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研究論文

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研究論文

  摘要:生物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得到基礎的生物學知識、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更要注意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教學。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物教學;反思;策略

  “反思”並不是新名詞,反思這一行為自古就有,“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名家名言就反映了這一點,古人用他們長久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反思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培養反思能力在教學中也是必要的呢?用杜威的話來說,原因就是“它使我們從單純衝動和單純的一成不變的行動中解放出來”。從另一方面來說,思維能夠指揮我們的行動,使我們有預見性、有目的性地去完成一件事,而反思能正確引導我們的思維,從而使我們的行為更加完善。

  一、學生思維分析

  初中生物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和了解生物,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等方面的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從而在認知上形成簡單的生物學觀點,讓學生形成熱愛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但從科目性質來說,生物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屬於考查科目,學校和教師對於生物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花費在生物學科目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之又少,學習積極性比較低,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與研究。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或參考書等輔助工具較為依賴,缺乏反思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學策略

  1.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有效的教學手段。課堂提問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一個巧妙的提問,往往能夠輕易地開啟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發展智力,提高思維能力。例如,有這樣兩個問題:(1)花由哪些結構組成?(2)繪製植物雙受精的路線。這兩個問題對學生思考深度的要求有明顯的不同。問題(1)只要求學生回憶儲存在腦中的'有關資訊,引發出的就是對“知識”的回憶,屬於低水平問題。問題(2)則要求學生對資訊有一定程度的加工,需要學生在認識花的組成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這些結構的作用,從而繪製植物雙受精的路徑,屬於高水平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連續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開拓思維;教師也可以多提問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定提問,因為設定提問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效果反饋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來了解學生對於這一節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課堂教學中的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課堂上常用的組織形式。透過小組討論,學生不僅可以交流學科知識,而且可以互相幫助,提高表達能力,學會反思。蘇教版的生物教科書安排了許多討論活動,但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我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些學生把小組討論的時間用於閒聊,有些小組只有少數幾個人發言。透過觀察,筆者發現,5人是一個小組的最佳規模,如果小組人數只有4人或更少,參與者往往會偏向於一對一的交流,而不是所有參與者的相互作用,這樣也就達不到小組討論的目的;如果人數太多則不利於學生間組織和交流,有可能使有些學生成為旁觀者,造成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生收穫很多,有些性格內向或自覺性不高的學生收穫很少的不平衡情況。3.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探究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有關的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在探究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鍛鍊的機會,要摒棄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單單教學生解出問題的答案,更應該教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面臨困惑時,要有自主解決的意識,首先做出各種猜測,然後收集資訊,分析有關的資料,最後歸納總結,積極尋找答案,爭取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著教師給出答案。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得到提高。課堂中的探究形式,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有利於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在理論知識豐富的前提下,選擇多種教學策略,注意培養學生的課堂反思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探究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姜文閔,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

  [2]賁愛玲.在教師教育中應用元認知理論進行反思性教學[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4).

  [3]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陳維莉.對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