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生活運動與1930 年代晉南民眾社會生活論文
淺談新生活運動與1930 年代晉南民眾社會生活論文
新生活運動是民國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該運動於1934年2月在南昌興起後,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遍及全國城鄉的社會運動。作為一場由政府主導的道德和日常生活改良運動,新生活運動對國民生活的改造產生了廣泛影響。山西省透過開展“清潔”運動、改革社會陋俗、推行社會教育等措施,從各個方面對國民生活進行了改造。探討晉南地區的新生活運動,尤其是抗戰前新生活運動的情況,有助於瞭解山西省實行新生活運動的特點,把握抗戰前山西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
一、“清潔”運動與衛生防疫
“清潔”是新生活運動第一期工作的重點,也是新生活運動的標誌。民國時期大多數中國人衛生意識淡薄,生活中不注意個人衛生,體弱多病,生活環境也髒亂不堪,為改變這一狀況,增強國民體質,新生活運動從個人的衣、食、住、行著手,推行清潔運動。為達到“清潔、整齊”的目的,各地廣泛進行大掃除,整治街道市容,城市面貌大有改觀。比如,榮河縣(今萬榮縣)鑑於“縣城各街巷,低窪不平,一遇天雨,積水難除,臭氣逼人,殊有悖於清潔”,組織民眾義務勞動,修理平坦,併為排除各街巷積水起見,特建設蓄水池一處,這些舉措有效地改善了市容市貌。臨汾縣“以市面日漸繁榮,市容自宜積極整理,特推由公安局負責指導,牆壁有傾斜者,督飭拆修。”除此之外,各地還制定相關細則,規定民眾的行為舉止,衣著打扮,以求規範統一,遵守規矩。比如行人如何行路,人力車伕如何著裝都有專人監督。“至街市行路訓練,官警糾正指導,亦頗努力……又人力車伕,已制有號褂車牌各八十五件,編號註冊,無此項褂牌者不得拉車,以重秩序,而便行旅。”傳統的集市分散於街邊,影響交通和衛生,以衛生知識為指導創設一個新型的空間將其集中起來,是行之有效的辦法,這種方法就是建設近代意義的市場。榮河縣在推行新運過程中,就注重了對公共市場的開闢與管理:“縣城附近人民,每逢四九兩日,齊集城內,藉作交易,惟苦無一定地點,陳列街巷,道為之塞。有鑑於此,特會同財政局,於本城西北角,購置土地十餘畝,開闢公共市場一所,並由公安局按各商交易性質,劃分區域,井然有序,商民人等無不稱快。”
夏季是疾病高發期,也是衛生防疫的關鍵時期。各地尤其注重夏令衛生,採取多種方式預防疾病的傳播。如臨汾縣將容易滋生蚊蠅的醬園從城內遷出,對人煙密集的飯館、旅棧、戲園的衛生嚴加監控,採取多種方法強化夏令衛生。“特飭由公安局將人煙稠密處之德泰義、德盛榮、德和慶、晉裕昌等四家醬園,遷移他處;並於本月十二日,重行傳知飯館、旅棧、澡塘、戲園,各於廁所撒敷石灰,藉免蠅蛆繁殖,如有違者,擬予懲處。復飭巡邏警稽查生熟食物者,是否設定紗罩或覆蓋,違者亦酌予罰辦。”新生活運動的大掃除、衛生防疫推行的力度很大,基本覆蓋縣境所有機關、公共場所,以臨汾為例,即使監獄也落實到人,對在監囚犯多加優待。“為推行新運工作起見,將監獄大加整頓,內外牆壁,一律灰粉,派衛生夫專司清潔,七日用蒼朮石灰煉灑一次,十日洗澡一次,聘醫士診病,貧者藥資由公家付給。囚糧每犯日發小米一斤,鹹菜二兩,由購糧委員會標購。”
二、改革社會陋俗
(一)開展守時運動
作為制度的制訂者,也是制度的首要落實物件,公務員應率先垂範,帶頭執行新生活運動的相關規定。曲沃縣明確規定公務員應以身作則,一切規矩由公務員做起。“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者是也。惟積習已深,驟欲普遍改善,決非口頭標語所能奏效。本縣自推行以來,在技術方面,首重以身作則,由上率下,舉凡服用土貨、早起早眠、清潔規矩,均由公務員作起,再推及學校警察團體,務使民商知所觀感,奮然興起。”萬泉縣(今萬榮縣)為推行新運活動,糾正懶惰習氣,對公務員的辦公時間做了專門規定:“公務人員每日上午五鍾起床,下午九鍾休息,必須親自署名畫到,無事不準外出,一切要公隨到隨辦,不許積壓,以期養成吃苦耐勞之習慣。”
(二)禁菸禁賭運動
