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學下地方文化資源保護策略論文

文化生態學下地方文化資源保護策略論文

  一、達州市文化資源的生態環境

  把“環境”納入到文化研究之中,是文化生態學最顯著的特徵。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生態,構成了不同文化資源。保護文化資源,如果僅僅保護文化本身的內容,而不對其環境進行營造,文化最終是會枯竭的。一個地區的文化資源對周邊的環境既能適應也能做出相應的改變,因此,瞭解清楚文化資源所處的環境狀況是保護的重要前提。

  (一)政治環境

  達州市位於大巴山山麓,山高路曲,古語“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達州最形象的寫照。達州相對穩定的行政格局和政治環境造就了達州特有的社會生活體系。此外,達州由於偏安四川東部一隅,遠離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逐漸被邊緣化了。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達州的發展一直沒有跟上四川的整體發展節奏。但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曾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原全國第二大蘇區,達州的發展有著天然的政治優勢。先輩們英勇抗戰的精神是留給達州人的一筆寶貴財富,純樸的達州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穩定、豐富又獨具特色的資源。

  (二)經濟環境

  據統計,達州市目前管轄範圍包括通川區、達川區、經開區、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和萬源市,幅員1.66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90.7萬,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和農業大市。1949年,全市GDP僅有2.2億元,經過17年的發展,1995年GDP跨越百億元大關。此後,全市經濟增長的步伐明顯加快,在2006年成功跨越400億元大關的基礎上,2007年、2008年連續跳躍500億元和600億元新臺階,2010年成功突破800億元,達到819億元。2011年成功突破千億,進入了四川省千億俱樂部,達到1011億元。從建國以來,達州就以農業發展為主,然而達州常年遭受水災的侵害,農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每年的水災都會給達州造成上億元的損失。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業耕地越來越少,再加上農民多靠外地打工掙錢,閒置的農田無人打理,達州的農產品的產量逐年減少,農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在逐漸減弱。

  (三)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直接影響文化的生成和發展。達州市屬於多山川、多河流的地區,受客觀自然條件的影響,產生了很多與之相關的文化資源,如真佛山、八臺山、賨人谷等具有山區特色的景點,巴山抬工號子、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渠江號子等具有濃郁水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然而受現代文明快速發展的影響,達州市的文化資源也面臨著被破壞、解體甚至是消亡的局面。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進行侵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降低,保護意識下降。達州市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這些“非遺”除了在遺產所在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周邊區縣的很多民眾都表示很陌生。

  (四)文化環境

  文化是人們歷史實踐的積澱,由於實踐的多樣性,在實踐中積澱的文化是多樣的。文化環境以一種活態方式呈現,往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特殊的功能。由於地處高山之中,達州產生了很多與山水有關的文化,如巴山抬工號子、巴山背二哥;作為紅色革命老區,達州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古巴國的起源地,巴人文化和賨人文化成為了達州最具特色的文化母體。文化的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就是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形成了多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文化在歷史的積澱和現代文明的融合中,逐漸形成極具價值的文化資源,從而形成豐富的文化環境。文化環境一旦產生就具有穩定的特性,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文化的生態平衡需要文化的多樣性去維持。

  (五)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指人類生活的社會內部結構以及與其他群體產生的外部環境關係的總和。達州市總人口接近七百萬,然而常住人口五百萬左右,每年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輸入勞動力近兩百萬,大量的人口流動形成了農村地區很多“空心地帶”,即年輕力壯的人們被大城市吸引,城市豐富的資源和工作機會讓他們脫離了鄉村故土,城市逐漸成為了他們的第二故鄉,他們的下一代也在城市讀書生活,並漸漸接受和適應城市的文化。這樣一來,鄉土民間文化無法讓他們產生一種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鄉土文化便沒有人去傳承,久而久之,老弱病殘群體形成了一個農村社群主要的文化接受和傳承力量。社會環境的改變對文化的傳承尤其是民間文化的傳承影響非常大,因為民間文化體系內部,不是處於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於活躍的互動之中,文化類別之間是互相補充、互相作用的。如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原本是一種隨著勞動而產生的民間音樂藝術形式,在勞動力比較低下的古代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機械代替勞動力的今天,它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它雖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儲存下來,但是其自娛自樂的審美教育功能逐漸消失,這樣的保護只能是儲存了其“形”,而忽略了其“意”。因為承載這類文化的生活土壤在變化,世代相傳的傳承人面臨消失。

  二、達州市文化資源保護的策略

  地方文化資源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一個地方的風貌、特色和發展水平。文化生態是文化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的生存狀態,良好的文化生態,是文化與自然、社會能夠和諧共生、協調發展的文化生存狀態。因此,在文化生態學的方法論指導下,開展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樹立保護意識

