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業構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論文
物流產業構成要素及效率研究論文
區域物流產業概念及基本構成
(一)區域物流產業概念及性質。物流產業目前已成為經濟執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國民經濟的“潤滑劑”和“助推劑”。區域物流的概念是一個全方位概念,不僅包含地域因素,同時也涉及到各個區域間政治、經濟以及文化間的因素。區域物流作為物流產業的一部分,有著物流產業所具有的顯著特性。首先,區域物流產業具有基礎性,區域物流產業在其執行過程中會對商品的生產、流通以及消費等環節都有影響,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基礎作用。其次區域物流產業具有服務性,區域物流產業的服務性特徵可以從宏微觀角度具體分析:從微觀角度來說,區域物流產業的服務性體現在具體客戶與物流供應者間的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理念;從宏觀角度來說,區域物流產業的服務性主要體現在整個地區各個區域間對區域物流產業的供需對比理念。最後區域物流產業具有綜合性,物流產業本身包羅永珍,不僅橫跨國民經濟的多個基礎性產業,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縱向經濟領域,因而總結來說區域物流產業是綜合性產業。(二)區域物流產業基本構成。區域物流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而區域物流產業也是由與物流相關的多種產業構成的,具體來說區域物流產業主要包括配送基礎產業、裝備製造業、資訊業以及相關物流衍生產業。其中區域物流基礎產業是整個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物流產業中運輸路線、運輸方式、貨倉以及終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發展物流產業的根本;而物流裝備製造業則是藉助我國的製造業優勢來改造傳統裝備,是提升整個物流系統裝備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產業;而物流資訊業則是整個物流產業軟實力的象徵,它透過電王振江(商丘工學院管理學院河南商丘476000)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子資訊科技將具體產品與物流服務進行對接,實現實體經濟與資訊科技的對接,從而對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進行全程跟蹤。
我國區域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一)從社會總需求角度看。本文利用每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COEj來衡量物流業的社會總需求狀況,其中我國曆年的生產總值用GDPj表示,該數值來自國家統計局,我國各年的物流業的生產值用LOGj表示,該資料來自《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鑑》,則每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COEj核算方法如下所示:從社會總需求的角度看,結合表1可知,我國單位GDP對物流的需求係數呈現明顯的直線上升趨勢。在2000年之前,我國每單位GDP的物流需求係數維持在1.5左右,即我國每單位GDP產值的創造需要1.5倍左右的配套物流產業的支援;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每單位GDP產值的創造便需要大約3倍產值的配套物流產業的支援,在2013年已經達到4倍之高。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物流產業的社會總需求日趨增強。(二)從社會總供給角度看。由圖1可知,在2105年2月到2016年8月間,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說明我國物流產業的社會總供給比較旺盛,物流產業呈現良性發展態勢。過去一年我國物流產業的增長率維持在6%左右的增長速度,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大體接近,說明物流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幾乎具有同步性和穩定性。從社會總供給的角度考慮,我國區域物流產業的總供給仍保持增長態勢,並且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同步性。我國區域物流產業構成要素分析勞動力要素。勞動力要素是產業生產要素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在區域物流產業中的勞動力要素主要是指物流系統相關從業人員。物流從業人員的數量、質量、素質以及結構水平都會影響本區域內部物流產業的有序發展。對區域間進行分析,各個區域間物流體系科學性、先進性以及滿意度的差距都與不同區域間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結構差異息息相關。因此,物流從業人員作為區域物流產業要素中最為活躍的要素,必須促進其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來促進相關區域物流系統的健康發展。資本要素。資本要素是產業要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之一,資本在物流業的建設、發展以及持續運營過程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區域物流產業中的資本要素主要指物流產業的財務投入,區域物流產業想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具有現代化水平的製造業裝備。因此,財務投入作為區域物流產業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要素,必須妥善配置其使用,利用資本建設完善的物流業基礎設施以及引用高新技術改造物流運輸裝備都是合理配置資本的表現。技術要素。技術要素目前在產業要素中一般起引擎作用,是促進產業要素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性要素。技術要素在物流產業中最突出的便是資訊科技的利用,我國目前區域物流產業生產效率存在較大差距的關鍵因素便是資訊科技。區域物流產業要跟上時代潮流,必須積極將實體經濟與資訊科技巧妙結合起來,利用資訊科技對物流產業鏈進行實時跟蹤,從而實現對物流中商品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物流體系產業效率較低的區域應積極引進先進區域的資訊管理技術,從而提高自身的區域物流產業鏈管理水平,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區域間物流產業構成要素水平高低導致產業效率差距
