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瑜伽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的論文

淺論瑜伽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的論文

  摘要: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 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國與國的競爭是多方面, 其本質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生作為中國21世紀發展的主力軍, 他們是國家未來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等方面建設的領導者與決策者, 他們身心健康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發展。因此, 該文透過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狀進行分析, 利用瑜伽健身法引導大學生排解心理障礙, 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提高心理抗壓能力等方面做出理性探討。旨在為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者及學校管理者提供參考與借鑑。

  關鍵詞:瑜伽; 心理素質; 大學生; 健康;

  瑜伽起源於印度, 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發揚, 它是一項透過調節人的身體的體位、呼吸、心靈, 改善人們心理、生理、情感和精神, 使人達到身心合一的運動方式。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 探討瑜伽運動對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研究也日趨成熟, 運動專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並證實瑜伽運動不僅可鍛鍊身體, 同時還能提高心理素質, 增加人們的幸福感。

  1 瑜伽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瑜伽一詞的原意是一致、結合、和諧的意思。瑜伽之術來源於印度, 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文化與現代印度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絡, 考古學家在印度峽谷出土的3000年前的古石碑上發現繪畫著很多修練瑜伽姿勢的人物影象, 影象中的情景是寺廟的高僧們在古老的原始森林裡靜坐、冥想, 在遠離世俗的世界裡, 僧人們靜思, 享受著大自然的風光, 呼吸著清新空氣, 領悟人生的生存法則, 感受著瑜伽訓練對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 而這些影象的記載, 開啟了印度人為了身體的健康, 透過運動進行身體的健康保養和調理, 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

  瑜伽運動崇尚自然, 講究身心合一, 具有平衡身心的作用, 深受世界各國健身愛好者的喜愛。幾千年的修煉和實踐, 印度的.高僧研究出了一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瑜伽訓練體系, 這一套訓練體系簡單實用。瑜伽給人帶來最大的快樂就是, 修煉者在靜心修煉中能獲得的身心上的愉悅, 就好比人的心靈就在大自然中呼吸。

  2 瑜伽在中國的發展

  瑜伽最大的特點是講究機體的感受過程, 提倡在自己覺得舒服的情況下練習。東方瑜伽是一個包容身體內外的調節全面體系, 主張順其自然, 而西方的瑜伽注重透過加強身體的肌肉力量訓練, 充分發掘自身機能潛力, 它更接近一般的體育鍛煉, 隸屬於靜力性健身專案, 其訓練目的是透過改變人體的機能, 從而提高人體對外界的抗擊能力, 改善人體的頸椎、脊柱、腰椎等的功能。我國當前廣泛流傳的瑜伽課程其內容基本上是繼承西方的另一類靜力性健身運動形式。

  瑜伽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中國發展, 創始人是黃標老師, 他出身於醫學世家, 長期從事中醫教學及研究, 多年來他致力於瑜伽的教學與推廣, 先後與印度、英國、中國臺灣、香港、紐西蘭、美國、加拿大、韓國瑜伽名師交流學習, 走訪了全國名山大川、寺院、道觀, 研究實踐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法、瑜伽, 他把中國的太極拳、氣功以及中醫理療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注重呼吸與心靈的集中, 透過靜坐、倒立、平躺和運用太極八卦、中醫陰陽五行經絡、音樂療法進行指導教學, 以達到人與天地的結合, 激發人體潛能, 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強身健體, 開發智力的功效, 獨創了中國式瑜伽, 打造出了當前更適合中國人練習的瑜伽。

  3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狀分析

  3.1 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令人擔憂

  大學生正處於心理成長成熟的關鍵期, 他們遠離父母親, 第一次走出遠門, 從心理上切斷了個人與父母、家庭在心理上的聯絡, 從而在新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中構建獨立的心理世界。在這種心理過程中, 大學生在與人交往中出現了心理焦慮、恐慌等心理問題, 激發了很多心理矛盾。具教育部相關部門對我國50多所高校的學生進行了心理調查, 結果表明, 參加調查的18萬名學生中具有心理障礙者為30.38%, 參加抽樣調查的8萬名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的為36.18%, 而對廣東高校的調查結果即高達39.58%, 可見心理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這些問題的出現高校教育工作們必須要引起重視。

