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導放式教學實驗方案的論文

小學語文導放式教學實驗方案的論文

  一、實驗課題

  小學語文“導放式教學”課題研究

  二、開題時間

  二0xx年九月

  三、實驗目標

  以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語文課程標準和新大綱精神為指導,創造生動、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能動、富有個性的學習中培養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四、實驗基地

  中心小學

  五、實驗機構

  課題組顧問:

  課題組組長:

  課題組副組長:

  課題實驗指導組:

  課題組成員:

  六、實驗步驟

  1、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透過學習課改《綱要》、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現代教育理論和各地的素質教育經驗等,明確教改方向,更新教育觀念,確立新課程背景中的新思維、新視角,明確實驗目的,制定實驗的具體方案與措施。

  2、實驗探索,尋找規律

  透過試點班級的探索實驗,尋找各類課型的開放教學規律。定期召開研討會,調整完善各類課型的操作要領,並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階段性總結,撰寫有關論文,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

  3、總結經驗,全面推廣

  廣泛徵集各界人士對課題研究的意見和建議,召開課題研究彙報會,全面總結經驗,並逐步在全縣範圍內推廣。

  七、實驗內容

  1、師生關係——民主、平等、融洽

  構建寬容民主、平等對話、人道和諧的師生的關係,實現師生角色的轉型,教師要滿懷期待地尊重每一名學生,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教師本身既作為指導者,更要作為參與者;既重視對學生的指導,也重視從學生的學習中吸取豐富的養料。這種新型師生關係,將為新的學習方式的形成提供寬鬆的人際關係和心理環境,促使學習成為師生互相交流、彼此溝通、相容互補、互動共進的過程。

  2、教學目標——全面、明確、可變

  跳出傳統教學預設的固定不變的目標,在目標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學生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允許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

  3、教學過程——多重、活躍、互動

  打破教學過程即上演“教案劇”的傳統,關注學生整體,關注學生需求,注重對環境的創設,對學生積極性的激發,重視對學生的實時觀測,對教學程式的適時調整,使課堂生意盎然,學生的主體意識被真正喚醒。

  4、教學內容——需求、趣益、自擇

  教學內容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即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和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同時要著眼於“開放”。一是超越課堂,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走向生活廣闊的大天地,充分感受自然、感受社會、感受人性的和諧與優美,讓學習煥發出“生命活力”。如課上,我們可以和學生討論讀書的心得,討論西部開發、描繪未來景觀……課下,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進明山秀水,擁抱自然;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到工廠企業中去了解職工生活、生產狀況。當然,最重要的還要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會現象及生活內容帶入自己的課堂,寫進自己的考卷,把生命的內在感悟轉化為一種精神產品。二要超越教材,打破語文教材作為唯一語文課程資源的神話,只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只要“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只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的特點”的文章(摘自《標準》),都可以拿來讓學生學習,做到學好教材又超越教材。

  5、教學時空——開放、靈活、多向

  一是根據教學內容及實際需要,教師所掌握的教學時間應更富彈性,該長則長,該短則短(有的課可用一課時完成,有的`課則需要多課時完成)。二是教學不僅侷限於課堂內進行,根據目標的需要,教學可以由課內向課外乃至校外延伸。在室內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打破單一的“秧田式”座位編排方式,進行座位的各種組合,使固定空間變為彈性空間。

  6、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開放教學方式,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認為,開放性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探索過程。只有主動參與,才能真正實現“人的發展”。所以,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把思考、發現、批判的權利交給學生,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7、教學評價——欣賞、商討、激勵

  學生不再是純粹的被評價者,他們將參與對自己的評價、對他人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在評價自己和他人中,增進自主意識,促進學習,完善自我。教師對學生實施評價時,不能只看學業成績,應傾力於對學生全面的人文關懷,賞識每一個學生,樹立其信心;同時,要經常從“多種渠道獲得資訊”,對學生進行客觀的、發展的評價,致力於“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