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文化中大學精神培育的論文

關於校園文化中大學精神培育的論文

  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大學精神培育存在的不足

  大學校園文化以一種外在的、潛移默化的形式對人的意識產生影響,而不是以固定刻板的方式進行強制的灌輸。所以,面對當今社會千變萬化的大環境,大學生被魚龍混雜的資訊所包圍,這些資訊不斷地對受教育主體意識進行著侵擾和干預,使得大學文化的影響效果減弱,進而造成了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精神塑造和培育促進的效果不佳問題的存在。

  (一)流行文化和大學文化建設在促進大學精神

  培育過程的作用存在一定偏差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性質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無所不在。某種程度上,流行文化以其強有力的流行性對現代大學精神產生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一方面,流行文化和校園文化有積極的一面,流行文化以開放、個性的特色不斷地作用於大學生的成長,促使大學生個性發展,造就了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傾向於功利化、向錢看等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價值取向等都產生著消極甚至是負面的影響。這一影響與大學精神對教育主體的作用是相悖的,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網路文化對大學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衝擊

  當今時代,網路由於具有虛擬性、開放性和自由性,極大地吸引著大學生的注意力,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課外活動的重要一環。網路文化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最重要一部分,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有著積極和消極的雙重影響。一方面,他對校園文化具有補充作用,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知識範圍,滿足了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於網路文化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其文化包含著各種魚龍混雜的文化資訊,不同價值觀念、不同類別的文化在網路上共生共存,良莠不齊,對大學文化的主流價值取向造成強烈的衝擊,進而對認識尚不完善的大學生造成一定的.思想衝擊,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制約優秀大學精神的形成。

  (三)時代精神和傳統文化融合不好影響大學精神的形成

  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對青年人的道德和精神教育,既有著良好的、健康的與時代精神相一致的內涵,也有著一定的糟粕需要進行揚棄。而時代精神是一種快節奏的東西,其所追求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等價值觀念,一定程度上與傳統文化有著一定抵抗和衝突,不能很好地與傳統文化交融,影響了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時代精神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要與傳統文化進行完美的結合,促進大學生素質的極大提高,需要克服傳統思想中對中庸、奉公、集體等的過分要求,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以達到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水乳交融,極大促進大學文化建設和大學精神的培育形成。

  (四)缺乏科學表現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導致大學精神培育“形神不和”

  大學文化建設要極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需要科學的表現形式,需要把死板的文化透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現實中的大學尤其是一些近年來合校升本的院校,校園文化在表現形式上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是:第一,沒有自己的建設思路和獨特表現形式,在形式上不斷地模仿知名院校,缺乏新穎感和吸引力;第二,對於文化的表現都僅僅注重單個方面,沒有認真尋找科學的表現形式,沒有最大化地體現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時代精神和學校特色;第三,某些大學文化建設為了迎合現代大學生的需求,僅僅尋求對大學生有吸引力的東西,而忽視大學文化內涵的體現。由於這幾方面問題的存在,使得大學精神培育在校園文化構建過程中存在“皮毛分離”現象,大學精神的培育僅僅是一種走形式。

  (五)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與建設目標追求存在較大差異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效果不能較好地發揮,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大學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的嚴重脫節。在物件上,往往不重視大學生個體的意識基礎和認識水平,憑空想象建造與理論相似的產品,很難得到大學生的認可。有些還僅僅停留在開展各類活動和制定各類制度的層面上,往往透過雕塑、博物館、校史館和各種形式的活動來進行校園文化的宣傳。忽視了大學文化理論的針對性,缺乏理論的靈活運用,沒有讓理論變成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

  二、大學精神培育需要校園文化建設作用的發揮

  對於現代大學來說,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其核心功能之一,其他功能都緊密圍繞這一核心進行,優秀大學精神是達到這一目的的精神支援。要培育優秀的大學精神,就需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透過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功能,進而作用於大學生這一教育主體,以促進育人質量的提高。

