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中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論文

民族地區中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論文

  摘要:“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心靈健康的呵護,作為國家的朝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維護尤為重要,而對於地處邊境地區、偏遠山區、少數民族的桂西南地區來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顯的更為重要。

  關鍵詞:少數民族;家庭心理健康;桂西南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需求的大幅度滿足,精神層次,心理需要的滿足成為當前社會重要的缺口。大批“心靈雞湯”的出現,心理諮詢活動的開展,心理健康作為一門課程,開始走進學校,社群和社會生活中。而今,在任何一宗案件的發生中,很多人都會去思考,相關人員心理的健康狀況;甚至是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在職工的培訓中也都會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培訓內容;更為之重要的是在自然災害,尤其是地震等事件後,人們同樣關心的也是災區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重要的社會保障要素。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家庭心理

  家庭心理,首先是建立在家庭這一載體之上的。作為家庭,它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整體類屬概念。因而家庭心理,應當具備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即是家庭成員的心理,主要體現在家庭個體成員表現出來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另一個是家庭成員組成的團體心理,主要表現在家庭團體心理、群體心理。

  (二)家庭心理健康

  由以上分析可以明確的是家庭心理健康同樣應該包含家庭個體成員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應該包含整個集體表現出來的心理健康。但是二者的內容是截然不同的,影響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二者又相互影響,互為紐帶。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則是由教育主體和受教育者主體兩部分載體構成的行為過程。對於包含有家庭成員個體心理和家庭成員組成的群體心理的家庭心理而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則顯的較為複雜。首先,第一個成分是家庭成員間,父母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家庭教育的關係角度出發,家長、長者往往充當了教育的主體,而子女、晚輩則往往成為了受教育者的主體部分。其次,家庭心理健康的另=一個心理載體,就是家庭成員組成的家庭群體心理,同樣面臨教育的問題。那麼家庭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面對的教育主體是誰呢?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思考

  葉一舵教授就曾在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論”一文中明確提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主要有幫助家長樹立心理健康的觀念,增強對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家長認清角色,強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意識;幫助家長系統瞭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與原理,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依舊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

  (一)家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行動跟不上思想,且思想比較淺很多的家長都在關心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能為了孩子考試期間不存在壓力感,完全可以為孩子撐起全部生活空間;為了表達自己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維護,可以到處去學習、看書,從自我角度出發,以為一切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都是對的;別人的說教勝過孩子自己內心的傾訴,理想的環境勝過孩子真實的需要和想法。因而,往往得到的結果卻是,換來了孩子更多的不理解,不體諒和抱怨與指責。這一切的根源源自我們的觀念裡一直認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是主體,孩子是被改造的、被教育的客體。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落實跟不上政策,配套資源跟不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一部分,主體責任不明確,是要放在社群進行?還是由政府承擔?還是由家庭自己來完成?既沒有責任負責劃分,也沒有具體的保障措施,更沒有監控測評的過程和結果反饋。政策的落實,缺少相應的資源配置。不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樣,既有課程,又有具體的教育工作場所,還有監控監管流程。

  (三)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術抵不上孩子本身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開展,學生在學校接受了更多的心理輔導、心理測量和心理知識培訓,心理自我調節技能訓練。而作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執行者家長,卻因為工作為問題、經濟條件問題、知識背景問題,反而成為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缺乏者。科學的心理教育在很多家長那裡成了通俗的非專業化的“心靈雞湯”式。

  (四)過於側重長輩對晚輩的教育,忽視家庭整體的心理健康環境當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強調的是家長對於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維護,而為了開展這一工作,家長心理水平技能的提升也成為當前關注的重點。但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並非單指長輩對晚輩的教育問題,也並非指家庭中某一成員的教育問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應當是在一個健康家庭心理氛圍環境下進行的,家庭整體心理氛圍的不健康,恰恰說明家庭成員個體或者家庭成員之間是存在不良心理問題的。需要家庭之外的團隊才可以解決,依靠家庭內部來解決,此時是不合理的。

  (五)民族地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更多問題作為邊境、少數民族、偏遠山區的地方來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行動上和資源配置上,都顯得蒼白無力,更需要關注和健全。偏遠邊境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由於歷史文化條件的限制,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另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部分衝突,也是影響民族地區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

  三、桂西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狀況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對作為整體的家庭進行心理環境的考察物件一、同時又將傳統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為教育主體的家長和長者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物件二;最後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被教育者作為考察的物件三。採用開放式和封閉式相結合的自編問卷調查法,主要針對百色地區各區縣共202人的中學生進行了分層抽樣調查。本次調查採用自編問卷,問卷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渠道,主要包括政府類、社會公益類、學校開展類三個層次,分別針對家庭成員中的不同人群進行調查瞭解,用以驗證本次研究中施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否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低於被教育者。第二部分,主要是瞭解當前被調查者所處的家庭環境下,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在不健康心理水平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情況,如援助者主要是由誰完成,援助者的文化水平,援助效果等。第三部分為開放式問答題,主要調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行者的手段有哪些?主要用於瞭解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問題。

  (二)研究結果

  1.被調查物件基本情況。本次調查物件的年齡範圍主要為14-21歲的初高中學生,民族主要有漢族、壯族、苗族、瑤族。從調查的初步結果來看,總體男生比例高於女生比,初中階段壯族、瑤族學生居多。主要涉及到了百色地區12個縣和1個區,以及區外的城鎮鄉村。2.接受過相關機構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無論是全體家庭成員,還是父母或者是自己,政府類和社會公益類的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比例均處於最高,其中所有成員未接受過政府類的和社會公益類援助分別都為91.6%,而父母在此兩類的情況下,則是政府類未接受過的有84.7%,社會公益類未接受過89.1%,相比於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被教育者而言,他們所佔的比例卻相對較少,但相比於接收過援助的比例也相當高。3.家庭環境對於被調查者心理健康的影響。按照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病程、會功能受損情況、痛苦程度,對被調查者進行初步篩選,瞭解家庭環境中個體的心理健康情況。在被調查中發現有69.8%的人認為家庭環境影響了其心理健康狀況。透過資料分析,由表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存在一般心理健康問題,具體病程在三個月以下的有91.6%,社會功能受損的有75.7%,痛苦程度91.6%;而其餘被調查者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具體情況如表所示。4.家庭成員心理健康援助情況。在被調者中,75.7%的接受到了家庭成員的幫助,且多數幫助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從後期的第三部分分析情況來看,這種有效的幫助卻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特點。

  四、總結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邊遠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地區,開展情況不容樂觀。作為政府機構應當投入更多的資源,制定相應的支援政策,積極開展政府贊助的公益機構,如各區縣的團市委,社會青少年公益幫扶平臺,積極開展社群,鄉村等公益講座活動,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術;作為教育類學校機構,應當擔任起重要的建設橋樑作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扶課程和輔導活動的建設,開展高校與中學對口心理健康教育幫扶工作。政府應當鼓勵社會心理健康公益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同時對於各類組織機構進行登記註冊,進行管控。

  參考文獻:

  [1]史永超.初中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葉一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論[J].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123-128.

  [3]餘鳳紅.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9):137-138.

  [4]戴新利.農村中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析[J].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6,(2):85-87.

  [5]徐衛良,家庭心,應湘,李長虹,李鷗.城市中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58-6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