  保護是文化資源積累、整合與開發的前提和基礎,離開了保護意識,再優秀的文化資源都會化作泡影。文化生態學告訴我們,自然環境與文化資源的存亡息息相關。這一點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有很深刻的認識。如雲南省麗江古城非常有名的三眼井,第一眼為泉水源頭,主要為飲用水,水從第一眼溢位後流入第二眼,第二眼水主要為洗菜、洗涮炊具之用;水從第二眼溢位後流入第三眼,第三眼為漂洗衣物專用,最後水從第三眼排入排水溝中。麗江市的水資源十分豐富,然而納西人民直到今天仍然保持著這一傳統習俗,依然懷著一種對自然的崇拜,最終形成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生理念。當保護意識植根於民眾腦海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類似於“儀式”的價值觀,從而約束人們的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保護起了積極作用。此外,認識到保護文化賴以生存的各類環境就是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文化資源地的民眾就會自覺地擔當起保護和傳承的責任,保護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內驅力。文化資源的生態保護需要轉變保護觀念,要從傳統的博物館式的保護方式轉變到文化資源地居民積極參與的保護方式。當這些文化事相真正迴歸民眾,在他們生產生活中紮下根來,就成為穩定的文化生態,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也就可以順利展開。此外,社群參與不僅可以讓當地人參與到相關的經營活動中去,同時也可以為當地人提供就業創業的機會。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後,其對文化資源的重視程度和保護意識也會相應提高。

  (二)展開普查工作

  對文化資源展開普查是一項十分具體、繁瑣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具備科學的方法和較強的責任心。這項工作應該由達州市政府、文化部門相關責任人牽頭,成立專項人才隊伍並制定普查規劃。工作人員需要對達州市的文化資源的種類、數量、分佈情況、生存環境等進行調查研究,全面普查有價值的文化資源,確定瀕臨滅亡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並且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登記和檔案儲存。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需要展開資料統計工作,有了確切的資料後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地保護和利用文化資源。此外,在真實記錄達州市文化資源的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館等靜態方式展示、儲存。根據不同的文化資源類別建立不同的普查機制,對一些面臨失傳的民間技藝建立傳承人保護機制,普查達州市各區縣地區的民間藝人數量、傳承譜系,對其目前的基本狀況和傳承技能建立詳細檔案資料。在普查的基礎上,建設他們的文化生態空間,保護其創作的土壤。

  (三)保護文化生態環境

  文化生態環境是一種複雜的環境,它不僅包括一種文化資源自身的成長環境,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周邊環境,如人類的主體需要、民族傳統、風俗習慣、地域、文化政策、經濟水平以及科技教育程度等等方面構成的社會環境。我們不僅要處理好文化資源與這些環境之間的關係,還需要處理好文化環境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保護文化資源不僅是保護其本體,還要保護與之相護依存共生的文化生態。如大竹清河古鎮是愛國將領範紹增(民間俗稱“傻兒師長”)的故鄉,在清河鎮上有一條獨具特色特色的“將軍街”,街上的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是由範紹增和他的父親出資興建的,到現在仍然儲存完整。1990年9月、2001年5月、2002年12月被縣、市、省批准為文物保護單位和古建築保護群體。然而,清河古鎮“重申報、輕保護”,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宣傳和推廣,每年到此的遊客非常少。筆者到清河古鎮調研後發現,“將軍街”作為一種文化資源的載體存在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是作為一種生態系統的因子存在具有不完整性,因此在制定文化生態保護策略時應重視遺產與文化的的雙重價值,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改善古鎮的基礎設施和環境狀況。達州市還有很多像清河古鎮一樣的文化資源,如鳳凰山、蓮花湖等,由於缺乏文化生態學對環境的思考,相關部門沒有對其進行統一規劃,找準其市場定位,這些文化資源在保護和開發方面與同類城市相比都落後很多。因此,我們可以借鑑麗江古鎮的保護開發模式,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氛圍,讓遊客主動為旅遊地貼標籤。

  (四)用系統論的理論指導文化資源的開發

  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首先提出了“生態系統”(Ecosystem)這個概念,他認為,我們所謂的生態系統,包括整個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環境物理化學因素(氣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個天然系統的整體。生態系統是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的,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系統和文化生態系統,它們是相互獨立又息息相關的系統組合,自然生態是社會生態和文化生態的基礎。從文化生態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是一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社會其他環境緊密聯絡的一個有機統一體。文化資源的開發離不開這個有機統一體,因此更應該採用系統論的方法進行指導。用系統論的理論指導文化資源的開發,實則是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路線,把資源和環境看成互相影響的協調關係。地方文化資源擁有一個完整的迴圈生態系統,文化多樣性是維持這個系統平衡的重要依據。如達州市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遺資源的保護可以依據2005年我國頒佈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的建議,“研究探索對傳統文化生態保持較完整並具有特殊價值的村落或特定區域,進行動態整體性保護的方式。在傳統文化特色鮮明、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社群、鄉村,開展建立民間傳統文化之鄉的活動。”此外,針對達州市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文化景觀資源,我們需要保持其獨特的文化迴圈規律,在做好其保護工作的同時,充分挖掘優勢文化資源,將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以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資源的更新,促進文化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