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研究論文

體育教學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研究論文

  摘要:分析傳統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闡述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總結課改實踐的體會,明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關注實施過程所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教學主體認識實踐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只強調統一目標,統一內容,統一標準,很少考慮學生的體育需要。這種施加影響、改造受教育者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單一主體觀的影響過程,這種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往往只注重教師主體作用,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這個問題成了嚴重阻礙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絆腳石。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主體觀,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1、傳統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1)學生主體自主活動缺乏。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都比較注重自己的主體作用,對怎樣控制課堂、把握教學及怎樣講課都積累了豐富經驗。但是在教師主體作用得以發揮的背後,卻是忽視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和主體思維活動。

  (2)學生主體之間交往缺乏。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狀態,課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師與全班學生的交流,而教師與學生個體、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就嚴重缺乏,由於學生主體性得不到重視,使本來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啟迪、探索樂趣的課堂變得嚴肅和沉悶,壓抑了學生活潑的個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們覺得體育課枯燥、呆板。

  (3)良好的課堂氣氛缺乏。教師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總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學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現在學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

  二、在教學中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

  1、教師轉變角色,提高主體學習效能。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學生把體育課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娛樂課堂,樹立學生學好體育的信心。做到:(1)備課時心中有學生;(2)在課堂上眼中有學生。要會創設情景使學生感到積極參與的價值。同時,讓學生分享教學的決策權;讓學生參與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這樣既有利於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2、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關注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其樂融融;對學習是否積極;學習信心是否增強等。實踐告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來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1)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把教師的角色定位於學生髮展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2)充分發揚教學民主;(3)教師要善於調控學生情緒,並能用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學生。(4)要創設條件和契機讓學生獨立自主思考、決策。

  3、“讓學生扮演主角”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學習活動形成有機聯絡,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自主性。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能更深刻地瞭解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麼要這樣想,甚至還會悟出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有利於知識技能的內化,並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

  三、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

  主體性教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絕不能貶低和排斥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其發展程度主要取決於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響。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所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教法手段、運動經驗、對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優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持和主導作用。體育教學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接受式,也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純粹發現式,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探究式。

  四、實現學生主體地位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學生在體能、技能、愛好等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後天的學習上,而且與先天的因素有關。如:一個學生無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績可達14秒,另一個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績。這就是客觀差異,這種差異往往是後天難以彌補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用統一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評價方法對待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生,對所有學生提出同樣的要求,就會造成有些學生獲益;另一些學生則可能遭受挫折或失敗。要在教學中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就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並把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力求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和活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給學生創造自由展示的課堂時空

  創造性來自個人智慧和潛能的自由發揮,因此,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就要給學生自由發展的天地,不能總用硬性的教學安排把學生捆綁住,要更多地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要留時間讓學生幹一點自己喜歡乾的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反之,過分強調有序、強調精細安排,就會僵化、會顧此失彼,無法面對千變萬化的學生,不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3、要重視並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

  多年來我們體育教師在教法上還是沿用前蘇聯的三段教學法。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主要是從技術學習的角度把教學設計成感知→理解→鞏固→應用的模式。教學的落腳點是知識,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操作上採取由淺入深,從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漸進方式。這種課堂結構的弊端是重教學內容輕教學物件,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的過程輕學的過程,顯然,學生主體地位難以實現。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重視並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讓教師從關注教材、關注知識,轉變為關注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體育課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舞臺。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

  [2]袁端堂對“自主學習”教學思考中國學校體育

  [3餘躍忠淺議好課的教學評價體育教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