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資訊管理與版權保護思考論文

時代資訊管理與版權保護思考論文

  在如今媒體融合的相關形式之下,資訊方面的交流以及傳播出現了無限複製性、全球覆蓋性、載體不確定性、整合互動性、形態多樣性以及內容高流動性等有關特徵以及趨勢。對於傳統之中的圖書作品資訊在版權保護方面的問題來說,隨著融合時代的進步已經日益凸顯,特別是對於作品資訊在網路化方面的管理升級早已迫在眉睫,必須要儘快提出有效的策略。

  1、有關媒體融合的背景下版權保護所面臨的挑戰

  傳統之中的版權保護物件大多都是指報刊文章、以及紙質圖書等,一方面是保護作者所具有的著作權,另一方面是保護相關出版傳播者所具有的合法權益,但凡是發表之後的作品如果需要轉載或者是再版,必須要支付一定的稿酬。但是在如今媒體融合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當中的版權保護規則以及手段遭受破壞,有關版權保護的問題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資訊數字化以及網路化給相關的版權保護添加了很大的難度。在網路資訊方面的資源利用二進位制程式碼的有關數字化形式實施編輯傳播,能夠隨時為使用者提供諸多可供選擇的一些資訊資源。

  2、現代資訊管理方面的手段和版權保護之間的關係

  在傳統方面對於版權的保護主要有兩個方面:①在法律方面強調製度的秩序性以及安全性,從而使圖書版權能夠在法律機制的相關保護下得到安全傳播。②在經濟方面強調版權的效果以及權益,版權體現的不但是出版者以及作者自身的權利,並且其本身也有著產業性以及商業性等有關特徵,能夠在傳播過程當中產生一種較為複雜的經濟上的`價值。而如今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與版權有關的資訊管理大體包括以下幾點:

  2.1資訊資源建設

  包括影象、文字、影像、聲音、軟體以及程式等相關的資訊採集以及歸類,並根據這些資訊構建對應網路資訊方面的資料庫,其根本目的就是為所有使用者提供最大容量以及數量的相關資料資訊,從而方便使用者對資訊進行利用與選取。

  2.2資訊科技應用

  檢索軟體、採集軟體、服務軟體以及資訊利用等相關軟體技術的應用,資訊科技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從而達到傳播、利用、交流以及共享全球資訊的相關目的。因此,只要是對相關的作品資訊進行合理使用,就不會涉及到侵犯版權方面的問題。

  2.3資訊應用方面的價值評估

  對於資訊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資訊利用實現最大化,從而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資訊服務。在如今媒體融合的背景之下,資訊形態逐漸顯露出了多元化的趨勢,網路當中的海量資訊由於不受時空限制而氾濫傳播,對於使用者來說,根本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價值評估,所以不能合理的對資訊完成價值篩選。憑藉對於資訊管理以及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根據資訊價值等級來完成排列、分類以及篩選,例如正式檔案、公共資料資訊、正規條款以及經典文學藝術相關作品等可以優先檢索,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在獨創性作品方面的侵權問題,同時也能夠為使用者提供一些更有價值的資訊。

  3、利用多維度的有關資訊管理實現版權保護與資訊共享的共贏

  如今,儘管在全球範圍內還沒有出臺完善的有關新媒體版權方面的法律法規,不過對於版權保護來說基本都已經達成了共識,從而完成資訊在世界範圍內實現無國界共享的相關目標。這樣不但可以合理維護版權利益,同時也可以使資訊利用各種新舊媒體在世界範圍之內進行傳播,進而提高資訊的貢獻度以及應用價值。所以,對於資訊傳播以及版權保護兩方面來說都離不開有關多維度資訊相關的管理手段,必須要由多維度的視角應用資訊整合管理的有關方法,從深度、速度以及廣度等多個方面促成資訊共享與版權保護的雙贏。

  4、結束語

  切實實現資訊共享與版權保護的雙贏是有關資訊管理方面的功能以及目的,在當今媒體融合的背景之下,只有正確的利用現代資訊相關的管理手段,才有可能妥善的解決如今網路傳播產生的版權侵害以及資訊傳播混亂等有關問題,為完成版權專有保護以及資訊全球化、國際化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範繼紅.媒體融合中的版權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構建基於版權公共服務機構的模式[J].新聞與寫作,2015(04):132.

  [2]筱舟,王波,雷鑫.傳統媒體版權管理與保護面臨的四大問題[J].中國記者,2014(11):118.

  [3]吳偉光.版權制度與新媒體技術之間的裂痕與彌補[J].現代法學,2013(03):10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