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論文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論文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涵,是總結了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歷史的理論與實踐而得到的重要成果,可以指導人們正確地觀察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中學及技校階段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
一、物理與辯證唯物主義的關係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包含著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豐富內容。物理學史表明,人們對物理現象及其本質的認識,都是透過不斷否定錯誤的假設或理論而逐步深入和提高的,上升到今天的哲學高度,便昇華、提煉和歸納出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在物理課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把教學建築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基礎上,貫穿物理學史的內容,向學生揭露物理現象的本來面目,闡述物理知識本身內在的辯證關係,使學生透過具體物理知識的學習,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也就是堅信科學、反對矇昧的觀點。
二、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實踐
下面結合筆者教學情況舉例如下。
1.日心說
在講到萬有引力的時候,筆者先向學生提問“‘日心說'正確還是‘地心說’正確?即到底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學生都回答:日心說——地球繞著太陽轉。筆者搖搖頭。學生先感到大惑不解,然後有的學生回答:“地心說正確——太陽繞著地球轉。”筆者又搖頭。學生顯得十分茫然。這時筆者才解釋,今天我們認為“日心說”正確,原因是這種觀點更接近於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而到底是誰繞著誰轉並不重要,因為在物理學中要討論物體的運動,必須有參照物,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則地球繞著太陽轉;如果以地球為參照物,則太陽繞著地球轉,但這時,太陽系中其他星球的運動將是十分複雜的,這樣它們的運動規律被人們認識起來,將會變得非常困難。而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則太陽系中其他星球的運動會變得非常簡單和穩定,容易被人們認識和掌握。因此,我們說“日心說”正確,道理就在這裡。透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應該讓學生深刻明白一個道理——運動都是相對的。而這正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之一。
2.自由落體運動
筆者在講述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告訴學生,亞里士多德曾錯誤地斷言從同一高度落下的物體,重量越大的,速度越快。兩千年後,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透過實驗證明了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但需要強調的是,在做實驗之前,伽利略已經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論證了亞氏的錯誤。而這個論證又很簡單,幾乎任何人都可能做到。方法如下。
假定有一重物(重量為G1)和一輕物(重量為G2)。按亞氏理論,從同一高度下落時,G1的速度V1大(落下快),G2的速度V2(落下慢)。現在假如把G1和G2捆到一起(新的重量為G1+G2),按亞氏理論,其速度V3應更大。但利用亞氏理論還會得到一個悖論:因為G1的分速度大(V1),G2的分速度小(V2),當把G1和G2捆在一起時,應產生一個大小介於兩者(V1和V2)之間的“中和速度”(原因是G1會被拖慢,G2會被拉快),這個“中和速度”自然是小於V3的。一個問題推出兩種答案,因此亞氏理論不能成立。
遺憾的是,兩千年裡,從來沒有人這樣證明,從而成為世界科學史上極大的憾事。由此得到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中世紀禁錮人們的思想,那時候人們的世界觀是矇昧的。相反,只要思想解放,要鑑定真偽,並非一定是專家、學者才能做到,只要遵循科學的原理、科學的思想(思維)方法,常人也可以做到。也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真正進步。
3.物理學知識的運用
講解這種科學史上的故事,對於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利用物理學知識分析自然或社會現象的能力,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前一階段,社會上盛行各種被冠以所謂“特異功能”的表演,其實大多是一種騙術,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揭去其偽裝。比如相隔幾千公里用氣功撲滅森林大火,筆者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學生很快便得出結論,從能量轉換和守恆定律來看,這是根本做不到的。由此可見,科學和真理是需要捍衛的,而物理課講臺就是有力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