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班級管理理論創新研究論文
羅森塔爾效應班級管理理論創新研究論文
摘要:班級是高校學生進行生活學習、教師進行管理教學的重要載體,創新其管理理論,研究其理論實踐十分必要.基於此,本文以“羅森塔爾效應”作為切入點,進行高校班級管理理論創新和實踐研究,旨在透過分析為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最佳化提供理論支援,使其更趨完善.
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期望理論;實踐框架
前言
“羅森塔爾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可以看做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該效應被用於教學中,取得了讓人十分意外的成果.當前我國高校班級管理存在一定問題,應用羅森塔爾效應對班級管理的理論進行創新,並應用於實踐中,能夠改變現有局面,有利於高校學生的成長、發展.
1羅森塔爾效應概述
“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為“人際期望效應”或者“皮格馬利翁效應”,是1968年被發現、總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效應理論.該理論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師對學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同時使學生了解這一情況,積極投入學習中回饋教師,教師則以更高的要求、更熱情的態度教導學生,形成一種良性教學迴圈,使學生向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不斷接近期望的高度,直到最後實現.“羅森塔爾效應”的發現帶有一定的實驗性質,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美國一所小學,從6個年級中各挑選三個班級,以測試之名隨機選出一批學生,聲稱這批學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途,並叮囑校長和教師保密,以便進行後續觀察.儘管兩位心理學家並沒有要求校長和教師給予這批學生特殊照顧,但後者依然重視自己班級內“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對這些學生的期望值明顯提高,教導也更加用心.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再次對這18個班級進行復測時,發現隨機選取的那一批“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成績幾乎都有了明顯進步,而且交際能力、求知慾也更強了,這即是“羅森塔爾效應”.
2國內外應用現狀
2.1國外應用現狀
“羅森塔爾效應”發現於美國,但是其應用並不是廣泛的,最初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的實驗只是出於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而非針對教育事業.客觀的說,大規模應用“羅森塔爾效應”很可能導致教育失衡,教師對個體群體的關注將可能導致對整體關注的不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下,相關衍生理論得到了提出和應用,較為著名的比如翻轉課堂理論.翻轉課堂理論尊重了學生的個人意願,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題,突出了個人自主學習的價值,其可以認為是“羅森塔爾效應”作用之下的一種衍生理論.2015年,美國某機構曾就翻轉課堂的應用進行過一次調查,地點為美國阿拉巴馬州的600多所各級學校,結果表明有76.4%的中小學應用翻轉課程進行授課、80.2%高中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模式,而應用翻轉課堂的高等學府則達到93.8%.
2.2國內應用現狀
“羅森塔爾效應”以及其衍生理論在國內應用的時間較短,作為一項學術成果,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學者即對該效應進行過分析研究,但在教育事業中,“羅森塔爾效應”以及其衍生理論起初並不為我國教育界所重視.到上世紀90年年代,我國教育改革計劃開始啟動,各方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重視,“羅森塔爾效應”以及其衍生理論在上海等大城市首先被應用,其與我國傳統教學的相悖之處十分明顯,因此應用之初是被抵制的,隨著教育改革事業逐步被推向深入,到2015年,我國研究人員進行了一次調查,選取江蘇、上海、浙江、北京、湖北、湖南、河南、寧夏等中西部省、自治區進行調查,發現包括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應用,在接受調查的408所學校中,有377所不同程度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以及其衍生理論,其中東部省市應用程度較高,就全國範圍而言,相關理論的應用也呈現出較高的增長水平.
3“羅森塔爾效應”下高校班級管理理論創新
3.1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是“羅森塔爾效應”的核心,也是該效應具體應用的起點.就高校班級管理理論來說,期望理論可以被當做是班級管理的指導性理論.一般而言,高校班級管理以班主任為核心,班委會具體執行,學生和班級環境作為管理物件,管理細則通常沿用普通規則或者在學校要求下重新制定,各班級往往高度類似,這是我國高校班級管理的傳統模式,後續工作中,期望理論的使用要求班級管理人員對該模式進行調整[1].簡言之,傳統管理模式帶有顯著的“騎驢看賬本”特色,即不以某種目標為要求,只提供一個管理框架理論.期望理論下,以班級成績為例,假定某班級成績長期處於中等水平,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班委會成員可以進行交流,針對成績提出期望,再根據期望制訂成績目標,如當前數學平均成績為70分,期望目標可以定為75分,在此要求下,教師可以佈置稍多的作業,班委會一方面起到學習帶頭作用,一方面督促學生學習,從而使班級數學成績逐漸達到期望.
