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碼頭文化視角的濱水古鎮旅遊規劃的機制建設論文

基於碼頭文化視角的濱水古鎮旅遊規劃的機制建設論文

  摘 要: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古鎮旅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古鎮旅遊開發所帶來的歷史傳統保護與文化傳承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由此引發古鎮的旅遊規劃如何達到科學、和諧、健康的發展,是旅遊專案設定思考探索的重要課題。 濱水古鎮雖然存在地域 。

  關鍵詞:發表經濟哲學論文,經濟與管理論文發表,經濟方面論文投稿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古鎮旅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古鎮旅遊開發所帶來的歷史傳統保護與文化傳承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由此引發古鎮的旅遊規劃如何達到科學、和諧、健康的發展,是旅遊專案設定思考探索的重要課題。

  濱水古鎮雖然存在地域性差異,但大多都依江、河、湖、海等地理特徵衍生出碼頭及獨特的碼頭文化。濯水古鎮是承載渝東南歷史發展脈絡的物質與精神文化載體,其所形成的商業街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商貿中心的轉移,商業地位逐漸下降。但長久積澱下來的傳統老字號、文物建築和歷史街區具有的特殊旅遊開發價值,碼頭文化是集商貿中心、宗教信仰、商業街區、民居民宅等多形式並存的豐富空間形態,這種獨特的資源價值,對旅遊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從碼頭文化的視角科學合理規劃古鎮的旅遊資源,發掘其潛在的價值,是傳統古鎮適應現代旅遊發展的重要途徑。

  1濯水古鎮的發展軌跡

  濯水古鎮地處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畔,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早先的原住居民,大多以捕魚和種植為生,到了明代洪武年間,朝廷下令“湖廣填四川”,來這裡定居的外省移民隨之增多,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得集鎮市場漸興。古鎮興盛於清乾隆年間,開始名為“白鶴壩”,民國24年改稱為“濯河壩”,1956年更名為“濯水”。因濯水古鎮位於湖北、湖南、貴州、重慶等交界,而古鎮中的阿蓬江是渝東南山區天然航道,自清代後期,渝東南山區的主要驛道、商道、鹽道皆途經此處。在古鎮阿蓬江沿江一線有各種大小的碼頭,而濯水古鎮便是阿蓬江上游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南來北往的船隻到達濯水可以轉陸路到湖北來鳳、咸豐等地,也可以繼續運轉至酉陽、秀山進而到達湖南湘西及貴州沿河等地,濯水作為水路交通樞紐連線起了重慶、湖南、湖北、貴州的商貿線路。碼頭繁忙之時,每日數十船隻沿岸停靠,來自重慶、萬縣的洋紗,運往施南、常德的桐油在此或卸船或啟運。到民國時期,這裡已是一個舟船相銜、商賈如雲、店肆林立的商貿重集,與龍潭、龔灘並稱“酉陽三大鎮”。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公路、鐵路的快捷便利,古鎮的商貿活動逐漸萎縮,昔日的熱鬧景象也隨之湮沒。

  2濯水古鎮的碼頭文化內涵

  濯水古鎮是船泊停靠轉運人貨的水陸連線點。而由此引申的碼頭文化不僅是具體的形式,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從具體形式看,碼頭是農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重要交通樞紐,而更為抽象的概念是碼頭促進了當地交往、流通、交換、資訊、貿易、聚居和競爭。由於碼頭的興起和繁榮,濯水古鎮才有了昔日的繁榮。正是碼頭這一樞紐和支點,成為渝東南地區飲食、宗教、文學、藝術和建築等等文化交流活躍場所。濯水古鎮的碼頭文化傳承的是一種歷史的軌跡,我們在旅遊規劃中需要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抽象和具象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展現濯水古鎮不同時期歷史風采。

  3濯水古鎮旅遊規劃中的'問題

  3.1碼頭文化的設計不足

  濯水古鎮是黔江區近年旅遊發展的重點,濯水古鎮按照老街的原貌和歷史文化淵源進行整體規劃,採取舊址修繕、新建仿舊的原則進行修復、重建。從環境設計上雖然體現了土家族、苗族等傳統親水設計風格,但還是缺乏濯水古鎮的自身特色,尤其在碼頭文化設計的挖掘上,沒有體現出昔日碼頭文化的再現。長江流域的古鎮碼頭,並不是濯水獨家擁有,上游有長江沿江的古鎮,下游有龔灘古鎮、洪安古鎮等,都有相同型別的景觀,如何塑造濯水古鎮獨特性和異質性,使其成為濯水古鎮旅遊亮點,關鍵就在碼頭文化設計上。濯水古鎮之所以成為明清的名鎮,碼頭是古鎮成名的重要因素,碼頭文化的設計恰能還原不同歷史時期的碼頭場景,讓旅遊者感受碼頭文化的歷史變遷。目前雖然濯水古鎮每條步行街道全由青石板鋪就,街道旁可看到土家族人推磨、碾米、休閒的雕塑,還是不足以從體驗的角度感受不同時期碼頭生活。因此,針對濯水古鎮的旅遊規劃設計,要充分增加碼頭元素設計,突顯碼頭獨特韻味,使人們透過視覺感官領略渝東南濱水碼頭的真實生活形態。

  3.2碼頭文化內涵的缺失

  碼頭文化內涵是古鎮碼頭的人民的飲食、祭祀、競技、農事生產等活動體現出來的無形的文化資源,它是透過建築、戲曲、歌謠、語言、詩歌、號子等載體傳承和延續下來的,它從不同角度記載著古鎮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等。目前,濯水古鎮大部分街巷已被仿製古建築所取代,這些建築雖然還原了部分碼頭歷史的情景,但忽視了碼頭上人民生活中產生的各種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已經被看做在旅遊資源開發中決定旅遊產品的品位、級別及其生命力的首要因素。古鎮的旅遊資源不僅要打造物質形式的自然景觀,還應加入更鮮明的人文資源帶給旅遊者更多的文化共鳴和文化參與,使旅遊者在體驗中獲得更多的享受、樂趣、知識和情感。濯水古鎮人文資源數量多、特色鮮明、文化品位高,有當地著名的後河戲、地方方言、民俗故事等文化資源夾雜在古鎮生活中等待挖掘、整理和傳播。

  3.3碼頭文化缺乏產業支撐

  濯水古鎮有著獨特的文化和繁榮的歷史,但隨著商業萎縮,人口增長,環境汙染,建築老化,古鎮逐漸失去活力,成為現在的“衰敗地區”,文脈切斷,傳統失落。濯水古鎮處於少數民族聚集地有獨特的地方性和唯一性,而使古鎮的碼頭文化獨具特色。這些特色對古鎮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品牌、開發旅遊文化產業市場的提供有力支援。目前,濯水古鎮的商貿經濟衰退,旅遊文化市場不活躍,缺乏特色旅遊文化消費,更缺乏旅遊文化產業創新,並且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播途徑也遭遇瓶頸。而濯水古鎮可以將碼頭文化融入到各類商業模式中,透過對碼頭文化的設計、加工、包裝、形成特色旅遊產業。如結合碼頭特色開發垂釣、咂酒、西蘭卡普製作等旅遊市場需求的產品。利用產業支撐古鎮不僅能展示碼頭文化旅遊資源,又能樹立濯水古鎮旅遊鮮明的特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