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藝文博園規劃設計中藏文化的保護傳承論文
藏藝文博園規劃設計中藏文化的保護傳承論文
引言
西藏,作為我國民族文化傳統形態得以儲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資源富足而厚重。藏文化蘊含著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想象力,其傳統的文化形態獨一無二,是人類文明園地中一束瑰麗的奇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藏文化形成了面向世界的開放態勢,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尤其在西藏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藏文化作為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本”,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西藏旅遊產業的發展一改原有宗教寺廟遺產觀光的單一產品形態,向更為豐富的以博物館、文化產業園為載體的文化產業化和體驗化邁進。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吞米嶺·藏藝文博園,將承擔起引領拉薩文化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使命,其規劃定位為“以集中展示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為核心理念”的大型文化旅遊產業綜合體。
本文以吞米嶺·藏藝文博園 ( 以下簡稱“藏藝文博園”) 概念設計①為例,探討如何在規劃設計中展示、保護、傳承與發展藏文化,以及如何將藏文化元素轉化為設計語言在藏藝文博園中進行表達,以期為類似專案提供借鑑。
1 對藏文化的淺釋
西藏地處高原,其文化在傳承過程中保持了良好的獨立性及民族性,呈現出一種相對純粹的表現形式,成為世界多元文化資源中的瑰寶。西藏的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有世界文化遺產吐蕃建築,歷史悠久的藏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宗教典籍,美輪美奐的壁畫、唐卡和金銅造像,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日、民間歌舞,以及大量至今仍在人們口頭流傳的史詩、歌謠和諺語等。這些文化是西藏人民的財富,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追溯藏文化的本源,可歸結為宗教力量的滲透與感召,這樣的概括可能不夠全面,但大體準確。宗教信仰已經滲入到西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對構建聚落格局、營造建築形式和組織建築空間等建設實踐活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2 對藏文化的表達-吞米嶺·藏藝文博園概念設計
2.1 專案概述
藏藝文博園場址緊鄰原 138 國道,距達孜縣城約 5 km,距拉薩市中心約25 km.由園區到市區及縣城的車程均在 30 分鐘之內,屬於城鎮居民城郊出遊較為適宜的範圍。園區處於拉薩河谷地帶,場地平整,背山面河,南面接桑珠林村,後部為緩坡和山體,有水渠流過,周邊已經開發了多家“林卡”度假村。
從旅遊區位條件看,園區正處於“拉薩-林芝”的旅遊熱點線路上,是拉薩三大旅遊廊道之一的“茶馬古道”東廊道和拉薩河生態旅遊景觀帶上的重要節點。
園區主題的釋義為“紀念性的藏地藝術全景圖卷”,即透過主題場景全景展示西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源自先賢的生活智慧,為世人開啟一扇深入體驗藏地藝術的大門。
2.2 規劃內容
規劃以藏文化全景展示和深度體驗為主題,打造文化旅遊專案,著力於搭建一個藏文化企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創業平臺,不僅可以為拉薩本土居民與外來遊客提供優質的文化休閒體驗空間,還可以保護與傳承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於該定位,規劃從宏觀的場地佈局、中觀的空間形制、微觀的建築風貌肌理到最終專案的設定均彰顯與表述了藏文化的意蘊,並透過將藏文化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相融合的設計語言實現了文化內涵的外顯轉化,讓人們能夠深刻感受與體驗藏文化。藏文化反映了藏族地區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且往往隱含在一種內在的秩序和規制中,而這種秩序與規制通常又物化表現在藏族地區傳統的聚落佈局、寺廟建設、建築形制與居住模式中,或是透過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場景來展示。藏藝文博園整體空間與業態的塑造,嘗試從物化的藏族地區聚落、寺院和民居建築等形態以及場景化的藏族居民生活模式中借鑑經驗與尋求方法。
