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教學思考論文
生物心理教學思考論文
一、充分利用生物學教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透過生理知識,對學生進行性心理和戀愛心理指導
青少年時期,身體各器官組織的發育趨近成熟,由性心理成熟引發的性意識覺醒,必然要啟動青少年戀愛行為的產生。我們有些教師一旦發現學生陷入早戀漩渦中,往往表現出震驚甚至是憤怒。會認為學生太不爭氣,道德品質太差等。其實,此時少年的戀愛與道德品質無關,這是青春期學生成長的特點之一。作為生物教師我們知道性成熟與萌發不僅與生物學基礎有關,更重要的還要受神經、內分泌的影響。在教材中就有許多這方面的知識,如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冊講述了動物的本能;激素調節中講述性腺與性激素;生殖和發育。這些常識性的知識,只要我們利用合理並加以指導學生閱讀,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揭開了性知識的神秘面紗。學生就會感到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一樣正常。那麼,好奇和疑慮就會蕩然無存。一旦有些學生陷入早戀的迷茫,我們生物教師還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地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幫助學生擺脫早戀的羈絆。
2.利用生物學知識,破除學生迷信心理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存在的封建迷信現象,對學生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影響,個別學生宣傳“公期”,少數學生對“鬼月”忌諱等問題時有發生,一些學生有時相信某些活動、儀式、數字、自然現象、日期會帶來好運,忌諱某些數字並儘量避免。生物課上結合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學生解釋自然界的生物普遍現象,鼓勵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科學知識的認識自然現象,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和行為。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在教材中貫穿了許多的`科學知識。如有些學生很相信A型、B型、AB型、0型血人的性格、命運、婚姻愛好等內容,而且會被這些無科學道理的內容定型,甚至認命,沒有上進心。我就利用血型系統的命名與判定及遺傳知識,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血型,避免形成錯誤的認識。如有的學生受老年人的影響,相信遇到某類動物為喜,碰到某類動物為惡的錯誤認識,我透過初中教材中的動物的通訊和動物的“語言”這節課的,讓學生認識到偶遇動物與其他的事物並沒有必然的聯絡,迷信的說法屬無稽之談。又如在鑑定骨的成分實驗中,透過骨燃燒後,學生會看到剩下的物質很易碎,呈灰色的現象,藉此幫助學生認識骨灰,便於學生理解人生前死後都是物質的,同自然界中的萬物一樣,世界上並沒有神、鬼、靈魂的存在,讓學生辨證地看待世界。生物學是反迷信的很好教材,只要我們善於挖掘和利用,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選取教材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強抗挫折的能力
中學生在校園的學習生活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幻想,為實現理想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是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性不能滿足或部分滿足,就會產生挫折感,常常會因為對人生的思考,學習的擔憂,社會的障礙而體驗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甚至失去信心。在生物教學中,我結合多個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抗挫折的教育,例如在介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時,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歷盡千辛萬苦,在九年的時間,每年至少有300多天稻田裡開展科學研究,也遇到了非議和嘲諷。有人說,搞雜交水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對此,他付之一笑,繼續從事自己的工作,終於在世界上成功地培育出雜交水稻。此外,課外讀物中《一個著名的實驗》為了驗證細菌是從哪裡來的,歷經四年獲得成功,《光合作用的發現》經過海爾蒙特、普利斯特、英格豪斯三位科學家由失敗到成功,經歷了許多挫折,由此,教育學生,人們的成功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崛起才獲得的。不斷提高耐挫折的能力才能不斷走向成功,透過教學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寬慰,情緒樂觀,奮發圖強,爭取成功。
4.利用實驗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克服孤獨心理,協調學生人際關係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與電視和網路為伴,進入青春期後,部分學生封閉內心,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與同學的交往往往是在虛幻的QQ上,他們不願意參與學校和班級的集體活動,這種孤獨的心理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現行教材編入實驗和實踐活動,作為生物教師我們要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到這些活動和實踐中去,例如:我帶學生到城郊採摘草莓,組織學生在學校開展無土栽培草莓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觀紅樹林,參觀生態文明村,增加學生之間接觸的機會,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團結協作,開啟他們封閉的心靈。我還結合學科的特點,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活動,如認識海南特有的植物,參觀蘭花基地,採集植物標本、製作動物標本等,讓學生積極融入到整個集體中,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克服封閉心理,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素質。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優勢,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校、家庭和社會為課程實施提供可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我們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統稱為課程資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儀器裝置等有形的物質資源,也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的支援態度和能力等無形的資源。還有周圍環境提供的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全面應用社會資源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課程資源狀況不一,特點也不一樣。
作為海南的生物教師我們應從海南的特點出發,充分挖掘海南生物教學的課程資源,重點利用學校資源、社群資源、家庭資源、媒體資源、隱性資源。因地制宜,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和認知。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也是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過程。在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很多學生由於家庭、社會以及個體素質等諸多因素,存在著諸多的心理問題,使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或想象很多意外事情,造成心理上緊張,這是一種負性情緒甚至會影響到他一生的發展。因此,及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和矯正,這也是生物教師的責任。
如有一天下課後,一名女生悄悄追上我,告訴我,她很害怕帶毛的動物,不敢看,不敢摸。想改也不知怎麼改,又怕老師、同學笑話。因為我是生物老師,看起來膽量很大,很相信我,所以請我幫助她克服這個毛病。根據這種情況,我決定利用生物實驗室中小型鳥類標本、小型哺乳類標本,幫她克服恐懼。首先,我建議她去玩具店購買並欣賞毛絨類的玩具,選一樣小物品作為鑰匙鏈隨身攜帶,讓她天天能接觸到這類物品,自然地接受毛絨類玩具帶來的感受,使其感受到毛的東西並不可怕。接著,請她做科代表的助理,生物教學中經常需要很多的用具,讓她與科代表一起去拿,增多了進入實驗室的機會,有機會我就給她講解標本的製作方法,培養她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她接觸生活中的寵物,體會到他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減少緊張情緒。最後,我建議她買一隻小狗餵養。
經過以上幾個階段,歷時一個學期的輔助工作,她的恐懼的心理完全消失了,我感到非常欣慰。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靈活性,,作為生物教師只要充分發揮學科的優勢,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健康的心理就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積澱在學生的心理結構中。這是一個很有藝術和愛心的過程。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