透過以上分析,區域間物流產業構成要素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區域物流產業的產業效率,而在物流產業的構成要素中,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主要影響其規模效率,而技術要素則主要影響物流業的投入產出效率,本文將從全要素生產率以及物流資源投入產出效率角度對我國區域間物流體系產業效率進行具體的資料分析。(一)勞動力、資本要素——規模效率。由於勞動力、資本要素主要對物流產業的規模效率產生影響,本文以2015年各省市的勞動力規模效率EFLi及資本規模效率EFCi來衡量勞動力要素及資本要素對物流業產業效率的影響。其中2015年各省市物流業從業人員數量用LARi表示,該年各省市的物流業固定資產投入用CAPi表示,而與各省市相對應的物流產業增加值用LOAi表示,以上資料均來自國家統計局,則2015年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勞動力規模效率的'核算公式為:;同時資本規模效率的計算方法為:分析圖2結果可得,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勞動力規模效率差距較小且比值小於1,說明近年來由於各區域勞動力要素的高度流動性,各區域間勞動力素質差別不大並且區域間物流產業效率差距中由勞動力要素影響部分的比重在降低,呈現勞動力規模報酬遞減的趨勢;各個區域間資本規模效率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西部地區資本規模效率最高,以西藏、雲南及青海地區最為突出,中東部地區則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全國各區域的資本規模效率比值均大於1,說明區域間物流產業效率差距中由資本要素決定的部分影響顯著,證明物流行業中資本規模報酬仍處於遞增態勢。(二)技術要素——資源投入產出率。藉助投入產出的經濟學思想對其產業效率進行衡量,在此物流業的投入主要指對環境的影響,藉助物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Oi來進行衡量,物流業的產出主要用物流業的產業增加值LOAi這一指標來衡量,在此利用碳強度COAi表示物流業的投入產出率,則物流業的投入產出效率即碳強度COAi的核算公式為:如圖3所示,各省市區的碳強度越小,說明該地區物流業的資源投入產出比率越高。由圖3分析可得,東部區域的平均物流業碳強度最小,河北、江蘇等省份顯著;中部地區處於中游水平;而西部地區的整體物流業碳強度處於較高水平,尤其是雲南、青海以及新疆等省份碳強度較高。這與各省、自治區與直轄市的技術要素的水平高低密切相關,即區域間物流業技術要素水平的高低與其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大致呈正相關。
提高我國區域物流產業效率的策略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將從提升區域物流業整體水平和縮小區域間物流業產業效率差距兩方面提出具體策略,從而實現提高我國區域物流產業效率的最終目標。(一)從物流業整體發展角度出發。一是要提升物流業的管理水平。我國物流業目前主要存在兩大問題,其一是物流專業化人才匱乏,供需失調,結構不合理,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其二是缺乏單獨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所以提高我國物流業的管理水平,首先要積極引進先進國家的物流業管理理論,從而構建我國物流業系統,實施科學管理,進而透過最佳化流透過程,構建物流成本核算體系,透過與第三方物流實施協同運作等方式,明晰和降低物流成本,正確處理和協調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服務水平之間的關係。二是要最佳化我國物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首先要深化物流業體制改革,最佳化交通運輸、貨運以及倉儲部門的內部機制,簡化程式,從而提高其內部工作效率,實現以上部門的連線,保持物流的暢通性;其次要做好地區規劃,合理規劃各個地區物流產業的中心配送地理位置,保證方便快捷地促進物流商品集散;最後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打破行業壟斷,提高物流行業的市場活躍性,鼓勵先進的國外物流公司以及民營資本進入物流領域,提高物流行業的發展活力。(二)從縮小區域差距角度出發。從勞動力要素的角度出發,勞動力的素質高低主要對物流業的管理水平產生影響,結合勞動力要素具有流動性的特徵,我國各區域可透過輸送物流專業管理人才實現區域間的協同發展。具體來說,東部地區物流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適合向中西部地區輸送物流管理人才;而中西部地區在吸收物流管理人才的同時,也應注重本地區物流人才的職業培訓。從資本要素的角度出發,資本投入的數量和結構都會對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以及發展方向產生影響。東部地區在發展初期,獲得國家財政支援和政策優惠,其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在今後發展中應適度進行物流業梯度轉移,將本地區的基礎物流服務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地區,併為其提供物流業發展市場和相應的資金支援。中西部地區應積極抓住東部地區實現產業轉移的機遇,擴大物流業的發展規模,夯實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產業規模效益。從技術要素的角度出發,物流業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巧妙降低物流業的執行成本,提高了物流業的產業效率。我國東部地區積極進行資訊科技業與物流業的產業融合,已經基本實現物流業資訊化管理。中西部地區可以從東部地區進行技術引進和創新,提升本區域的物流業資訊化水平,同時注意物流業的能源消耗情況,利用高新技術推動本地區的物流裝備製造業,降低物流業碳強度,提升資源投入產出比率,從而促進區域物流業整體產業效率的提高。圖3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碳強度統計圖資料來源:《中國物流統計年鑑》。
作者:王振江 單位:商丘工學院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餘泳澤,武鵬.我國物流產業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於中國省際資料的隨機前沿生產函式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10(1)
2.張健鴻.我國物流產業效率的區域差異性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1)
3.關冠軍.產業叢集與區域物流協同的實現機制及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3)
4.王玲.我國物流產業技術效率實證研究——基於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內生化的測度[J].軟科學,2015(10)
5.馬明,唐樂,劉穎.中國區域物流產業技術效率差異及演進趨勢研究[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