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論文
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論文
第1篇:針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開展的心理學對策
1999年,教育部出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後,各大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錄取比例年年攀升,給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但也向傳統的教學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戰,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普遍存在。自1994年周月朗提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以來,這一課題得到國內部分學者的關注,但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研究多在淺層,研究方向雜亂。2009年,孫影娟透過實證分析,將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定義為“大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不符合大學生課堂行為規範、違反學校規章制度、影響自身或他人課堂利用率和在校獲得利益的行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具有普遍性,但這些問題行為的程度以輕度為主。大學生課堂睡覺的情況位居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首位,且在性別和年級上都具有顯著性差異;隨著手機的推廣普及和手機軟體的更新應用,當代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現象已日趨明顯,在大學課堂上出現的“低頭族”現象有日益擴大的趨勢;由於大學生對課堂的敬畏感缺失,導致目前許多高校學生無故曠課、上課遲到和早退現象普遍存在。現代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呈現出時代的特點,如“低頭族”已經取代“睡覺族”,排在大學生課堂問題最新行為首位。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支配行為,又透過行為表現出來。大學生的學習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情緒多變、學習意志不強、學習策略缺乏等學習心理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成因和對策進行探討。
1、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成因
1.1課堂學習價值存在認知偏差
在大學生對課堂問題行為的歸因中,對課程價值取向問題位居第二。大學生對課堂學習價值認知的形成,是透過人腦中資訊加工系統接受外界輸入的有關大學課堂學習價值的感知覺資訊,對這些資訊進行編碼和儲存,並在需要的時候檢索、提取,以有意識或無意識行為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對大學課堂學習價值的感知覺資訊的編碼存在偏差,如認為課堂學習無用、過分強調學習自由及個性張揚、缺乏課堂敬畏感等,以課堂問題行為的形式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學習價值的認知偏差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負首要責任。
1.2課堂情緒情感行為控制能力缺乏
在大學生對公共課產生問題行為的歸因中,情緒問題位居第六;而不喜歡所學專業、科目或任課老師等學習情感問題亦佔較大比重。在人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情緒情感反映起重要作用,並且透過大腦機制影響人的行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不僅說明了大學生消極的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普遍性和嚴重性,也反映了大學生對自己在課堂問題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教師對這些行為的忽視或無作為,無疑加速了它的發生和發展。
1.3課堂學習動力不足
人類的認知和行為不僅受情緒和情感的影響,而且在動機的支配下進行。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是影響課堂問題行為的最根本原因。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目標間歇性”現象。在大學生對課堂問題行為的歸因中,學習動力問題位居第三。在大學生對公共課產生問題行為的歸因中,“缺乏學習動力”排在第二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與大學生課堂學習目標的缺失和學習動機的偏差密切相關。
1.4課堂學習意志力弱化
學習意志具有引發學習行為的動機作用,比一般學習動機更具有選擇性和堅持性,可以看成是人類特有的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學習意志透過學習行為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是大學生學習意志力弱化的表現,且多出現在意志活動的執行階段。丁雪紅在大學生對公共課課堂問題行為認識的調查中發現,說悄悄話、思想開小差、發呆等意志缺乏行為佔較大比重。
2、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2.1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的提高
2.1.1重視學習注意力的作用
基於學生主體認知過程的分析表明,注意是參與學生主體認知過程的基礎性部分,其有限性制約了認知的深度和水平。教師應採用元注意培養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水平,整合認知各要素,在價值認知形成過程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強化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他們“開小差”等注意動搖現象的發生。
2.1.2做好師生認知風格的良好匹配
不同家庭狀況、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認知風格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認知風格總體發展受專業、年級的影響。認知風格無好壞之分,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大學生要因材施教,做好教師和學生認知風格的良好匹配,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避免由認知風格差異而造成“師生溝通不良”,忽視課堂學習價值,進而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1.3掌握必要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資訊加工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集中注意策略、獲取與編碼策略、儲存和組織策略、再認和回憶四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認知策略向學習者傳授知識資訊,並使學生掌握認知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以及對課堂學習價值的認知。大學生認知策略的提高可對認知策略四部分內容各個擊破,對認知活動的計劃、方案、技巧或竅門進行指導,避免因缺乏認知策略而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1.4提高元認知水平