基於對藏文化的解讀,規劃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探索:①宏觀層面的場地整體佈局,強調生態文化的適應性-借鑑與整合藏文化的自然生態文化觀和“林卡”理念;②中觀層面的空間形制建構,關注精神核心的解釋-挖掘與融匯藏文化的核心,即藏傳佛教“壇城”的內涵;③微觀層面的建築風貌、肌理塑造,強調民族特色的體現-傳承與再現藏族地區傳統建築的風貌和肌理;④文字內容的業態編排,關注非物質文化層面的演繹-再現與展示具有原真性的藏文化。
2.2.1 基於藏族地區自然生態文化觀與“林卡”理念的場地佈局
特殊的高原環境造就了藏文化中特有的自然生態文化觀。藏族居民信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並對自然充滿敬畏,這無論是在藏傳宗教儀軌,還是在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所體現。例如,傳統的藏族地區聚落、寺院通常是遵從自然環境、順應山勢的,整個聚落形態與環境和諧共生、渾然天成。正是基於對高原環境的崇敬,藏族居民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林卡”文化。“林”在藏語中是綠洲的意思;“卡”指用土石圍成牆,有專門保護之意;“林卡”指人們刻意栽種、培植和保護的林苑,與漢語中“園林”一詞的含義相近。
基於藏文化中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思想,規劃以現狀獨特的高原地形特徵和用地情況為依據,根據不同的坡度、高程等要素,將園區分為東南緩坡區、東側山體區、中部平地區及北側國道區四個不同類別的板塊。園區東南部有大面積的山谷緩坡和原生態村落,現有水系從中穿越而過,鄉野環境特色突出,宜佈設低密度的生態度假設施,並結合原生態村落的傳統民俗文化展示,營建生態農莊度假區、民俗文化體驗區或“林卡”式度假區。園區東側山體險峻、高聳,可藉此進行生態景觀組織。該區域適宜進行低密度開發,擬打造莊園式藝術家聚落及企業家會所區。園區中部為大面積的平坦區域,是整個園區的核心區域,適宜佈設較大體量的紀念性建築或主體建築。園區北側是面向遊客的前臺空間,宜結合停車場的佈置,設計景觀展示帶和入口廣場印象區。規劃融合各板塊的開發特徵進行功能佈局 ( 圖 2),借鑑和融合藏族地區傳統的“林卡”理念,充分考慮園區與山體、水渠和村落相銜接的特徵,透過植物綠化、景觀小品設計、水系恢復和水景塑造等方式,形成一個舒適宜人的“林卡”環境空間。
2.2.2 基於藏傳佛教“壇城”模式的空間形制
藏傳佛教中最完善和系統的宇宙圖式是“曼荼羅”.“曼荼羅”梵語為“Mandafa”,藏語稱為“尖郭”,漢語譯為“壇城”,具有“輪圓具足”之意。
“壇城”由外到內以圓形和正方形的'幾何形式層層相套構成,是佛教徒心中有正法所在的理想國度。在空間意義上,“壇城”強調錶現中心與邊界,著重於“凝聚”和“遮蔽”.其以中心為主導向外輻射,以邊界為約束向心凝聚,由此構成“內聚外屏”的神聖場所。“壇城”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符號,在藏族地區傳統聚落或寺院的總體佈局形制中極為常見。例如,藏族地區的寺院大都採用“回”字形的平面佈局形式與“轉經廊道”的設計,在寺院的殿堂建築內也多采用“回”字形的平面佈局形式。
規劃借鑑這種空間模式,在相對完整的街區內建立標誌性建築,以建築統領街區的方式實現“壇城”由中心至外圍的佈局形制,透過環路的組織構建“壇城”模式的區域空間體系 ( 圖 3,圖 4)。
核心圈層是藏文化精粹的展示區域,規劃在此建設唐卡博物館,將其打造為園區的核心文化遊賞專案。唐卡博物館應結合中心廣場進行設計,在規模形制上突出中心性和標誌性。規劃圍繞唐卡博物館,建設吞米劇院與紀念館、西藏主題博物館群等建築組群,以及藏式手工作坊商業街區和藏佛學研究中心等,集中展示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突出藏文化的博覽主題,並承擔藏文化修學的重要功能。規劃依據功能配置,從核心向外圍圈層推進,佈設密度相對較低的建築組群,如藏地主題度假區、林卡公社、民俗文化體驗區及藏藝產業孵化區等,分別承擔購物休閒、生態度假、民俗體驗和文化創意等功能。由核心向外圍圈層推進的空間過程,是由藏文化精神核心向世俗文化遞進的演繹過程,也是遊人對藏文化的體驗由藝術博覽到民俗生活的感知過程。在園區的空間佈局上,規劃以景觀空間串聯建築、街區和村落等,形成多層次空間的互動與融合。
規劃設定環路,作為“轉經廊道”的衍生,透過街巷系統連線內環路與外環路。園區路網結構清晰,交通可達性較好,規劃將各功能單元向中心集聚,整合為有機統一的整體,以實現人車分流和高峰時段人流的疏散 ( 圖 5)。以路網系統串聯的廣場空間是各功能單元交流的介面;核心區外環路作為邊界,有著“圓滿輪迴”的宗教寓意。外環路透過“轉經廊道”串聯具有佛教寓意的景觀節點,如龍潭、須彌山和靜修林等,同時規劃還設定刻經牆,將外環路打造成景觀之路。
2.2.3 基於藏族特色的建築風貌與肌理
