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平廣記中佛教故事的論文

淺談太平廣記中佛教故事的論文

  佛教故事是《太平廣記》大類篇目中的一個分支,而其中最為出彩的就是形形色色的異僧形象以及因果報應故事。本文欲在整體把握佛教故事概況的基礎上,探討因果報應故事出現的原因,對其中異僧形象的社會歷史背景加以分析、闡述,以從中窺探佛教文化的流傳和發展,並期望在更深的層次上探討一下此類佛教故事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太平廣記》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其中卷八十七到卷一百三十四所記錄的都是佛教的故事。其中大部分故事都發生在隋唐時期,從此中可以窺見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和地位。

  以卷一百零二至卷一百零八中記錄的金剛經報應故事為例。這類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因尊崇金剛經而得益,一種是因沒有遵循金剛經或者佛教的教條而遭罪。得益又可以分為幾種,譬如重生、延壽、免於災禍;遭罪的原因也分為殺生或者不尊重佛典等。書中也有故事將兩者結合,透過善惡之人報應不同進行對比。例如趙文信的故事中,和尚因為誦讀金剛經而昇天,庾信則因寫文時“妄引佛經,雜揉俗書,又誹言佛法”而變龜受苦。趙文信因為看到了二者的不同結局而決定誠心信佛,永斷殺生之事。可見,書中記錄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因果報應之事,也有因這些因果報應而得到教化之事。

  探究太平廣記中這些報應故事的由來,自然離不開隋唐時期佛教文化的鼎盛。佛家講究因果報應,故和佛家有關的故事自然離不開這一點。又因為佛教的鼎盛,使得這種因果報應說在社會各階層中得以廣泛傳播,這也解釋了《太平廣記》中所記錄的和金剛經有關的故事發生在各個階層:官員、書生、獵戶甚至皇帝。這些故事中共有的部分就是抄寫、誦讀《金剛經》,可見以《金剛經》為代表的佛經在當時被廣泛的閱讀傳誦。

  而佛教在隋唐得以盛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不斷的將自身的教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衍發出屬於中國的教派。這就使得原本不被人接受的'佛教獲得了一定的認可。中國傳統思想是以“入世”為基本特點,因此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思想沒有解決“出世”的問題.換句話說,對於人在死亡問題上所需要的精神上的終極關懷問題,中國傳統思想沒有給出妥善的辦法。而佛教的傳入,為中國社會提供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關於解決中國人在精神上的終極關懷需要的方案,彌補了中國傳統思想在這個方面的缺陷.這樣佛教就被中國接受並盛行起來。另外唐朝武后大力推行佛教,也使得人們在思想上甚至行為上遵循佛教的教義。

  理解了佛教在隋唐之際的盛行,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記錄的佛教報應故事。《太平廣記》中的一個故事曾經說到:“金剛經為最高功德。”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頑強、堅固,能斷一切煩惱,《金剛經》屬於大乘佛法,重普度眾生,可見其在佛教中的地位。正因為它的這種功能,民間多為傳誦。故事中的主人公大都可以和《金剛經》有些淵源,或是抄寫,或是誦讀,或是曾對它不敬,而他們也因自己的行為種下了因果報應的種子,或在死後或在生前得報。

  不排除這些故事之中存在的虛構性,但是這些故事大都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眾生在世時的一切行為都被記錄,而佛經可以增益功德減輕罪孽。這種思想伴隨著故事的記載得以流傳,使得人們更加信奉佛教,以達到宣揚教化的作用。正是因為這些故事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佛教的民間化、平民化。佛家所宣揚的正是普度眾生,既是眾生,那麼佛法的受眾是沒有限制的。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廣記》中雖有關於佛教的故事,但是縱觀全書,其所佔比例並不大,遠遠少於道教相關內容所佔的比重。而且,《太平廣記》開始就是關於道教的內容《神仙》,可見,雖然宋朝時期佛教有了繼續的發展,但是在文人士大夫心中,佛教仍然是外來教派,道教依舊是中國傳統文化。由《太平廣記》各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編撰者對這兩種不同文化的態度:《神仙》和《異僧》。一個“異”字,可見僧人名稱的“不正”。再看其內容,《神仙》多為一些修仙之人飛昇之事,而《異僧》所記載的大多是僧人奇異的神通和操守。以巫咒術為主的神通和犯戒行為的操守都與佛教精神相悖逆,小說卻大肆渲染。雖然這種記錄在信仰上張揚了佛教,有助於佛教影響的擴充套件,同時宣講了佛教哲學本質,特別是大乘佛教的內在本質,但是這或多或少都記錄了一些僧人破戒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對佛教也是一種輕視。

  有關佛教的記載中出現這些記錄與編撰者以一種中土的眼光來審視異域文化和以一種獵奇的心態進行創作收集故事是有一定關係的。作為中土人的作者在觀察佛教時,有意無意地就會從中外文化對比的角度來審視。《太平廣記》作為民間傳奇小說的輯本,本身在編輯時就注重對新奇性的追求,甚至在創作或記錄故事時,會出現故意誇大其辭的現象,以期小說具有更強的可讀性和吸引力。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出現“姑妄說之,姑妄聽之”的現象也是有可能的,這類故事出現也不足為怪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記載,佛教的特色性內容才被人們所熟知,並在後世被廣泛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太平廣記》異僧卷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形象群體,異僧們一改僧人的低調形象,他們飲酒食肉、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甚至具有神通,自然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敘述內容使得後世文學中塑造了更加豐滿的形象,如《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就很好地繼承了異僧這一形象,《聊齋志異》中《丐僧》篇中的丐僧形象同樣帶有明顯的異僧特質。

  《太平廣記》為我們提供了四十八卷有閱讀、欣賞和研究價值的形象和故事。它們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佛教在我國傳播中各個階段的特徵密切相關的,它們也不是孤立的、靜止的、不變的,在後世的文學中,這些故事得到了延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昉.太平廣記[M].中華書局,1961.

  [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5.

  [3]曾禮軍,劉夥根.異端與信仰—從《太平廣記》“異僧”小說看佛教文化[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1):48-52.

  [4]倪紅雨.唐傳奇中的胡僧形象[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8,(6):150-15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