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景觀綠化對校園文化的應用論文

校園景觀綠化對校園文化的應用論文

  摘要:以瀋陽藥科大學為調查物件,分析沈藥具體綠化表現形式,以此探究校園綠化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意義。

  關鍵詞:校園綠化;校園文化;瀋陽藥科大學

  才大偉(2012)[1]校園文化是學校特有的物質環境和文化精神的綜合體,物質層面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精神層面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係等。校園綠化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種,是校園文化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校園綠化文化是透過校園綠化植物來傳遞校園文化,彰顯校園特色,透過前期科學合理地規劃和設計,配合後期精心的養護和管理,發揮其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體現其與生態價值、經濟價值、人文價值、學術價值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深遠意義。現以瀋陽藥科大學校園綠化為例,調查分析蘊藏於校園景觀綠化的校園文化。

  1專案概況

  瀋陽藥科大學(以下簡稱沈藥)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藥科大學。學校堅持“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立足遼寧、面向全國,是藥學教育領域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2校園綠化調查

  沈藥樹木種類為22科,38屬,57種。根據筆者調查,瀋陽農業大學(不計植物園)樹木種類約為30科47屬,74種,是瀋陽樹種最為豐富的高校。二者比較相缺少的科目包括虎耳草科、錦葵科、懸鈴木科、漆樹科大戟科、胡桃科、檉柳科、杜鵑花科。全校共計1377株樹(不計藤本和剪籬數量),紅皮雲杉225株數量最多,佔16.34%;喬木比例排在前位的是銀杏11.62%、油松10.75%、檜柏9.3%;灌木比例排在前3位的是紅刺玫4.65%、榆葉梅4.43%、紫丁香3.05%,這些樹種成為沈藥的優勢樹種。沈藥常綠樹種數量568株,落葉樹種數量809株比例為1︰1.42,常綠樹種佔所有樹木的41.24%,數量過多。沈藥常綠樹種包括油松、紅松、東北紅豆杉、雲杉等,沈藥落葉樹種包括垂柳、楊樹、刺槐、黃檗、糖槭、梓樹、銀杏、榆樹、京桃、黃刺梅、紅刺玫、白丁香、紫丁香等。對趙琳(2013)研究的所有點位結果進行求平均值,將平均數作為比例數比較,東北大學常綠樹與落葉樹比例為1︰2,瀋陽農業大學常綠樹與落葉樹比例為1︰3.49[2],沈藥比例過高,應增加落葉樹種的數量,以此豐富季相的變化。沈藥喬木數量1052株,灌木數量325株,喬木灌木比率為3.24︰1,喬木佔所有樹種的76.4%,喬木灌木比例比較理想的數值是1︰3,沈藥明顯喬木過多,花灌木較少,缺少灌木層次,應增加花灌木的數量。喬木胸徑最大為95cm的刺槐,喬木冠幅最大為17.6m的刺槐,灌木冠幅最大為6m的榆葉梅。藤本植物和剪籬植物未計入全校樹木數量。沈藥觀花樹種數量為109株,觀果樹種為40株,比例為2.73︰1,東北大學為2.42︰1,瀋陽農業大學為10.53︰1,沈藥比例比較接近東北大學,但距離瀋陽農業大學的比例還有一定的差距。將觀花樹種以5月中旬作為分界,沈藥春季觀花樹種包括秋子梨、山楂、山杏、京桃、白玉蘭、李子、櫻桃、珍珠繡線菊、白丁香、紫丁香、榆葉梅、金鐘連翹、小葉丁香、東北連翹、接骨木、毛櫻桃、麥李;沈藥夏季觀花樹種包括刺槐、文冠果、國槐、黃刺梅、紅刺玫、金銀忍冬、長白忍冬、水蠟、紅瑞木、四季錦帶、紅王子錦帶。沈藥觀果樹種包括秋子梨、山楂、文冠果、山皂角、銀杏、山杏、李子、櫻桃、接骨木、水蠟、紅瑞木、毛櫻桃、膠東衛矛。綠化造景方式以規則式為主,自然式為輔,規則式栽植包括行列式栽植,自然式栽植包括群落式栽植、片植和叢植;以帶狀綠地為主,團塊綠地為輔。①行列式栽植:喬木同種類的行列式栽植包括銀杏(主樓)、杜仲(老科研樓)、京桃(圖書館)、垂柳(籃球場)、檜柏(8號樓)。灌木:紅刺玫(3號樓)、四季錦帶(圖書館)。喬木不同種類的行列式栽植包括銀杏+檜柏(AB座)。灌木:大葉垂榆+雲杉(2號路)、榆葉梅+雲杉(5號樓)。由行列式行道樹栽植形成的特色路段是銀杏路、杜仲路、京桃路。②片植:東西雕塑園油松林。③叢植:紅瑞木(8號樓)。④野花組合。⑤同色花帶京桃路(菊芋+黑心菊),帶狀不同色花帶圖書館(鳶尾+宿根天人菊+大花金雞菊)。⑥花壇:無涯花壇。⑦群落形式進行調查並分析群落樹種重要值(檢視資料分析結果)。

  3校園綠化文化體現

  整體規劃突出校園文化和校園特色,力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植物選擇要以鄉土植物為主,鄉土植物具有來源廣、抗性強、地方性、養護管理量低等特性。藥科大學規劃設計時應突出植物的藥用價值,在植物選擇上有側重,以藥用植物為特色,凸顯藥用植物的綠化意義和藥用價值,不但能夠開發利用植物的藥用價值,還能在校園綠化中起觀賞作用,例如玉竹,園林應用較少,但沈藥將其作為同紫萼玉簪相似的耐陰地被進行栽植,長勢也較好。

  4校園綠化文化與生態價值互相滲透

  校園綠化的'生態價值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蒸騰作用,增加校園空氣溼度和隔絕遮蔽削弱噪音,而是利用不同的特性的樹木種類發揮不同的生態功能。沈藥涉及的化學實驗種類廣、數量多,即使做到嚴格的排放處理,也會向空氣中釋放有毒有害氣體,校園綠化植物就會在此時發揮其重要的生態意義。銀杏、京桃能吸收二氧化硫,臭椿吸收氯氣,紫薇吸收氫氟酸,月季吸收二氧化氮等。校園綠化植物能夠包裹空氣顆粒物和懸浮在空中的有害病菌微生物,以達到滯塵消毒的作用,95%油松覆蓋林下空氣含菌量是路旁草坪含菌量的1/4.4~1/6.7[3],有效抑制細菌的擴散。樹林和水系能夠產生令人愉悅的負氧離子,空氣潔淨、生活愜意也是一種由校園綠化推衍的校園文化,這都是存在於校園綠化文化中無形的生態價值,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在課餘之後精神上的一絲放鬆和愜意。探討寓教於樂,教學與實際相結合,針對重要樹種和普遍樹種訂製一些樹木標牌,註明中文名、拉丁名、科屬、藥用價值及觀賞價值等,既發掘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又能突出沈藥藥用植物的特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化沈藥辦學內涵和宗旨,不但對藥用植物進行日常積累,起到寓教於日常的科普作用,而且可以利用校園綠化文化烘托校園學術文化。

  參考文獻:

  [1]才大偉,王亞林,張寶森,等.校園文化在大學校園綠化中的傳承與表達[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8):92-94.

  [2]趙琳.瀋陽高校植物景觀調查與評價[D].瀋陽:瀋陽農業大學,2013.

  [3]卓立環,陳龍清.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