藏式傳統建築在空間佈局、選址、體量、高度、色彩和裝飾等方面有著約定俗成的做法,並遵循著“三界”空間的構成層次。一般來說,宮殿、莊園和寺院的建築體量較大,尤其是寺院建築的高度最高,其建築色彩多采用紅色、黃色(因教派與地區的不同而稍有差異);民居的建築體量則相對矮小,建築色彩以白色、黑色為主。在屋頂裝飾上,高級別的建築可使用金頂、寶瓶和經幢裝飾等;民居則多采用簡單的五色經幡裝飾等。在藏文化中對色彩的運用也相當考究,如紅色代表“勇敢”和“政權”;黃色代表“繁榮”;白色代表“和平”:黑色代表“嚴肅”和“嚴厲”;金色喻意著“陽光”和“佛光”,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此外,藏式建築多以內向型院落構成基本的單元,這是對藏文化中“內聚外屏”空間觀念的物化表現。通常情況下,在越靠近城鎮或中心的地區,以“內院式”佈局形式為主,即由建築圍合出院落;而在城鎮邊緣或遠離中心的地區,則以“外院式”佈局形式為主,即由院牆圍合出院落。
風貌設計與肌理組織是主題性文化旅遊園區重點考慮的方面,因此規劃極力營造與突顯濃烈的藏文化特色。園區主題性與紀念性建築等借鑑宮殿、寺院或莊園建築的建設模式,如唐卡博物館、吞米紀念館等採用吐蕃時期典型的宮殿建築風格並稍作演繹 ( 圖 6);生態農莊、藝術家聚落等則借鑑傳統民居的設計手法,在保留傳統藏族地區民居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大膽運用藏式元素,突出其建築特色。在建築實體控制性要素方面,建築的等級越高,其形式與裝飾越複雜、色彩越豔麗。在需要滿足旅遊體驗、影視拍攝等特殊需求的區域,如傳統商業街區、影視基地等,新建建築可按照傳統建築形式進行復制;一般建築如林卡公社、創意會所等,則可適當以現代建築設計手法對傳統形式加以提煉與演繹。
在園區建築空間組織上,規劃沿用了藏族地區傳統院落的佈局形式,核心區平坦區域的主體建築群,如博物館組群等採用“內院式”建築組群的佈局形式;核心區外圍圈層區域,如林卡公社、創意會所和藝術家聚落等則採用“外院式”建築組群的佈局形式。此外,在藏藝文博園南側坡谷地段的生態農莊、藝術家聚落等設計中,還充分借鑑與運用了藏族地區點群式的山地建築群體佈局模式,注重與整體環境的協調與融合。
2.2.4 基於原真性藏文化展示的業態編排
業態專案的編排對於文化性旅遊園區的藏文化展示具有重要意義。近期,藏藝文博園擬依託主題博物館群、傳統作坊聚落和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設,營造藏族居民傳統生活場景,原真性地展示藏族居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遠期,藏藝文博園擬透過產業平臺的搭建,推動西藏傳統手工藝的發展與創新,並以現代創意文化產業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規劃在藏藝文博園中設定了文化展示、旅遊服務和文化創意三大類業態專案,每大類又可細分為多個專案(表1)。
各個業態專案的活動屬性不同,如博物館、紀念館等代表“追憶活動”,商貿中心、商業街等代表“消費休閒活動”,影視基地、藝術家聚落等則代表“創造性活動”.園區業態專案的佈局結合了藏文化體驗中由“鬧”到“靜”、由“世俗”到“神聖”層層遞進的主題思想,形成了由核心區輻射與帶動外圍文化產業發展的態勢。
3 藏文化語境中的文博園規劃啟示
本次規劃透過使用藏文化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相融合的設計語言,表達了文博園的地域特徵和文化內涵。可以說,正是因為與藏文化的較好融合,才使得文博園更具生命力,而文博園則為藏文化的展示、保護、傳承與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載體與平臺。透過對本次規劃案例的探索,可以為其他文博園專案提供諸多啟示,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3.1地域文化為文博園的規劃設計提供源泉與保證
地域文化作為文博園呈現個性與特色的重要源泉,是文博園的核心與靈魂。
文博園作為表現地域文化的最佳載體,應將當地居民長期以來形成的風土人情、意識形態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在提升文化品質與內涵的同時,塑造出不同於其他文博園的精神特質,讓遊客在其中流連忘返,並促進相關文化休閒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文博園是地域文化傳承與再現的重要載體和形式
文博園是地域文化在物質環境、空間形態和業態內容上的集中反映,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物質功能與產業發展的需求,還可以體現地域文化中觀念意識、倫理道德、審美情趣與行為方式等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讓當地居民和遊客對地域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本次規劃從場地佈局、空間形制、建築風貌和專案設定等方面彰顯與表述了藏文化的內涵,並在業態專案的編排中,應對文化消費新變化和審美需求,打造以藏文化為主題的特色休閒等旅遊產品,從而滿足各類人群的旅遊消費需求。
