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加數學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網際網路加數學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摘要】數學是大學課程的必修課程,對其他專業學科的學習活動起到重要的知識支撐作用。本文從新時期下人才培養方向的角度對“網際網路+數學教育”的積極作用進行探析,並對“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關鍵要點進行研究。進而從最佳化數學教學教材、引導課前學生自學、發揮課堂教學互動、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四個層面提出了“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實踐路徑,並對具體的實施方法進行了論述。實現了從創新教學模式角度提升高職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目的。
【關鍵詞】“網際網路+”;高職數學;教學方法
2015年,李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第一次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這將加快職業教育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隨著“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的發展,使以往高職數學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不斷受到衝擊,這為高職數學在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基於網際網路特徵的新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高職數學教育是重要的基礎性教育,創新數學教育模式、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在其對應專業當中的學習能力。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也能夠有效鍛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
1.高職“網際網路+數學教育”的積極作用
1.1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網際網路+”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當中的融入不僅僅侷限於數學知識傳授層面,透過對種利用網際網路工作的教學資源融入,能夠在強化數學教學的基礎上多方面的培養學生素質。利用大資料技術對學生個人情況進行建模分析,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內在潛能和學習能力進行評估,識別不同學生之間的不同優勢能力和缺點。進而針對學生制定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教學,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個人學習效果,而且由於對學生的個人內在潛能以及其他優秀素質實現了最大化挖掘。透過“網際網路+數學教育”的貫徹與實踐,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實現了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效的踐行了高職院校的素質人才培養戰略。高職院校較之一般高校的人才培養更加側重於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對學生主體性的挖掘上。透過“網際網路+”教學模式的融入,極大的豐富了高職教學實踐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而在有效提升了高職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的問究精神、鍛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1.2利於高職數學教育的創新。傳統模式下的高職數學教學活動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弊端,由於傳統高職數學教學方式的侷限性,這些教學弊端始終難以根除。不僅限制了高職數學教學的自身發展,更嚴重影響了高職數學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透過“網際網路+”模式的融入,轉變了高職數學教學的傳統模式,進而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觀念都產生了質的轉變。“網際網路+”模式的融入,使高職數學教育在觀念與方法上、理論與實踐上、目標與措施上都實現了最佳化與創新,從而在“網際網路+數學教育”的不斷踐行過程中,既實現了對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培養,也實現了新時期下的改革和發展。
2.高職“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關鍵要點
2.1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現代教學理論以及國家“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方向指引下,高職教育領域各學科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轉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傳統教學觀念,有效激發並引導學生的認知思維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透過對學生主動性認知思維對知識內容進行探索和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網際網路+數學教學”模式的實踐當中,只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環節當中進行發揮,才能最大化的發揮網際網路教學的優勢。也只有把握學生主動性認知思維之一關鍵性因素,才能有效實現透過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整體教育目標。
2.2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創新了傳統高職數學教學的實踐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價方式。在這一完整而科學的數學教學體系下,教師的教學能力衡量標準已經由知識傳導能力轉變為學生引導能力,教師的引導作用發揮效果能夠直接決定創新數學教學體系能否有效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發揮的核心載體。只有在教師合理的引導能力發揮下,學生的自主能力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挖掘和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當中至關重要,而教師的引導能力則是這一原則的先決條件。另外在“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中教師的引導力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否進行有效互動也是“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關鍵點,在教學活動當中人為和核心力量的互動與融合程度將決定最終教學效果的實現。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必須依據與教師的引導能力才能得以發揮作用。
