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的論文

農業機械化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的論文

  摘要:隨著科技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中有著重要作用,是提高農業生產的必由之路。培養高素質的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是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學好農機械化可以更好的為農業現代化服務,而提高農業機械化教學質量是學好農業機械化關鍵所在。基於此,本文對農業機械化教學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展開論述,並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推廣;教學

  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中有著重要作用,其能夠減輕農業勞動負擔,提高勞動效率,縮短勞動時間,解放勞動力。機械化操作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簡單規範,推動了農業生產從散戶耕作到大規模統一生產的轉變。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能夠在農忙時節快速收割以及播種,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

  1當前農業機械化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將農業機械化教學深入到農村基層中去,將基層農業與農業機械化有效結合起來。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專業人才的時候要將教學與實踐聯絡在一起。而農業機械化教學在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了其目標的實現。目前,農業機械化教學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還不夠全面,農業機械化教學設施實驗器材的投入不足,師資力量不足以及長期以來農業機械化的學生基礎不夠,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1]。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機械教學的發展和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的培養。

  2對於農業機械化教學發展的建議

  2.1加大基礎實驗設施投入

  隨著我國不斷深化的教育體制改革,實驗教學工作取得一定發展,實驗教學是在當今社會技術飛速發展過程形成的最為直觀、具體的教學手段,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農業機械化專業是一個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專業,所以實驗教學極為重要。但是在農業機械化專業教學實際中,存在實驗器材不足、破損的現象,陳舊的裝置跟不上機械的更新換代速度,在新的教學內容中出現新的配套儀器裝置沒有補充的現狀,對農業機械化教學的開展有著不利的影響,所以應該加大基礎實驗設施的投入,統一規範實驗器材,更新實驗裝置,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要切實改善實驗器材、裝置老舊更換不及時的問題,加大對實驗設施的資金投入,在日常也要注意保養機械裝置,規範實驗裝置的管理制度[2]。

  2.2注重實踐教學

  農業機械化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農業機械化教學不僅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也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操作能力,注重將各種知識運用到日常實踐中去。原有的傳統教學缺乏創造性,讓學生處於被動狀態,不利於學生深入學習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實踐教學是農業機械化教學中關鍵的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求知慾和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在實踐教學中要保證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3]。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引導幫助學生獨立思考、注重實踐的精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地參與到實踐課程中來,訓練思維能力。

  2.3教學內容結合實際

  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為高校輸送人才,更是為了廣大農村地區輸送專業的農業機械化人才,所以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注重實際。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農業種植分佈地區廣泛、地理條件和環境氣候差別大的特點,所以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各有不同,農業機械種類和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在平原地區比山區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規模大,可以在平原使用的機械,在山區根本無法使用,而南北方的機械型別也是不同的,在北方的人們使用小麥和水稻收割機,南方的人們較多的使用甘蔗收割機。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產環境對於機械的使用都是不同的,在教學時應該總結經驗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有選擇性的突出教學內容重點,對於實際生產中落後淘汰的內容也應該作內容上的調整。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到重點知識,對於當地較多使用的機械可以仔細瞭解,對於較少使用的機械可以簡單介紹,真正做到重點突出,學以致用。

  2.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在學校中對學生的教育的主要負責人和實施者。學校的管理建設當中不僅是以學生為主,還要以教師為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應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引起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日常教學的基礎,對於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培養,以創新為核心開展隊伍建設。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師當中形成良好風氣和模範,從而提升整體教師的綜合素質,科學合理的安排使用。當今社會知識更新很快,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需要有過硬的師資力量和較高的教師素質水平。作為教師更是要積極學習新知識,學校應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透過交流學習前沿知識,讓教師不斷豐富新知識,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才能教給學生新的,有用的知識[4]。

  2.5最佳化教學方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最佳化教學方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機械裝置中對於不同機械有著不同內部結構和原理,所以教學方法應採用適合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對於課堂中的機械構造,枯燥的文字比較晦澀難懂,所以應該藉助多媒體等方式直觀形象地體現出來。有條件還可開展現場實地教學,對照實物講解,學生可以進行安裝拆卸等操作,現場提問解答,加深印象,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收割機時,如果只是單調的在教室裡坐著,從書本中看內燃機的工作原理和維修等知識,學生可能會很快忘記,並且對相關知識沒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而將學生帶到收割機旁講解,就能給學生更加直觀的印象便於學生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操作駕駛,提高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迅速掌握駕駛技術和操作要領,達到教學目標。

  2.6創新教育機制

  學校在最佳化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更要創新教育機制,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創新教育機制的過程中,應該轉變以往思想,創新人才理念,不斷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形成有效的教育機制,以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學校應加強教學改革,調整專業設定,增強實踐教學等環節,在教學內容上,應該在教材基礎上不斷的補充,對於教材內容中的落後的知識也要及時修正;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鍛鍊;在教學考核時,應當儘量避免單一試卷的形式,避免只用分數考核學生,應該用多元化的方式考核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和鍛鍊[5];在教學實驗環節,應當增強實驗課程的設計性和合理性,並且建立教學實驗基地,利用社會各領域資源,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互惠互利的模式,充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教學應該立足農村、結合實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立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實驗實踐水平和專業的教學質量,透過學習專業課程,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以便為農業生產輸送更多的合格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洪義.對農業機械化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J].旅遊縱覽(行業版),2011(2):150-151.

  [2]王貞肖.提高農業機械化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5(3):52.

  [3]欒貴平.探究基層農業機械化培訓的創新機制及模式[J].南方農機,2017,48(19):22+24.

  [4]尹正萍.提高農業機械化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J].農業科技與資訊,2017(5):91+99.

  [5]袁軍茹.農業機械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3):5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