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馬拉松運動員備戰大賽前的生理狀況分析論文

女子馬拉松運動員備戰大賽前的生理狀況分析論文

  摘 要:利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分析朱曉琳備戰倫敦奧運會賽前高原訓練負荷節奏結構以及生理生化指標特點,針對朱曉琳個體在進行備戰倫敦奧運會賽前訓練中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的特徵。為我國優秀女子馬拉松運動員的訓練從生理生化指標方面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馬拉松 朱曉玲 生理生化指標。

  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馬拉松運動員朱曉琳以2小時24分48秒取得了第6名的成績,該成績也實現了近年來國際大賽的突破,但是同世界馬拉松強國之間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透過對朱曉玲備戰倫敦奧運會賽前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特點進行分析,為找出女子馬拉松運動員備戰大賽前身體機能方面提供建議及意見。

  1 研究物件與背景。

  該文以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馬拉松女子運動員朱曉琳賽前身體機能方面為研究物件,朱曉琳,女,1984年出生,身高172 cm,體重58公斤,運動年限12年,運動水平為國際健將。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該研究查閱和分析了有關邏輯學、訓練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統計學等學科資料,同時也查閱了有關馬拉松專案的國內外文獻,為論文的研究提供了學術背景和學科依據。

  2.2 數理統計法。

  利用統計學方法對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和篩選,之後進行統計分析和說明。

  2.3 實驗法。

  主要測試指標有:血常規、肌酸激酶、血尿素氮以及睪酮測試方法為清晨採取運動員空腹情況下20微升指尖血,血液樣本分析分別採用採用日本光電MEK-6318K和雷杜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雅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資料分析。血乳酸,採取運動員運動後即刻的指尖全血進行測試,測試儀器採用美國YSI-1500對指標樣本進行分析。

  3 高原訓練期間生理生化指標變化情況。

  3.1 血紅蛋白。

  運動員的血紅蛋白引數在高原訓練期間受訓練環境和訓練負荷的影響,在高原訓練階段,由於氣壓較高氧氣較為稀薄,刺激了人體紅細胞的生成,導致體內的血紅蛋白升高;由於與動員在高原訓練旗艦店額負荷相對較大,運動員體能消耗較高,如果不能夠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就會導致運動員的血紅蛋白出現下降。圖1所示為朱曉琳此次高原訓練期間血紅蛋白水平的變化。高原訓練的時間為40 d,第1周起血紅蛋白處於一個較高水平,隨著訓練負荷的不斷增加,至第3周時達到最低點;後期隨著對訓練的不斷適應開始逐漸增加,直至下高原前1天時達到最高點。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令高原訓練取得理想的'效果,上高原前最好經過比較充分的準備,把運動員的機能狀態調整到較為良好的水平,這樣有助於運動員更好地適應高原環境和承受訓練負荷;此外,高原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運動員的消耗和力量的丟失反而會影響運動能力,一旦觀察到運動員發生了運動性低血紅蛋白,應該及時的查明原因,並根據不同產生原因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手段和營養干預。

  3.2 睪酮。

  在馬拉松運動訓練過程中,睪酮指標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次性長時間力竭性運動會造成血清睪酮濃度降低,在長時間的持續運動中,隨著運動負荷的增高,血清睪酮的數值下降的就越明顯。因此血清睪酮的測定在運動訓練中具有重大意義。睪酮水平較高時,機體的合成代謝旺盛,因此恢復能力較強,利於耐受較高的訓練負荷。從圖2可以看出,高原訓練初期朱曉琳睪酮指標處於一個理想範圍,但隨著後期訓練負荷的加大逐漸下降,適應高原環境後睪酮指標逐漸上升,結合血尿素氮指標看,隨著後期訓練負荷的加大,朱曉琳血尿素指標仍然處於較好狀態,並且睪酮指標並沒有下降,反而逐漸上升,說明朱曉琳在高原後期身體狀態良好,能夠很好的承受訓練負荷。

  3.3 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是評價強度課負荷的重要指標,血清中的肌酸激酶主要來自骨骼肌,當骨骼肌膜損傷時,由肌細胞內透出到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會增高。從圖3可以看出,此次高原訓練朱曉琳強度課較少,整體高原訓練肌酸激酶指標沒有超過300 U/L,沒有明顯的強度刺激。強度課的缺失也是朱曉琳在比賽後期衝刺能力不強,最終被對手超越的原因之一。

  3.4 血尿素氮。

  血尿素在運動訓練實踐中,常常用來監控運動員是否能夠適應訓練負荷,以及運動員機體恢復狀況的重要指標。訓練課程負荷量增大時,刺激機體分解代謝的能力增強,蛋白質大量分解,這種情況下血尿素出現顯著性增加,反之血尿素也會升高,但並不明顯。安靜狀態下,運動員的血尿素值一般處在正常範圍的上限;在經過一次訓練課程後血尿素值超出正常上限6~8 mmol/L,在經過24~48 h的休息後,次日晨的血尿素會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就說明運動員能夠適應訓練課的負荷量;若經過休息後,血尿素值依然居高不下,說明運動員機體無法承受該訓練量,就要求教練員及時調整訓練安排;訓練後血尿素水平沒有明顯升高,在後期有兩次質量較高的長距離課,結合肌酸激酶指標和訓練資料看,此次高原訓練量和強度比較保守,對運動員機體刺激不深。

  4 結語。

  血紅蛋白和血清睪酮是馬拉松運動員在高原訓練期間需要密切關注的指標,並且兩者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運動員出現過度疲勞就需要教練員進行及時的調整和營養干預。朱曉琳在高原訓練期間兩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基本符合高原訓練變化規律。

  參考文獻:

  [1] 肖國強。運動能量代謝[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2] 袁運平。運動員體能與專項體能特徵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4(9):48-52.

  [3] 夏偉恩。馬拉松運動[M].北京:中國田徑協會出版社,1998.

  [4] 田麥久,武福全。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5] 翁慶章,鍾伯光。高原訓練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6] 張迪。對國家優秀男子馬拉松運動員最大攝氧量和無氧閾測試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6):69-7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