3.3 地域文化在文博園規劃設計中的傳承方式
在當前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文博園的規劃設計已在全國各地興起,但大部分文博園的規劃設計並未擺脫景觀趨同、業態類似等問題。若能挖掘出本土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並加以利用,文博園必將呈現出獨特的效果,而如何挖掘並展示地域文化,繼而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則是文博園規劃設計的重點與難點。
3.3.1 深入解讀地域文化
深入解讀地域文化是傳承優秀文化的基礎,也是將地域文化納入文博園規劃設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博園的地域性反映了地方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環境的特徵。一個能展示地域文化的文博園應從環境、象徵意義等諸多方面進行表達,彰顯出獨特的文化內涵。這種獨特性不僅僅表現在視覺效果上,更是文化、行為和環境等因素相互交融的產物。
3.3.2 將地域文化作為設計的核心
文博園的規劃設計應將地域文化作為設計的核心,體現地方文化、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規劃設計人員在對園區環境景觀進行再設計時,應整合當地居民的審美情趣、行為習慣及思想意識。
在物質景觀層面,可從地域聚落、建築等文化實體元素中提煉設計語言,進行空間形態與形象肌理塑造;在非物質景觀層面,則可透過物件化手法將地域文化元素載入到物質實體上,並藉助博物館、紀念館和民俗街等進行集中展現。
文博園業態專案的設定應以文化性為原則,將文化元素融入遊客的旅遊與體驗活動中,組織極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遊賞線路與產業活動,形成文化主題。
3.3.3 維持地域文化的原真性
文博園應繼承與體現地域文化的原真性。在文博園的規劃設計中應注重對時間和空間的立體規劃,即考慮園區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漸進式發展以及空間功能的劃分,以保護地域文化的原真性。
例如,本次規劃在藏藝文博園中設定了不同功能區域與功能單元,根據藏文化不同內容的展現形式要求,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與體現藏文化內涵,透過藏地音像記錄、史料展示和藏族生活場景營造等方式,儘量將最真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給遊客。
4 結語
藏文化尤以藏傳佛教為代表,滲透到西藏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個包括無數形態和複雜哲學思想的文化領域,要釐清其內容與思想是非常困難的。本文以藏藝文博園概念設計為例,對藏文化語境中的文博園規劃設計進行了初探。該規劃從藏族地區傳統民族聚落、寺院與民居建築的建設模式中借鑑和提煉了空間元素與設計手法,並基於藏文化精神核心的展示進行了園區業態專案的編排,力求打造一個展示、保護、傳承與發展藏文化的平臺。值得指出的是,與西藏高原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一樣,藏文化也有其脆弱性,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導致全球文化趨同的現今,如何規避外來文化對傳統藏文化的衝擊與干擾,更好地保護與傳承藏文化將是一個迫切、複雜而艱鉅的課題。
[ 注 釋 ]
①吞米嶺·藏藝文博園概念設計的主要設計者為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院邵健教授。
[ 參考文獻 ]
[1] 何泉。藏族民居建築文化研究 [D].西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9.
[2] 汪永平。拉薩建築文化遺產 [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3]王亞欣。當代藏傳佛教文化旅遊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4] 徐宗威。西藏傳統建築導則 [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5] 袁建勳。藏密壇城文化藝術研究 [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07.
[6] 石泰安。西藏的文明 [M].耿升,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
[7] 李和平,肖瑤。文化規劃主導下的城市老工業區保護與更新[J].規劃師,2014(7):40-44.
[8]汪如鋼,俞堅,郭繼強,等。中國(銅陵)國際銅文化創意產業園規劃探析[J].規劃師,2014(7):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