3.2激勵理論
激勵是“羅森塔爾效應”的主要手段之一,在1968年的實驗中,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對激勵的應用十分到位,兩位學者激勵的是教師、校長的自信心,教師和校長則激勵了學生.我國各地的高校中,教師應作為激勵學生的主體.具體而言,激勵行為應與教學行為同步進行,以課堂環節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必然涉及到與學生的互動,而學生在回答問題、分組討論時,難免有不足之處.如題目為:人腦與意識、物質三者的關係.學生能否快速把握物質和意識的內在聯絡是該題目的中心,部分學生可能理解到唯心主義的部分內容,這時教師應進行引導,同時肯定學生思想的多元化,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認識到不足,心理上不會出現太多變化,更原因積極的`進行學習.
3.3模式化與開放式理論
班級管理帶有一定的行政意味,其很多內容是模式化的,比如早操制度,要求所有學生按時出勤,但早操制度又帶有開放性特徵,可以選擇在操場集中出操,也可以選擇晨跑,模式化與開放式相結合,應作為後續班級辦理的方式之一.其是“羅森塔爾效應”的一種延伸,即打破傳統,給予學生更多人性自由方面的關注.任何管理都帶有一定的束縛性,我國高校班級管理也不例外,早操制度的變革可以首先消除學生的牴觸情緒,其後,期望理論、激勵理論才有更好的應用基礎[2].
4“羅森塔爾效應”下高校班級管理實踐研究
4.1實踐框架
“羅森塔爾效應”下,高校班級管理的實踐首先要明確框架,將實踐行為套入框架中,其後再討論具體方式.其意義基本相當於在憲法精神指導下制定各領域具體法律條文.高校班級的管理活動實踐可以涵蓋現有所有環節,包括學生學習、生活、假期實踐活動等.以學生假期實踐活動管理為例,其框架應包括教師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期望、學生本身期望、期望完成度、後續目標等四個環節.如學生選擇到企業進行一個月的實習,教師對其期望可以是獲取專業技術和薪酬回報、提升交際能力,在此要求下,教師首先接觸學生,給予足夠的建議和關注.假如學生的交際能力不足,教師可以傳授交際技巧,見到同事保持微笑,先打招呼等.在教師的期望和實際鼓舞下,學生可以更為從容的進行實踐,也能夠更好的達成教師的期望.實踐框架的制定,是高校班級管理應用“羅森塔爾效應”進行實踐的基礎之一.
4.2建立品牌班級
當前時代,品牌已經有了戰略性的意義,高校的每個班都有不同的特點和亮點,根據班集體的實際情況,打造品牌班級,對於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品牌班級的建立可以充分激發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實現班級建設全員參與,不斷髮展自己,完善自己,班與班之間制定激勵機制也有利於形成良性競爭.效應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品牌班級的建立要求班主任對學生要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期望,而且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期望,並能順利地把這種期望傳達到每個學生.鑑於“羅森塔爾效應”的內涵,本節將品牌班級的標準定為實踐方面的快速進步和成果的保持.以班級衛生管理為例,比如某班級的衛生條件較差,該班級的班主任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期望,要求班級在下一次衛生評比中進入前三,並制定了相關計劃,要求班委會每天早自習前、午休時、放學前進行檢查,要求值日生每天早晚各打掃班級一次,班主任本人則親自帶領學生在週五下午進行大掃除.在該期望下,班主任、班委會、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實踐成果良好,該班級在下一期衛生評比中進入前三,並獲得表彰,在後續的管理中,班主任仍以較高期望要求學生,班級的衛生條件也始終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下,該班級即可以作為衛生管理方面的模範班級.模範班級的創立對於高校班級管理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其為其他班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參考[3].
4.3幫助差生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靈接觸的過程,班主任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有了對學生的深厚感情,師生之間採油架起信任的橋樑的基礎.班主任的愛應面向全體,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特別是暫時落後的學生更要倍加愛護.在高校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但對班主任一般較為信任,班主任的鼓勵對學生的影響往往十分積極.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老師、同學、班集體所接納,感覺到老師和同學們時時關注著自己;讓每一位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己對班級有用;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就感,都有自豪感.學生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說自己想說的話,在成就中不斷進步,在勉勵中充滿自信,做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做班級管理中的開拓者,差生的自我形象藉此得以良好樹立.
總結
透過分析“羅森塔爾效應”下高校班級管理理論創新與實踐,瞭解了相關基本內容.目前來看“羅森塔爾效應”以及其衍生理論在高校班級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應用空間,包括管理理論也包括管理實踐,加以把控和利用對於高校班級管理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後續工作中,注意上述內容、應用相關理論也能夠使高校班級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得到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蘇丹蘭.也談師愛———對羅森塔爾效應的新解讀[J].當代教育科學,2014,(14):51-53.
〔2〕於靜.淺談羅森塔爾效應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0):27-28.
〔3〕郝秀鳳,周育蕾,李霞.羅森塔爾效應帶教對實習護理學生職業成熟度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3,28(12):194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