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工作指導論文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工作指導論文

  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社會閱歷的擴充套件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容易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和升學就業等方面,遇到各種心理困惑和問題m。筆者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工作實際,分析了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1.1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流行特徵

  研究顯示,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檢出率在10%~20%之間。廣西某地區小學生在思維內容、注意力、自信與自尊、責任感、學習與工作、情緒反應、社交問題、言語問題、人格問題、睡眠飲食等方面存在問題的比例均超過10%。陳永勝H認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情緒、行為等方面,小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人數約為10%~15%,情緒方面問題約在10%~20%之間。多數研究顯示,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漸下降。小學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要差於男生。

  1.2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

  許多研究顯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注意障礙、情緒障礙、違紀、行為問題、欺負行為等問題。情緒障礙是影響學前及11歲以上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多動性障礙是影響6~11歲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6]。男孩多動性障礙高於女孩,女孩情緒障礙多於男孩2,男生在學習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和衝動傾向上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P<0.05);在恐怖傾向得分上女生顯著高於男生(P<0.05)。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面向所有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外,還要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有較為嚴重問題的學生要開展一對一的個性化心理指導。要從預防心理問題、矯治心理疾病和培養髮展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多方位開展工作。

  2.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向每一名小學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傳授給他們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讓他們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並且能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以達到預防心理問題、及時發現問題、正確疏導問題的目的,從而幫助小學生學會學習、正常的人際交往、正確的面對困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還要針對小學生自身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加以集體輔導。如針對剛入學的小學生開展集體輔導,幫助他們儘早適應學校生活,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完成個人的角色變化;針對高年級小學生,要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幫助他們提高心理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生理特徵,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遊戲和活動為主,形式多樣且靈活。

  開設心理健康課各個學校大多開設了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透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方式,寓教於樂地將心理健康科學常識普及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簡單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作文和體育教學中除了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外,要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意識和知識。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學生透過寫作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見解。透過制定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命題作文,既可以幫助學生透過寫作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又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利於發現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有資料顯示,運動和體力娛樂活動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參加體育運動越多,情感困惑的情況越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透過學生在身體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行為、表情、意志等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以便進行正確的疏導。同時,學生可以透過體育活動消除消極情緒,還可以透過競技體育運動,培養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樂觀等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採取邀請學生家長到學校聽講座、諮詢、座談及班主任家訪等形式,增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引導家長轉變錯誤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並促進家長注重自身的良好素質養成,營造和諧的家庭心理健康環境,發揮家教的作用,以父母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孩子健康品格及心理素質的'形成。

  2.2根據人群特徵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齡的小學生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還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存在多動性障礙的特徵,學校應該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以幫助低年級小學生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克服問題,養成好的行為,遵守學校紀律,促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形成。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情緒障礙問題,學校應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從而促進高年級學生積極情緒的形成。

  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問題不同。針對男生好動和女生易出現情緒問題,應開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疏導男生克服好動的問題,調節女生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同時,由於男女生的青春期表現特徵不同,面對身體上的變化,青春期學生易產生心理問題,還要針對於此分別對男女生進行相關的心理疏導,讓他們健康平穩地渡過這一生理時期。

  2.3關注個體問題進行心理指導

  針對一些出現心理問題及疾病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心理諮詢與輔導。學校要開設心理諮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教師和學生透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直接指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排解心理困擾。同時,學校還要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並與老師積極配合,在家裡對學生進行引導,透過家庭氛圍幫助學生消除困難,解決一時存在的心理問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對已經有心理問題的小學生,透過心理諮詢不能解決時,學校要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專科醫院進行明確診斷和接受正規治療,以幫助孩子儘早矯治心理疾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