元認知是關於認知的認知。元認知的發展水平直接制約著個體智力的發展,影響著個體的認知效率。研究表明,直接指導策略確實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尤其是在提高元認知體驗方面效果明顯。豐富元認知知識,增加元認知體驗,指導和改善元認知監控,提高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對避免因元認知發展的限制而產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有重要意義。
2.2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和管理
2.2.1管理與控制課堂情緒性行為
研究表明,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處於中等偏低水平,情緒調節與學習投入呈顯著正相關。學校可以透過心理健康課程或進行心理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消除不合理信念、鍛鍊理性思考、發展情緒智力及學會情緒的表達。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可以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運用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加強情緒管理訓練,提高情緒調節能力水平,對克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有重要意義。
2.2.2正確處理課堂情感性行為
情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情感總體水平一般,亟須大力培養。教師應幫助大學生從認知、感覺、興趣、人際、自我調節等方面著手,發揮學習情感對學生學習的導向、動力、強化之功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給予正確評價及培養,避免學習情感成為制約他們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瓶頸因,以致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3課堂學習動機的發展
2.3.1提高學習需要水平
心理學理論認為,動機的產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中一個便是內在需要,即內部動機。學習需要,即學習內驅力或學習的內部動機。學習需要是學習動機中的基本因素,是主導因素,還是學習者開展學習的動力來源,學習者只有對自己有充分地認識,瞭解自己的學習需要,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幫助大學生讓課堂學習需要從低層次水平向高層次水平發展;學生亦要根據不同學習需要的性質,把握學習動機的強度或力量,提高在課堂學習效率,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
2.3.2正確看待學習誘因
動機產生的另一個條件是能滿足需要的外界事物,即外部誘因。學習誘因是產生學習動機的外部條件。沈國強對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看法是:“一方面,不能因為大學生的學習目的中含有個人利益需求的成分,就認為其學習動機不純;另一方面,應該儘可能使更高層次的社會需要、精神需要逐步在大學生的心目中佔更大的優勢,使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高度統一和增長”。高校應以此為參考,避免消極誘因,發展和豐富積極誘因,發揮外部誘因的積極功能,促進學生學習動機水平的提高。
2.4學習意志力的培養
2.4.1重視意志行動的過程
意志行動包括兩個階段:準備階段和執行階段。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是對行動和手段作出決定,而執行階段則是執行所採取的決定。關於意志行動兩個階段重難點的把握,對大學生學習意志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準備階段的重難點在於目標的合理設定,設定目標是意志行動的前提,目標過高或過低,過大或過小,都直接影響意志行動的後續程序;目標執行階段的重難點在於執行的永續性及變通性。大學生在意志行動的執行階段常犯的“毛病”就是在作出決定之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或者不知變通和調整,一味按照原計劃中錯誤的決定執行。意志行動的過程,也是意志的培養過程。大學生在課堂中認真聽講,是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也是克服課堂問題行為的過程。
2.4.2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對行為具有調節作用,意志品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大學生學業成敗和心理健康。意志品質的堅韌性、自制力與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學習態度,學習努力程度各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注重意志品質培養的同時,加強實踐教育應作為大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重中之重,以避免造成大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等不良行為習慣。
3、結束語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漸進入“成人”狀態及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從認知、情緒情感、動機和意志四個方面來解讀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心理因素,並採用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恰當教育與適當引導,對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促進大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習能力提高以及培養國家知識型人才有重要意義。課堂學習價值認知、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課堂學習動機、課堂學習意志力之間密切聯絡,不可分割。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是基礎,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是保障,課堂學習動機是動力,課堂學習意志力是重要保證。缺少任何—方,都不利於大學生課堂良好行為的培養和問題行為的克服、改善和矯正。當然,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得到更好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亦需要來自教師和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援,如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對不同型別的課堂問題行為採取相應的策略以及改善學風等。
