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反思的優秀論文

淺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反思的優秀論文

  摘要:為了規範高校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工作質量,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新舊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發生的變化.指出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仍存在著分類單一、效益意識薄弱、科目不夠細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給出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固定資產;會計制度;核算方法

  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資訊質量,並適應財政預算改革和高等學校經濟業務發展需要,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對高校的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規定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在新的會計制度下管理好高校固定資產,本文針對此問題進行了策略探討.

  1新舊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發生的變化

  1.1固定資產定義的改變新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規定:“固定資產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裝置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原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標準為“一般裝置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裝置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新制度將固定資產的計量標準提高,此是適應近年來高校規模不斷擴大,日常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多的重要舉措.

  1.2固定資產計量基礎的改變

  舊制度下高校會計以收付實現製為會計基礎進行核算,會計核算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採用收付實現制,以實際入庫的資金及實際支付的費用為會計確認數,操作簡單,需要的會計技術較少,易於被使用者理解,資料處理成本比較低廉.新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的計量基礎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固定資產嚴格按照資產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報表專案以淨值反映,固定資產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相對於收付實現制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固定資產資訊,為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更高質量的固定資產資料,有利於對固定資產進行更好的`維護,對陳舊固定資產、閒置固定資產的處理做出最佳決策.

  1.3固定核算方法的改變

  新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核算,在“固定資產”科目的基礎上增設了“累計折舊”、“文化文物遺產”、“在建工程”,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由上級財政部門或者是上級主管部門輔以高校按照自身固定資產的性質及實際使用情況確定具體的折舊年限,一般應採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以其成本計提折舊額,不考慮預計淨殘值.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按照實際計提金額,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效能或延長其使用年限而發生的改建、擴建或修繕等後續支出,應按照重新確定的固定資產成本以及重新確定的折舊年限重新計算折舊額.這樣將固定資產的價值逐漸轉移,使得固定資產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日漸損耗的事實被記錄,真實地反應了固定資產的價值,客觀反映了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後,在財務報表專案上反映的是固定資產的淨值,不再虛增固定資產價值[1].

  2新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存在的問題

  2.1固定資產分類單一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資金投入除了用於校舍、校園、教室、實驗室和儀器裝置購置外,還有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學校超市、服務中心等後勤建設的資本投入,此投資比例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很多學校都早已開始了後勤社會化的管理,將這些後勤保障服務透過公開招標等方式面向社會尋找優秀的管理機構,將場地等出租給承包單位,從而更好、更經濟地為學校的教職工服務.高校財務對於這些房屋場地並沒有給出差別定義而是與學校的教學樓、辦公樓等一併作為固定資產核算,這種定義方式不利於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即管理層透過會計資料做出對這些出租固定資產給出更有利的、更符合具體情況的管理決策,不利於對這些資產的管理.

  2.2缺乏效益意識

  高校固定資產的取得主要透過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國家有關部門將固定資產撥付到高校.二是透過財政撥款,高校根據具體情況購置.三是社會捐贈.高校固定資產的取得方式使得高校管理者長期以來形成了消費資產的觀念,認為固定資產可以無償佔用,無需考慮佔用費用,乃至資產帶來的經濟效益[2].一些高校為擴大學校規模,盲目增加固定資產佔有量,盲目擴張,忽視購置資產的成本及使用效率的評價,結果出現購置的資產使用率不高,使用價值低等問題.更有甚者使大量購置的資產閒置浪費,多年擱置.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等規模的高校根本不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而是根據固定資產的使用單位自行管理.財務處負責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核算,各實際使用的職能部門負責管理儲存,後勤負責管理房屋建築物、附屬設施等,資訊中心負責電子產品及軟體系統等,圖書館負責圖書雜誌等,各教學單位負責本部門使用的教學儀器裝置的管理.各職能部門都是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資產,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3].有的高校從固定資產購買到使用報廢從未進行過統一的財產清查,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存在狀態、有無丟失等情況並不掌握.最終導致高校固定資產普遍存在管理混亂、賬實不符、家底不清、資產流失等問題.

  2.4固定資產會計科目設定不夠細化

  會計制度將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裝置;通用裝置;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俱、用具、裝具及動植物.在會計科目設定上,按照這六類分別設定二級科目進行核算記錄.同時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檔案;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外,根據不同的使用壽命、適用不同折舊率確定各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動植物不計提折舊卻把它與傢俱、用具、裝具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歸為一類,此種分類無論是在業務處理上還是在管理上都是不夠科學的.因為對於此類資產的折舊的核算,首先要將動植物類分離出來後,再對傢俱、用具、裝具計提折舊,此工作繁瑣,無端增加工作量,且當今各高校使用的是會計電算化軟體,系統統一對同一類固定資產或者提折舊,或者不提折舊,不能智慧區分,無端增加了會計工作的難度,增加了會計的工作量.

  3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3.1完善固定資產的分類

  近年來,高校固定資產存在形式、使用狀況多種多樣,固定資產除滿足高校自身使用外,將閒置房屋等出租以賺取租金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後勤社會化程序的加快,以及社會服務進入校園等,如超市,眼鏡店,書店,浴池,餐飲等社會企業透過租用校園場地、進入校園,既為在校師生服務,也面向社會經營.此部分固定資產是為賺取租金而持有,符合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即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高校應將該部分固定資產分類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與自用固定資產差別管理,以提高利用效率及更科學的反應固定資產的存在形式.

  3.2合理配置,提高效益

  建立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成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全校的固定資產進行總量控制,並安排專門人員定期到各固定資產使用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保管狀態進行審查.全面完整地記錄全校固定資產的管理資訊,及時準確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增減、調配等狀況,由資產管理部門權衡資產使用狀況,統一配置資源.再根據辦學目標,結合辦學實際,合理購置年度固定資產,避免在一個部門閒置的資產不能為另一各部門使用,而要重新購置的重複購買現象發生.

  3.3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實行電腦賬簿、電腦卡片、實物分管原則.固定資產賬目由財務部門負責,成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單位負責固定資產存在形態、使用狀況、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記錄.固定資產的調撥、改良、投保、處置、租賃、抵押等由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主管校領導統一審批.建立固定資產閒置資訊網,各部門共享固定資產閒置資訊資源,資產管理部門將閒置資產及時釋出到網上,各職能部門根據及時釋出的資訊來確定申請購置或申請調撥資產,以便學校的固定資產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4細化科目設定

  高校應設定投資性房地產科目,核算為賺取租金而對外出租的房屋建築物等,並將此類投資性房地產製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單獨核算管理,提高其效率及效益.再者將固定資產———傢俱、用具、裝具、動植物科目細分,將動植物二級科目分離出來.將傢俱、用具、裝具計提折舊的資產歸為一類,而將動植物不提折舊的單獨分離出來,便於會計核算,以便更好地管理固定資產.4結語高校固定資產是高校發展壯大、落實辦學自主權的重要保障和條件基礎,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及提高固定資產效率的重要保證.透過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內部控制方法的完善,並借鑑國外高校管理固定資產的經驗,保證高校有關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合規合法,財務資訊真實完整,最大程度地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淑芹.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66-69.

  [2]岑文靜.新舊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探析[J].新會計,2015,(1):62-63.

  [3]高躍峰.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研究[J].新會計,2015,(2):58-6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