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論文

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論文

  新課程改革對傳統教材、教法、學法都有較大改革。從教材內容調整看,尤其明顯;在數學新課標中,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內容分為四大版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實踐與綜合應用。而把訓練目標也劃分為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在學習內容標準方面,把“統計與機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看出數學課程改革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適應學生今後發展學習是十分重視的。

  其實,這是遠離學生生活實踐的,在學生生活中,早就見過,甚至用過“正”字統計法和相關統計圖表。在新教材編排中,把“統計與機率”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的一個方面。在課標總體要求方面,每一學段要求對統計過程有所體驗,每二學段明確經歷簡單資料統計過程,並且必要時可使用計算器;方法方面:第一學段掌握資料收集、整理、統計過程、方法;第二學段是進一步學習與分析。統計結果:第一學段要求回答簡單的問題;第二學段則是能作出判斷與預測;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方面:第一學段是初步感覺,第二學段是能理解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含義,且第一學段對統計圖表瞭解是初步的,第二學段則是較全面的瞭解,根據“統計與機率”的學段不同要求,教材的編排在各學段也依據課標有所側重。

  至此,初步的統計的幾種方法,學生已初步感受,並且這些統計內容出現及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聯。因此,筆者認為,採取以下教學策略一、聯絡實際,靈活教學。數學教材不是唯一的學習材料,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方面的內容,教師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個素材。因此,教學時教師不能僅侷限於教材上的內容,根據教學安排,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作一些調整,便於學生學習,以達到課標的培養目標。如在一年級中,學生對全班同學生日的統計時,不知道生日怎麼辦?可以讓學生先想辦法統計小組,再用同樣方法統計全班。這樣,不至於讓學生束手無策。又如,一年級1冊讓學生分類時,可以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在小組內動手操作,既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用好校內外資源。生活中有我們取之不竭的教學資源,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教學中,作為教師要有利用開發教學資源的'意識,充分利用學生中的資源,學校內的資源和校外的教學資源,為我教學所用,為教學服務。“統計與機率”的內容,在教科書上的編排少之又少,但生活中的應用卻很廣泛,在學生活中,如選舉班幹部用統計,對作業做得好、壞也需要統計。對學校開展活動情況、社群各方面情況等等,都需要統計。如果我們根據教材編排、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生活實際,設計一些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並學會分析、整理數所,學生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大膽放手,注重過程性。“統計與機率”內容的教學最重要的一點是避免單純的術語的學習,讓學生對統計過程有體驗和經歷。

  因此,教學中,教師大膽放手,從分析設計到活動開展,讓學生親自經歷,教師適當作指導、幫助,主要採取互動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去收集整理所需要的資料。首先,統計方式由學生確定,如果人數太多,可建議學生統計小組的,再到全班的;其次,如何統計快又不重複,讓學生在小範圍內親自嘗試,逐步找出最佳統計方法;最後,讓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合理即可。“統計與機率”的教學不是孤立的,這部分內容與其它三個版塊內容是相互聯絡的。因此,教學時教師應高屋建翎,統觀全域性,使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能達到客觀的看待社會生活中的隨機現象,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後續發展達到一致,培養學生理性思維,交流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