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技術預見的科技規劃模式與指標評價論文
基於技術預見的科技規劃模式與指標評價論文
技術預見是一種對科學技術發展進行前瞻性系統研究的方法,已整合社會各方智慧,充分利用市場這一資源最最佳化配置手段,可有效確定在一定時期和有限資源約束下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最最佳化發展的科學技術,即能給經濟、社會和環境帶來最大收益的優先領域與關鍵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各種競爭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規劃是政府直接參與,對科技未來發展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科技工作重點,把握科技發展優先領域和關鍵技術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科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保證;是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發揮有限力量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的有效措施。為準確把握科技未來發展趨勢,識別科技創新機遇,加快科技規劃理論相關研究顯得非常重要。
1技術預見與科技規劃
1. 1技術預見的產生背景和內涵
1. 1. 1技術預見產生的背景“技術預見”由“技術預測"演進而來,但“技術預測”與“技術預見”是兩個既聯絡又區別的概念。技術預見與技術預測最大的區別在於技術預測是簡單地對科技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而技術預見是從技術與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等多因素著手。
迄今為比,技術預見活動的發展經歷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二戰期間,美國軍方首次將技術預見技術,當時主要是技術預測技術運用到軍事科技政策過程中。第二次高峰,20世紀50-60年代,美蘇爭霸冷戰時期的技術預測研究應用推廣,促進了航天、電子、通訊等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湧現。第三次高峰,90年代以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經濟和社會一體化發展趨勢不斷增強,科技成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許多國家加強技術預見實踐應用研究。
1. 1. 2技術預見的內涵“技術預見”,最早由John Irvine和Ben Martin兩位預測專家在1984年出版的《科學中的預見:挑選勝利者》中提出,但當時並沒有對其進行概念界定。在隨後的研究中,Ben Martin提出技術預見的概念:“對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遠期未來進行有步驟的探索過程,其目的`是選定可能產生最大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戰略研究領域和通用新技術”。
世界經濟合作組織(DECD)給出的技術預見定義為“技術預見是對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遠期未來進行系統的探索過程,目的是選定可能產生最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通用新技術。 以上定義大同小異,可以總結出其內涵,即技術預見是一項進行戰略前瞻性研究的社會系統工程,把握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未來發展趨勢,選定能給經濟社會和環境帶來最大效益的重大專項和關鍵技術,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利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1.2科技規劃及其重要性
科技規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有關科技發展的戰略性決策,是為實現科技長遠發展目標而制定的方案體系,對科技未來發展實現的時間、途徑、措施、步驟做出全域性設計和規定,是政府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科技發展做出具有戰略性、系統、政策性和指導性的綱領檔案。
現代社會是科學技術佔主導的社會,科學技術己經滲入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從科技的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還是從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出發,或從應對國際競爭形勢來看,開展科技規劃工作不容忽視。科技規劃是政府把握科技未來發展趨勢和確定投資規模、方向等政策的重要依據,是社會對科技未來發展預期的系統選擇。科技規劃也是企業戰略決策,進行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所以科技規劃必須建立在對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環境需求深入研究基礎上,廣泛開展政府、科技界、產業界的溝通合作,形成科技發展的共識。
2基於技術預見的科技規劃模式
2. 1技術預見對科技規劃的支撐作用
技術預見作為一種對科學技術發展前瞻性戰略研究的社會系統工程,透過經濟社會需求調研分析,把握在一定時期和有限資源分配下,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作用下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充分運用市場這一資源最最佳化配置手段,選定能給經濟和社會帶來最大收益的重大科技專項,為政府、行業和企業的科技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最終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技術預見對科技規劃的支撐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而:①技術預見是基於經濟、社會和環境需求而開展的,需要社會主體充分參與,才能形成科技發展的社會共識,技術預見結果是科技規劃重大專項確定的依據,是科技規劃中科技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②技術預見的主要方法:德爾菲法和專家諮詢法,實質就是一種社會大眾思維的集中、碰撞和整合方法。其實施過程促進了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促進專家與社會公眾對科技未來發展預期的協調一致。這種著眼於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溝通、協商、合作與承諾過程是科技規劃實施的重要保證。
2.2以技術預見為基礎的科技規劃模式
科技規劃是為實現科技長遠發展目標而制定的系統方案體系,對科技發展思路、總體目標、重大專項等做出系統設計,是政府或行業根據經濟社會環境需求,對科技未來發展進行指導的綱領性檔案。科技規劃依託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環境系統,對科技現狀和需求體系進行調研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重大科技專項的備選清單,然後進行市場德爾菲調查和專家諮詢,根據市場德爾菲和專家諮詢的結果對各備選專案進行評估、遴選,對有必要的備選專案進行專題調研和論證,並做出補充調整,為科技規劃提供核心主體.
3科技規劃的技術預見指標體系
科技規劃指標體系是指能夠反映科技規劃目標、內容等屬性特徵的指標,按一定層次和隸屬關係組成的有序集合,這些指標便於在科技規劃中對科技發展現狀描述、結果評價和未來發展的預測。目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科技發展規劃技術預見評價都沒有具體統一的指標體系。本文建立的科技規劃技術預見“FRROC指標體系”如下,該體系包括5大類20個指標,分別為研發基礎類指標,經濟和社會需求類指標(Requirement),科技實現類指標(Realization),機遇與挑戰類指標,科技特徵類指標。
4科技規劃技術預見指標的評價
在科技規劃技術預見時,對技術預見指標的選擇相當重要,因為技術預見指標選擇的科學性影響到技術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從而影響到科技規劃重大專項選擇的準確性。從科技規劃指標體系可以看出科技規劃指標繁多,在技術評價中各指標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有必要對各指標進行篩選、評價、分類。下而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對指標逐項評估,確定各指標的等級,將指標定性選擇定量化,降低科技規劃重大專項和優先課題選擇的風險。
在科技規劃技術預見過程中,技術評價的標準有技術需求度、技術研發基礎、技術創新性、技術轉化能力。現以技術轉化能力標準為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篩選技術預見的指標。技術轉化能力的評價因素可以分為勞動生產率、技術費效比、技術貢獻率、市場環境。對研發基礎類一級指標下的4個二級指標與技術轉化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大小研究,確定技術相關性大的指標,其他各類指標的篩選與之相同。
5結束語
本文將技術預見應用於科技規劃制定過程中,構建了包括調研分析階段、備選專案評估遴選階段、科技規劃編制和實施階段的科技規劃模式;建立科技規劃技術預見評價指標體系,並研究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各指標進行評估優選和分類的方法,將指標定性評價定量化;最後,根據建立的技術預見科技規劃的模式和指標評價過程,對科技規劃指標進行評估優選,研究確定了科技規劃技術評價指標體系中的5個I級指標、8個II級指標,在進行科技重大關鍵技術評價選擇時,應重點考慮具有較大影響的I級和II級關鍵指標。此研究成果可用於指導科技需求調研,規範科技規劃的編制,有效開展科技重大科技專項的評估、遴選,科學選定科技規劃的重點內容。
技術預見是對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遠期未來進行有步驟的探索過程,其目的是選定可能產生最大效益的重大專項和通用新技術。技術預見是把握科技發展優先領域和重大專項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科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保證,對科技規劃支撐作用顯著。研究成果有利於科學指導科技規劃的編制,有利於提高重大專項技術選擇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利於降低科技規劃重大專項技術選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