  3.2 影響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

  3.2.1 人際關係緊張, 不善於交際

  人際關係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學習、生活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 由於當前社會的複雜性, 學生心理單純, 很難辨別社會上一些熱點問題的對錯, 使得他們在日常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處處碰壁。當前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 很多學生沉迷在網路世界中, 大學生長時間對著電腦, 缺乏與陌生人交往的能力, 在一個新的陌生環境中, 他們既對社交既充滿了期盼, 又擔心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受到挫折和打擊, 從而也就直接影響了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據相關調查中發現, 38%的大學一年級新生認為沒有知音朋友;22%的學生感到在大學的感到人活在這世上沒意義, 無聊、孤獨、寂寞、空虛;40%的大學生渴望建立朋友, 他們只希望自己成為被交流的物件, 從不主動去與人交流。與此同時, 很多大學在與人交流過程中會對交流者產生嫉妒、猜疑、強迫等心理問題, 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3.2.2 情緒變化大, 心理不穩定

  在現實生活中, 人的情緒通常是受到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 例如: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環境。大學生由於人生閱歷較淺, 社會經驗不足, 往往對社會問題認識不深, 難以辨別事理的真相, 在與人交往中極易出現各種心理矛盾, 加上外界一些非人為因素的影響, 其心理變化較大, 心理不穩定, 出現行為怪僻等問題, 很多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過程出現抑鬱、憤怒、焦慮、恐懼, 而有些大學生與人交往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一時衝動, 感情用事, 這些不成熟的表現很可能引起某些校園安全事件。

  3.2.3 學習心理差, 學習效率底

  大學生進入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進入大學生活後, 誰知他們面臨的是一種嶄新的嚴峻局面, 當日高中時期的佼佼者, 今日在這種人才濟濟的環境中優勢已不存在, 尤其是對那些中學時的尖子生其反差更加明顯。原本在高中時代的他們, 或許是班級、年級中最優秀的學生, 但沒想到上大學後比他們還優秀的人比比皆是, 因此, 他們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失寵感。因此, 很多大學生為了滿足自身心理上的需求, 不斷地參加一些社會專業技能的培訓以增強自己的能力, 這種大強度的學習壓力, 讓學生長期處於心理緊張狀態。

  4 瑜伽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4.1 瑜伽運動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意識

  瑜伽運動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健身運動, 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眾多的體育專案中脫穎而出, 它融合了中國太極、氣功、中醫、音樂、舞蹈、形體於一體, 結合了多種體育運動專案的內容, 尤其在高校, 瑜伽運動特別深受廣大女大學生的喜愛。當前隨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與完善, 瑜伽運動作為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和歡迎的一種新型體育運動專案, 以其健身、修心、養生、減壓為目的, 成為當前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促進國家提倡對在校大學生要全面發展, 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2 瑜伽運動對調節大學生心理有著積極的作用

  該院對參加大學體育選項課瑜伽專案的100名女大學生進行實驗研究, 把學生隨機分成運動組和對照組, 運動組進行為期14周的訓練, 每週訓練2次, 每次訓練90 min, 運動強度為本人的80%左右, 實驗前後採用SCL-90量表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試分析, 實驗結果得出:經過14周的訓練, 無論運動組和對照組, 學生在人際關係中的恐怖、偏執、抑鬱、焦慮等因子水平顯著下降。為此, 從結果表明瑜伽訓練能夠有效緩解女大學生的精神壓力, 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得到改善, 同時運動組的心理健康因子優於對照組的健康因子, 因此, 瑜伽運動對提高她們的心理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4.3 瑜伽運動對培養大學生氣質有著積極的影響

  氣質是指人對事物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形成的心理活動, 它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個性特徵。人的氣質受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特性制約, 具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基礎, 同時氣質也是有可塑性的, 人的氣質在一定程度上是體現在人的身體形態上, 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氣質, 而瑜伽不但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體型, 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優美身姿, 增強體質,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所以, 一個人氣質的培養不單表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 同時它更需要體育鍛煉作為基礎, 在瑜伽訓練過程中, 形體訓練潛移默化地對訓練者的氣質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且瑜伽訓練也是大學生氣質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 大學生參加瑜伽訓練, 不但能夠有效改善身體的柔韌性以及心肺功能, 而且能增進大學生的生理素質健康發展。與此同時, 透過瑜伽訓練, 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效率及處理性與戀愛關係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因此, 瑜伽是一項很適合當代大學進行體育煅煉的運動專案,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們的心理素質, 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柏忠言, 張惠蘭.瑜伽氣功與冥想[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9.

  [2]林敏.清心瑜伽[M].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國瑜伽[EB/OL].

  [4]王珊珊, 黃東怡.普通高等學校非職業舞蹈教育特徵及其實施構想研究[J].大眾文藝:學術版, 2014 (5) :230-23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