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平面設計教育中詩性文化的表達的論文
關於高職平面設計教育中詩性文化的表達的論文
摘要:平面設計是一種大眾性的藝術,主要用以服務社會。在當前全球文化資訊一體化環境中,我國不僅對西方的設計理念進行了借鑑,同時大眾也逐步認可了異域的文化和設計風格。這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傳統的歷史和文化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和排斥,也就是說,在平面設計領域,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將會面臨考驗。如何將傳統的詩意融入到平面設計中,這不僅是革新平面設計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我國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中得到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平面設計;詩性文化;高職
一、前言:
在二維平面空間中構建縱深感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平面設計,其畫面一定要突破平面限制,綿延至無限並和世界本質進行連通,具有豐富的內涵的意蘊。平面設計的禁忌就是想象被固定在平面上,沒有深度和內涵,僅僅是設計元素的排列組合,雖然整體也較為精巧,甚至能夠給人以感官衝擊,但是卻很難讓人產生回味的意蘊。也就是說,這樣的平面設計僅僅是符號的堆砌,缺乏應用的靈魂和生氣。如果將詩詞融入到平面設計中,就會讓設計產生一種悠遠的意境。當然平面設計和詩詞顯然沒有等式關係,平面設計不僅要將意義和內涵展現在平面上,同時也要凸顯在二維空間中,所以對於形象的處理則需要變得更加精心。
二、詩性文化與平面設計的共性
(一)對視覺形象的應用。文學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利用形象來傳遞情感和反映社會本質。視覺形象所傳遞出來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物象的色彩、形態和遠近、高低。視覺的感官體驗相對直接,而且也有助於表現和觀察,因此在詩歌創造中常常將視覺形象應用其中。比如王維在《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就將兩種物象進行高地遠近的呈現,進而產生了極佳的視覺衝擊力。平面設計從本質上就是視覺上的設計,所展現的元素也是各類視覺形象。比如由“三生無形”團隊所創作的《半輪壺》,就將“半月罩孤峰,獨酌釀鄉愁”這個意蘊融入到作品之中,從而給觀眾傳遞出濃濃的思鄉之意。在這幅作品中,壺身相對平直,而壺蓋則以山的形狀來進行設計,壺把則以剛浮出水面的明月來進行造型,於是又能夠產生“海上生明月”的藝術效果。這些設計都十分注重細節的研究,壺身上的釉色則由景德鎮釉色研究專家精心調製而成,而把手則由民間鐵藝藝人進行製作。這幅作品不僅包含了精益求精的技術,同時也融入了深厚的生活智慧,並結合當代理念和傳統文化,從而展現出一副具有詩意的作品,也再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為本質的“道”境。
(二)對節奏感的把握。除了之外的文學體裁,大多采用日常語言來進行展現,詩歌則需要將日常語言進行詩意的轉換,進而產生顯著的節奏感。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是詩歌的重要語言特點,也是區別其他文學體裁的重要特徵。對於平面設計而言,和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存在著顯著差異,它實際上是一種藝術的綜合。設計師需要將構成視覺的元素進行創新,進而使之產生相應的情感和創意。視覺元素主要為面、點、線,而在平面設計中,除了這三個基本元素之外還有顏色和形狀等。將這些元素進行有節奏的變化,就能夠產生良好的設計效果。比如點和麵之間的構成關係,有的作品注重齊整,構建一種秩序之美。有的透過散點設計,產生一種錯綜複雜的視覺效果。有的則透過群化形式進行設計,基於統一的背景下產生一種韻律之美。視覺元素之間的排列模式,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運動的方向性,就能夠形成設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三)對形式美的追求。詩歌不僅具備美化功用,更具有傳遞思想內涵的作用。因此詩歌創作和鑑賞都極為重要。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詩歌中的意境之美,詩人極為注重採用相對獨特的詩歌形式。通常詩歌形式之美主要包括聽覺和視覺這兩個環節。對於後者而言,能夠展現出對稱和錯綜複雜之美。因為詩歌從文體方面來說,能夠很好的'展現出這種視覺的形式之美,所以能夠給觀眾帶來一定的視覺享受。從視覺角度來看,詩歌不僅包含了對稱和整齊的視覺美,同時還包括了錯落有致的形式美。整齊讓觀眾可產生秩序和和諧的體驗。而對稱則能夠讓觀眾產生穩定和均衡的體驗,錯落有致則能夠讓觀眾產生活潑和靈動的體驗。詩歌中的視覺形式主要包括詩行長短、數量和排列等,這些元素不僅能夠展現它的形式之美,同時也能夠展現它的意境之美。而平面設計同樣需要遵循和諧、韻律以及靈動的原則進行設計,從形式美來看,這兩者具有一定的類似性,當然對於平面設計而言,同樣也需要注意發揮其表意的功能。
三、平面設計教學中滲透詩性文化的意義
(一)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將詩意內涵植入至平面設計課程中,這為學生指出了創新和發展的方向。我國詩歌文化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現,追求一種“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巧若拙”的飄逸、靈動、浪漫的境界。而且這些內涵和我國傳統的文人畫也有著典型的一致性,在我國傳統美術觀中,也十分注重“傳神”、“寫意”。而且這些觀念也對西方的抽象派和現代派的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樣對於今天的政治、生活和藝術等諸多領域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並將以一定的引導,還能夠更好的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敏銳的感知力,以及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特徵,進而為提升他們的技能提供重要的基礎。而且透過對詩歌的意境進行揣摩,進行藝術鑑賞等活動,也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增強學生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中的深刻內涵,並在後續的專業技能練習中,更好從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全球化環境下,我國群眾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和生活習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無論何人都難以避免這種衝擊。在社會諸多群體中,高職學生的重要性無疑更加顯著,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會對社會發展產生極為顯著的影響。