近代以來吸菸、一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精神生活方面,新生活運動的工作首先在於轉移社會風氣,而社會風氣的敗壞常常是由不正常的`娛樂活動所引起,為此,各地新運促進會開展各種形式禁菸禁賭,提倡健康的娛樂活動。榮河縣組織“戒吸紙菸實踐團”,約法三章,由警察干涉,並由學生服務者加以監督糾正。“本縣紳商人士,吸菸嗜好最深;尤其對於紙菸嗜好更甚。上自公務人員,下至農工商各色人民,口銜紙菸,行經街巷者,比比皆是。消耗既厲無謂,抑且觀之不雅。為掃除該項惡習計,先由會內各職員做起,組織一戒吸紙菸實踐團,約法十章,嚴厲實行;對於一般人民在街巷或眾人厲目之地吸食紙菸者,除由警察隨時干涉外,並於星期日由縣城各小學校學生在街頭輪流服務,加以糾正。”
(三)提倡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不單是強健體魄,實關係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其體育沒有不極端的普遍和發達的。”鑑於體育之重要意義,各縣在新運中紛紛設定各類體育場所,以利民眾體魄之鍛鍊。臨汾縣因地制宜,在縣府花園開闢運動場作為公務員活動的場所,“計分國術、網球、遊藝三組,國術由專人擔任教授,網球場及應用器具,已設定就緒,至遊藝一項,擬將現有之幽風亭加以整理,作為象棋、圍棋、讀書、看報及茶話之場所。”若無場地設定專門運動場,則利用現有辦公場所,規定時間,自行選擇適當運動專案,以達強身健體目的。如霍縣新運會即鼓勵機關團體利用公餘之暇舉行體育活動,“以資鍛鍊身體,強健民族,而為救國之根基,由各機關自行選擇,如太極拳、踢毽子、八段錦、柔術操法等。規定時間,從事練習,遇有天雨,即在庭前堂內或走廊下舉行,務期持之有恆。不至間斷,以收完美之效果。”提倡體育的民眾化、普及化,不僅限於公務人員,應以整國民族為出發點,無分階級貴賤,擴充接受體育的物件。最佳之辦法即建立公共體育場,務使每個人民均有參與運動的機會。浮山縣建設之公共體育場初具“公共”的性質:“本會籌辦公共體育場所需設定經費,業經縣政府呈請省府核准在案。運動器具,不日即可購回。運動場址,現正積極修整,高者平之,低者墊之,周圍以牆,橫寬三十五步,縱長七十餘步,面積十畝有奇,規模宏大,為全縣所未有。場內設定,計有鐵槓兩架,南北相望,籃球兩場,東西相對峙,此外網球場,鞦韆架,以及石鎖、刀、劍、長矛等等運動器械,應有盡有。由斯以往,將見體育日臻發達,萎靡不振之氣,自可從此頓消。”
三、推行社會教育
晉南各縣普遍重視社會教育,將其作為新生活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透過舉辦識字班、職業培訓等方式提高民眾特別是婦女的能力。
(一)識字運動
汾西縣鑑於該縣“大多數人民不識字,影響政治前途甚鉅”,積極倡辦識字教育,設立民眾學校,並制定詳細實施辦法推廣識字運動。規定凡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失學人民,均准入學;免收一切費用,並補助貧寒學生,由新運會供給書籍及文具等。民眾學校的授課時間、教材、學時都有明確規定:講授分日班和夜班進行,每班各一小時,日班在午間12時半至1時半,夜班在晚間7時到8時,所選時間段均為不影響勞作的業餘時間;教材以國語常識、筆算、尺牘為主;修業期限定為二百小時;職教員由新運會專人擔任。除設立民眾學校外,汾西縣還設立民眾問字處,以幫助不能入學的不識字之人解決困難。其所制定的辦法大綱十分詳細,利於操作實行,如:問字處宜設於民眾容易找尋之處;應責成專人管理或輪流管理問字事宜;解答員應持溫和誠懇態度,使問者不致畏縮不前;問字時間,由設立者自定之,但每日至少須二小時等等。
(二)職業培訓
為適應社會需要,提高婦女生存技能,各地創辦了各種適合婦女工作的工廠,對婦女進行培訓,以增加婦女知識,補助家庭生產。婦女的職業培訓因地而異,與晉北等地多產羊毛多設毛紡織廠不同,晉南各縣在婦女職業培訓方面別出心裁,萬泉縣鑑於“僻處山陬,風氣晚開,對於接產多用舊法,往往發生危險”,不利安全衛生,特設立產婆傳習所,幫助青年婦女學習接生知識,“由各區共保送青年婦女三十名,入所傳習,定為半年畢業。並由太原川至醫院聘定經驗宏富學術優長醫士二人,分班教授。畢業後,分赴四鄉盡接產義務,俾免危險而重民生。”
四、結語
總體看,南京國民政府發起的新生活運動,因受到戰爭等因素的影響,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目標,山西的新生活運動也概莫能外。儘管新生活運動的缺陷顯而易見,運動的很多具體要求脫離中國的實際,形式主義的東西過多等等。但也收到了一定積極的效果和作用,比如,新生活運動客觀上給許多城市創造了清潔、整齊的秩序,給民眾灌輸了衛生、健康、文明的意識,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