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構建語文課堂研究論文
用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構建語文課堂研究論文
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以人為中心”,滿足人的自我實現,挖掘人的潛能。運用人本主義的相關理論構建語文課堂,需要教師以學生為本,創造自我實現的情境,使用新穎獨特的學習方法喚醒學生的審美想象力。
縱觀語文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存在一百多年了。但是,語文課堂作為實施語文教學的重要場所,爆發出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師只顧一味灌輸知識,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當今社會愈發重視學生的主動性,用人本主義的觀點構建語文課堂已經是大勢所趨。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美國,重視研究人的動機、潛能、創造力和自我實現的心理學新思潮。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以人為本和以整體人為研究物件的視角,關心人的本性、價值和尊嚴,研究健康人格和自我實現。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下的語文課堂構建
用人本主義心理學構建語文課堂,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運用人本主義心理學構建語文課堂,可以改變傳統語文課堂上教師只顧一味灌輸知識,從而忽視學生是自主、自由的,認知和情感統一的人的情況。
(一)創造自我實現的情境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人的自我實現的角度描述了學習的本質,強調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滿足受教育者自我實現的需求,挖掘受教育者的潛能。自我實現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是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旨所在。“自我實現”是一種探尋知識、真理、智慧的慾望或趨向,是一種學習的推力。
馬斯洛認為高峰體驗是既是自我實現者的重要特徵,又是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高峰體驗是人在進入自我實現狀態時所感受到的一種豁達與極樂的瞬時體驗。“高峰體驗論”強調了學習過程中的情感作用。
對語文教師而言,其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認識和體驗文學作品中的美,在教學中創設一種能夠產生“高峰體驗”的情境。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體驗著的完整的人。教師應該積極利用情感,調動學生的感官和心靈去體驗作品,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統一,產生意義學習。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高峰體驗,逐漸激發出身體內在的潛能。學生透過能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覺印象的'活動,以達到高峰體驗的狀態,如愛的體驗、創造的體驗等。這種方法尤其適合應用於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以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為例,教師應該讓學生全身心沉浸在自然的美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教師透過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讓學生的心靈體驗西湖湖面上瀰漫一片冰花,天和雲、山、水融為一體,天光湖色,天地一片白皚皚,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一葉扁舟的自然之美景。接著,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忘卻自己,完全融入自然之中,物我兩相忘。最後,教師引導學生檢視自己,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讓學生感到宇宙的遼闊和人的渺小。
(二)新穎獨特的學習方法——喚醒審美想象力
馬斯洛認為,審美是人的高階精神需求,是一種美在自我實現者身上得到的充分的體現。人具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在滿足基本的需要之後,開始尋求發展的需要。審美需要因此成為人的高階精神需要之一。審美需求源於人的內在衝動,欣賞美、創造美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審美活動因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的必要途徑。美在自我實現者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語文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審美需要。想象是喚醒沉睡的美的手段,也是創造美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審美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1.以美的語言營造情境。
美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語言可以薰陶學生的心靈。教師以富有美感的語言,啟發學生的審美想象力。以《揚州慢》的匯入為例,這裡曾經繁花似錦,這裡也曾樓閣參差、珠簾掩映,這裡的月亮最多情。然而,這裡屢經戰火,衰敗無情地爬上了城牆,荒蕪了街道,冰冷了蕎麥。二十四橋仍在,水波盪漾,那橋邊的芍藥年年如期盛放,多情的月亮也變得冷峻了。這就是命運多舛的揚州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揚州慢》這首詞,看看揚州城的前世今生。教師用美的語言進行課堂匯入,喚醒了學生的審美想象力,能使學生快速進入《揚州慢》這首詞描繪的衰敗的揚州城的情境中。
2.以繪畫營造情境。
圖畫,由許多各種線條和色彩組成,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語文教師用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課文插圖、簡筆畫、剪貼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課文情境。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繪畫來營造情境,寓教學內容於形象具體的情境之中,可以啟發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及興趣。以《天淨沙·秋思》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詩句,使用簡單線條和色彩,繪出一幅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牽著瘦馬在夕陽西下的古道暗自神傷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在詩中找畫,讓學生體會詩句的畫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