第2篇:行為心理學下我國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弱勢群體的心理、行為特點及對公園的普遍需求
在進行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研究弱勢群體的心理及行為特點的同時,也應充分了解其對於公園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創造條件,消除人為環境中的各種障礙,使弱勢群體也能正常生活並參與社會活動,讓全體公民都能平等地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典型弱勢群體對公園的使用,如老年人行動相對不便,一些必要的輔助設施應更為便於使用,如方便輪椅通行的道路;殘疾人則由於現代公園中缺乏專為他們設定的公共空間,而普通公園不安全因素過多且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故他們多選擇呆在家中或是隻徘徊在住所附近;兒童由於身高和體能的限制,高差較大的地段或臺階都無法獨自通行,且他們由於兒童強烈的好奇心及薄弱的自我保護意識很難避開環境變化帶來的危險,另兒童經驗知識有限,故要儘量在保障他們安全的前提下設定一些新鮮有趣並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設施。
老年人對公園環境的需求:老年人腿腳不夠靈活,行動相對不便,比較看重活動設施是否方便使用,一些必要的輔助設施應加以強化,方便輪椅通行的道路也是老年人是否能愉悅的享受公園環境的必要條件。
殘疾人對公園環境的`需求:現代城市公園中缺乏專門為殘疾人精心設計的公共空間,普通公園由於存在不安全因素和無障礙設施不完善造成的不便利因素,以及正常人異樣的眼光使得大多數的殘疾人不願光顧,許多殘疾人選擇呆在家中或是隻徘徊在住所的附近。
兒童對公園環境的需求:兒童由於身高和體能的限制,高差較大的地段或者臺階都無法獨自通行。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由於好玩好動、注意力分散、安全意識不強,不太懂得保護自己,很難避開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危險。因此一定要注意兒童遊園玩耍時的安全性。另外兒童生活經驗較少,而且看問題也很單純,對不常用的字或語言不容易看懂,在設定導向標識時應簡單易懂,儘量採用圖形等形象、易懂的標誌物。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在保障他們安全的前提下儘量設定一些新鮮有趣並且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環境設施,滿足他們對世界的求知慾。
二、目前我國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1.無障礙意識的匱乏
目前,很多園林設計者和管理者為追求含蓄的意境,忽略了可達性,從而忽視了弱勢群體的利益,增加了他們的遊園難度,因而設計之初就應注入無障礙的設計的理念,並踐行於過程中,才能營造出真正的無障礙環境。
2.缺乏系統化的無障礙設計
大多數城市公園只是為滿足相關規範而進行無障礙設計。設計者沒有仔細考慮過怎樣才能將無障礙設計做的既巧妙又實用,加上我們缺乏弱勢群體使用感想的資訊反饋機制,長期以來無障礙設計處於一個相對粗放型的發展狀態。
3.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不完善
城市公園中很多受到無障礙設施無法得到正常使用,形同虛設,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作為公園管理者,應不斷完善公園的功能、方便廣大遊客,改造和修繕相關設施,使無障礙設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基於行為心理學的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新方向
城市公園的無障礙設計不僅要排除弱勢群體的各種障礙,滿足弱勢群體的遊覽需求,更要為他們營造多樣的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透過巧妙的設計讓使用者獲取最大的身心自由和愉悅,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這也對今後城市公園的無障礙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樹立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提高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水平要樹立科學的設計理念,將設計工作轉移到滿足弱勢人群的人性化、安全、使用需求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無障礙設計水平。
無障礙設計必須要明確每一項設計的標準、尺寸、關聯性等;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必須要充分考慮弱勢人群的行為需求以及公園環境與弱勢群體的行為關係。
2.融入無障礙的設計元素。在無障礙設計中對一些公共性的設施、園路、建築、小品、植物、標識等進行設計時,考慮到弱勢群體的需求加入無障礙設計元素。公共設施需要專門設計,如:園路,考慮到弱勢人群行動不便,園路路面鋪設材料必須要平坦、防滑、避免摔倒。
3.加強感官的互動性設計
在城市公園設計中,一切相關的組成元素都包含了人們各個方面的感受,而互動設計中互動的物件,不僅僅是無障礙設計,還包括了不同層次、感官、感受的互動性設計。
對於公園設計來說,無障礙元素的加入必然要與正常的設計相融合,公園還有著許多其它的功能,透過景觀設計與多種園林組合元素的搭配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在無障礙設計中要保持這種感官、感受的協調性,即選擇了無障礙的設施設計也要保證整個公園整體效果,能夠從各個感官角度給人以心靈上的感受。除了最直接的視覺感受外,聽覺、觸覺、嗅覺這三種感應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方式與內涵,新材料、新技術、新手法的應用可以帶動設計思維的革新,技術進步可以打破固有的傳統思維方式,帶給使用者更多層次的感官體驗。
綜上所述,無障礙設計作為滿足弱勢群體在生活中使用公共設施的一種安全保障,使他們最終融入社會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這也是設計師的社會義務。完善無障礙設計,營造無障礙環境,是體現公園人文關懷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體現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提升城市公園品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對促進社會進步,培養公民公共道德意識,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