  (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期高校創新大學精神發揮作用的重要方法

  大學文化是一個集優秀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學校歷史沉澱和先進時代精神為一體的綜合體,這是大學傳承文化和培養人才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是新時期高校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要培育真實的大學精神,實現傳承文化和提高育人質量的效果,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就需要創新大學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構建符合大學精神的校園文化,透過校園文化潛移默化進行精神和文化的傳承,這是功利性學習教育所不重視的。新時期大學精神的培育和作用的發揮就是要透過大學文化建設的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等建設的推進,不斷地最佳化育人外部環境,在制度約束和環境的感化中,逐步提高效果。

  (二)校園文化建設體現著大學精神的內涵,引導著大學人文教育的方向

  一所大學的精神和校園文化有著共同的目標和任務,都是為了培育能體現有各自學校精神特色和優勢的高素質人才,為了傳承優秀的文化,為社會主義培育優秀人才。學校的辦學定位、發展規劃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宏觀文化,決定著學校事業發展方方面面的方向和特色,為學校教育提供方向性的指導。要確保校園文化沿著正確而科學的方向發展,就要有好的大學精神的指導。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就要紮根於優秀而有特色的大學精神之中,體現現代大學精神的內涵,透過形神兼備的校園文化形式體現優秀的文化和精神。

  (三)校園文化很好地起到了規範限制作用

  大學校園文化不僅是潛移默化地對師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現代大學文化建設也將制度建設拉入建設的範圍。運用制度建設,明確地告訴大家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告訴他們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對他們的行為等進行一定規範制約,對他們的偏差思想和行為進行一定的糾正和約束,為大學精神的傳承提供一定的保護。同時,優秀的大學文化都會浸染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時代氣息,讓大學生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中,自覺不自覺地按照提前設定的情景調節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這種規範限制作用不是強制的,而是透過對學生周圍環境的設定、美化,來不斷達到素質的提高,進而實現大學精神的內化和傳承。(四)大學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精神全面昇華大學精神是一個不斷傳承、不斷昇華的精神集合。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是推進其昇華、傳承的一個重要步驟和手段。我國新時期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首先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意識形態的主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正確的大學文化,用馬克思主義優秀文化潛移默化地提升大學精神的品質。第二,校園文化透過時代精神和傳統文化的結合,強調二者的融合與發展,在二者的融合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內化為大學精神的內容。同時,大學校園文化是透過物質、文化、精神、制度和行為等多種形式展示大學精神的,在構建過程中不斷透過這幾方面的建設促進大學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三、大學精神的培育需要構建多層次的優秀校園文化

  (一)重視大學精神的培育

  沒有一流的大學精神,就沒有一流的大學文化,也就沒有一流的大學。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大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不斷實踐總結凝練而形成的個性鮮明的思想和理念,是一種文化的長期積澱。大學精神一般凝練在大學的校訓中,經過歷史的磨礪和廣大師生的認可,最能體現大學的核心價值。比如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武漢大學的“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都突出反映了學校的特點和文化氣質。同時,大學精神也是開放包容、不斷推陳出新的一種價值追求,需要在學校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科學創新和發展。

  (二)建設形神兼備的校園文化

  大學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不僅需要形似,而且需要神似。形似就是要重視做好大學校園文化設施建設,極大地體現大學文化之美。我國的校園文化設施建設要廣泛借鑑西方知名大學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在實體建設方面做到與傳統契合,與社會融合,與時代一致,真正體現現代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時,還要重視物質文化的創新,促進育人環境的美化和良好文化氛圍的營造。神似就是要在建設的過程中,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重點突出區域文化和學校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不斷與時俱進,造就齊備的、能體現大學精神文化的文化設施和精神文化。

  (三)促進大學校園文化內容的豐富和統一

  優秀大學精神的培育,必須提高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水平,進一步豐富文化內容,形成和諧統一的校園文化。第一,校園文化建設要繼承優秀文化和包容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是現代大學的一個基本功能,我們需要吸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斷指導大學校園文化的發展。同時,要打破封閉保守的傳統,用包容的精神吸納一切時代優秀文化,使得與歷史和諧,與社會融合,與世界同步。第二,要達到現實需要和發展前瞻的統一。大學的另外一個職能就是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一種現實需要。同時,校園文化建設更需要主動超越現實,引導社會文化潮流和趨勢,在現實和未來統一中進行豐富發展。第三,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各要素的和諧統一。校園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等要素組成的整體,需要在各個方面共同發展來推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提高。

  作者:王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