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之下,可以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渠道。尤其是我國傳統的詩歌文化則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現,這對於學生而言,可以很好的豐富和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啟用他們學習的興趣。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開展平面設計教學時,要注重設計主題的意境展現。比如可以提出一個展現要求,讓學生自由的呈現。因為學生理解和觀察角度的差異,所產生的意境必然具有多元化,有的注重感情的傳遞,有的注重細節的設計,有的注重靈動的設計等。透過這種引導,就可以有效的啟用他們的創作慾望,進而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傳統詩詞、美術的內涵,審美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這種不拘一格的表達模式,不僅可有效啟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培養創造性的平面設計思維打下堅實基礎。
(三)促進傳統文化透過平面設計教學的傳承發展。在平面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使用者需求,將相關的元素進行分析、重組和組織所得到的最終結果,而這個結果也會對現實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平面設計藝術不僅要對映現實,同時還需要豐富現實。而且這個設計創作和現實之間本身具有相互作用的關係。這就要求在設計時,需要將現實的基礎和上層建築加以統一認識,抓住核心的現實矛盾。從這點延伸出去可知,平面設計中的所謂創造實際上就是現實的一種特殊形態。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詩歌無疑是藝術的皇冠。然而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當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思維模式和古人有著顯著差異,但是從文化精髓中卻有著一脈的聯絡。所以在平面設計中可以將詩歌文化中的“意蘊”、“形式”和“神韻”等植入其中,進而實現現代平面設計的創新。使用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審美模式,可以有效的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當他們的理論和審美都能夠達到某個高度之後,在運用現代的創作原則進行設計時,就會實現傳統和現代的外媒統一,進而構建出具有中國味的現代設計。
四、深化平面設計教學中對中國詩性文化的整合和運用
(一)明確詩性文化教學內容,加強詩性文化的設計應用。為了更好的將傳統詩歌文化融入到平面設計教學中,老師需要構建完善的詩歌文化教學內容,並在教學中重點闡述詩歌文化和平面設計之間的相互關係,讓學生在鑑賞詩歌藝術時能夠更好的領悟詩歌中的藝術內涵,進而將這個內涵融入到平面設計創作中,也就是說,透過發展和運用傳統詩歌文化中的詩性來深入理解平面設計的精髓。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平面設計專業,大多開設了傳統文化方面的教學,其中詩歌是其重要的內容,其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好的瞭解歷史和詩歌文化,進而推動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領域的傳承和發展。
(二)完善課程教學模式體系,提高平面設計教學質量。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的平面設計專業雖然在教學中引入了傳統文化內容,但是學生在學習之後,很容易忘記詩性的傳統文化,這說明這方面的教學並沒有啟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就變得淺薄,在平面設計中也很難將這些詩性的文化融入其中。當前這些方面的詩性文化的教學整體較為枯燥,而且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方法單一,學生在上課時,往往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對於這種現狀,就需要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老師對這種落後的教學模式和體系進行革新,轉換角色,充分調動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作用,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另外在教學方法上要加以創新,比如採用討論時教學,多媒體教學等,進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傳統文化內涵,並將這些內涵融入到平面設計創作中。
(三)加強教學內容資料的收集,深人挖掘詩性文化的內涵。注重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注重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挖掘,在推動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方面作用顯著。在具體教學時,老師需要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多元化的講解。例如在設計主體教學過程中,課題需要結合相應圖片進行層層遞進時展開,進而將其中的詩性文化內涵進行展現和挖掘。如果涉及到詩歌文化中的意境教學,就需要透過其中的字面意思進行延伸和啟發,將這些意境充分的挖掘出來,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而讓學生在挖掘這些詩性文化過程中,也能夠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並提升他們更加深入的理解詩性內涵,進而在具體的平面設計中能夠靈活運用。另外透過引導學生主動的收集相關的影像和圖文資料,也能夠提升他們主動學習能力,這種有意識的素材收集也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設計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郝書翠.詩性思維與中國傳統文化[J].青海社會科學.2008(04)
[2]方芳.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藝術科技.2016(09)
[3]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形式談現代設計[J].咸寧學院學報.2005(02)
[4]高卉卉.平面設計的應用與未來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6(19)
作者:葛雯 單位:正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