2.3加深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入。“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較之傳統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最大區別就是“網際網路+”模式的融入,也就是對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入。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優勢支撐創新專案,不僅在教育領域而是在社會各領域當中成為了主流創新思路。無論網際網路技術在哪一領域當中的應用,其核心要義都是最大化的發揮網際網路優勢,並全面的作用於創新系統的各個環節。早在網際網路技術初步融入社會環境時,就有教育研究者對網際網路與教育的融合進行研究,並有在小範圍內進行實踐實驗。但是以往利用網際網路進行教學的實踐經驗證明,知識在教學課堂當中對知識資源進行多媒體展示等單一化應用很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只有將網際網路技術優勢作用發揮在教學體系的每一個構成當中,才能深入的對教學實踐發揮推動與促進的積極效果。從高職數學教學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機制、教學資源配置以及學生學習觀念等方面,全部實現“網際網路化”的革新,並使之每一構成部分之間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才能真正取得高職數學教學的實效。
3.高職“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教學實踐
3.1最佳化數學教學教材。“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在高職數學教學當中的應用,首先轉變了高職數學教學理念。高職數學教材是數學教學理念的載體,也是數學教學實踐的總領綱要。所以在“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融入下,高職數學教材必須得到最佳化才能有效開展一系列後續教學活動。傳統的教材是具有“大而統”的特徵,對於數學知識內容以最系統化、最為全面化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當前高職教育更加趨向於專向化人才培養,對必須課程知識的教學應把握“專而精”的方向。所以在高職數學教材改革當中應將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與學生的專業學科更加具有對應性。將高職數學教材與網際網路中優秀教學資源相銜接,使“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在實踐應用時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理論教學內容。同時也將高職數學教材的知識實現了網路化的延伸與擴充套件,更有成效的發揮了教材的理論指導作用。
3.2引導課前學生自學。利用網際網路平臺的資訊傳播與獲取功能,構建高職數學教學及互動平臺。教師可以在平臺當中上傳教學影片供學生瀏覽和下載,同時透過平臺實現與學生的實時互動。進而給予學生提供自學的空間並最大化利用了學生的課餘時間。教師將數學知識當中一些難點與重點進行歸納,透過多媒體建模技術和影片製作技術,將數學知識內容以動態模型或者影片的形式進行編制,將相關教學影片和教學資料上傳,使學生能夠充分結合個人時間安排來對其進行學習。在學生的課前自學活動當中,學生遇到的自學問題可以透過互動平臺與教師進行及時溝通,進而有效的輔助學生完成課前自學、為課堂教學活動奠定重要的基礎。
3.3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傳統數學教學活動的評價強調學生的最終數學測試成績,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反映出學生的部分學習成果,但是無法全面的對學生知識掌握量、知識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多項綜合素質進行了解。而這些能力和素質正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重心,只有對其實現全面瞭解才能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法調整和教學策略最佳化。基於“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而構建的高職數學教學形成性評價模式,是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而進行評價。評價由教師對學生的觀察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共同構成。不僅使評價更加全面而且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機制,不僅包含學生與教師的人為性評價,更為重要的是當中要融入網際網路教學平臺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在平臺當中的過程都被平臺後端記錄,教師將其進行提取並運用資料軟體進行分析,進而能夠用科學資料來完成最終評價結果的確定。教學評價結果強調學生的形成性過程,不僅為教師提供最佳化教學策略和手段的重要參考依據,也為學生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客觀參考。使教學評價結果能夠給予學生以自學的鼓勵。
4.結語
高職“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實踐不僅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也利於高職數學教育的創新。“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的實踐效果的實現,需要秉承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以及加深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入的原則。在實踐教學的當中引導學生對教學材料進行針對性研讀、在課前對教學影片和學習資料進行自學、在課堂互動中進行實踐性鍛鍊。從而實現了“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當中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洪宇,陽永生.基於網際網路雲平臺的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
[2]趙彥平.基於“網際網路+”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重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5.
[3]唐平華.多媒體和網路技術支援下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10.
[4]徐冉冉,裴昌根,宋乃慶.網際網路+數學教育:“機遇”“挑戰”與“應對”[J].數學教育學報,2016,25(03):6-9.
[5]張田田,寧連華.對“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數學之友,2016,(05):7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