被弱化。
5 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發展的思考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技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專案的推進力度,完善各項制度,理順管理體制,使其更好地行使職能,服務“三農”。積極探索農業服務體系的保障機制。控制非專業人員進入農業服務機構比例,確保服務機構中、專業技術人員達到80%以上。
二是改善基層農技人員的待遇和工作辦公環境條件。包括人員工資、福利、勞保等,履行公益職能所必須的業務經費、辦公環境、設施裝置購置及更新經費、培訓經費等,建議財政納入預算農業專項經費。
三是重視隊伍建設,著力增強農技推廣服務的後勁。進一步加強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強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包括技術服務提升、經營管理提升、產業規劃提升)培訓,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培訓,達到更好地開展農業技術服務。大力引進人才,吸引大中專農業院校畢業生到第一線工作,建立能進能出用人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