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DEA模型的湖北省農業經濟效率評價研究的論文

基於DEA模型的湖北省農業經濟效率評價研究的論文

  中國經濟發展進人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新常態反映在農業領域,即農業發展速度的變化、動力的轉化和結構的最佳化,最根本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就要求農業領域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繼續夯實農業穩定發展的基礎,農業新常態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發展方式的切實轉變是建設兩型社會的必然選擇,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作為農業大省,湖北省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責任,因此,分析湖北省農業增長方式從增加要素投入到透過效率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經濟研究一直是國內眾多學者的一項重要課題。冉傑等□運用DEA法和曼奎斯特生產效率指數對中國西部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總體效率分析、規模狀況分析和生產力指數分折;倪冰莉等[2]應用DEA法對中國中部六省1990-2008年的農業生產效率變化進行了分析;王爽英等[3]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選擇可反映湖南省農業發展現狀的8個指標,並藉助DPS資料處理系統對湖南省地市進行了研究;黃利軍等w採用DEA方法對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進行分析,探討了10年來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錢麗等運用3個DEA模型對安教省17個地市2004-2008年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塗俊等[6]運用DEA、Tobit兩步法對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業創新系統效率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比較;賀正楚等[7]運用層次聚類、混合聚類方法對湖南省市州“兩型社會”區域農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以及提出了備選方案。綜上所述,各學者對農業經濟效率的分析大部分是基於區域進行研究以及關注投入產出效率值並對其進行排序,但都未能對單個決策單元進行深入探討,對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還未見於相關文獻。本研究基於構建DEA投人與產出模型、Malmquist指數法對2008-2012年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經濟效率進行測算評價,分析了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生產效率的內部差異及原因,提出了最優生產可能性邊界,從而提出改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根本方法,以最佳化農業資源配置,促進其高效穩步發展。

  1研究方法

  資料包絡方法(Decisionmakingunit,DMU)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Chames等[8]在1978年以“相對有效性”概念為基礎創立的,用於研究多投人與多產出物件的規模有效性和技術有效性的一種線性規劃模型。此後,Banker等[9]構建了C2R模型。

  把每一個省看作一個生產決策單位,運用Fare等改造的DEA方法來構造每一個時期中部各省的生產最佳前沿面。把每一個省的生產同最佳實踐前沿進行比較,從而對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進行測度。

  Malmquist模型用於處理面板資料,是一種生產前沿方法。Malmquist生產率變化指數是Caves等[11]在Malmquist數量指數與Shepherd距離函式概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用於測量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專門指數。Fare等?運用生產函式法,並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把7TP(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技術效率指數和技術進步指數。在規模報酬可變的假設下;技術效率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2指標選取和資料來源

  依據農業生產系統多輸入、多輸出的特點,農業投人產出的特徵以及評價指標的可量化性、可靠性、可得性原則選取了能夠反映湖北省13個市(自治州)農業生產效率整體情況的投人、產出指標。選取4個投入指標和2個產出指標作為研究湖北省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力求客觀公正地反映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的效率。投人指標包括農牧漁業的勞動力(不)、農作物總播種面積(Z2)、農業機械總動力(X3)、農用化肥施用量(Z4),分別可以反映人力資本投入、土地要素投人、技術投人;產出指標包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F0、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入cr2),可以反映在農業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指標資料均來源於2008-2012年〈〈湖北省統計年鑑》、《中國農村統計年鑑》。

  3綜合效率分析

  運用Deap2.1軟體對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投人產出面板資料進行分析,得到農業生產綜合效率及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數值。從綜合技術效率及其構成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平均值來看,三者的變化具有同步性,均值在0.8~0.9間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有3個地市達到DEA有效,5個地市處於規模效益遞增階段,即這些地市農業生產規模效益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調整投入會使規模效益增加,農業再投資效益比較高。規模效益遞減地市由2008年的3個增加至2012年的5個,具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和投資價值。純技術效率的均值基本上大於規模效率的均值,且純技術效率處於有效以及遞增的地市有10個,佔總數的77%,說明純技術效率對綜合效率的貢獻更大,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2008-2012年,武漢、黃石、鄂州等三地市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均為DEA有效,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值均為1,表示農業生產要素投人配置效率最優,順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在既有制度和管理水平下,農業效益達到了最大化,現有規模和最優生產規模沒有差異,處於規模收益不變的.狀態,即擴大一定比例的農業投人,相應地產出也會同比例增加。

  2008-2009年,荊州市處於DEA有效狀態,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都處於有效狀態,且重視技術的發展。隨著農業技術的穩步發展,技術的有效利用和既有規模相互匹配,實現了農業收益的最大化。2010-2012年,荊州市綜合生產效率從0.779遞減為0.568,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倒數第二,隨著規模效率的急劇降低而降低並有加速現象,規模效益也由不變轉為遞減狀態。十堰市與荊州市農業發展戰略相反,忽視技術,重視規模的簡單擴大,近幾年均處於DEA無效狀態,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末端。綜合效率的提高更多依靠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很薄弱。

  2008-2011年,咸寧、隨州等地市綜合效率值為0.8及以上水平,屬於湖北省農業生產綜合效率較高地市,至2012年,兩地市綜合效率存在下降趨勢。此外,兩地市處於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增加一定比例的投人可以帶來一定比例或者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規模效率值均高於純技術效率值,表明規模效益遞增是依靠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有效發揮還不足。

  2008-2012年,襄陽、恩施綜合效率無效,規模效率變化波動大,技術效率變化趨於平穩。其中,純技術效率值均為1,表示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投人資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綜合效率無效的根本原因是規模效率不斷減少。其中恩施近幾年規模效率一直是0.5~0.6之間,處於各地市之末,僅為DEA有效地市的一半。襄陽、恩施分別處於規模效益遞減、遞增階段,因此,在技術效率有效的前提下,其改革的重點在於調整經營規模與既有技術吻合,以更好地發揮其規模效益。

  2012年,宜昌、孝感、荊門和黃岡綜合效率處於較高水平。其中,2008-2012年荊門、孝感和黃岡農業綜合效率及其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分別有4年、3年和1年達到DEA最優,且鬆弛變數為0,農業生產要素配置達到最優效率,農業處於最佳規模、最佳效率。孝感、荊門和黃岡等地市規模效益處於不變、遞增以及遞減交替變化狀態;宜昌規模效益處於遞減且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值呈波動變化狀態,說明這些地市農業發展不穩定,需要對投人產出結構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農業效益提高的需求。

  4Malmquist指數分析

  為了反映湖北省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構成變化情況,利用deap2.1軟體對2008-2012年湖北省各地市農業面板資料進行了測算和分解。

  4.1全要素生產率變化趨勢

  根據農業效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分解表可以看出,有9個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7TP)指數大於1,只有荊州、荊門、黃岡和咸寧等地市小於1。2012年7F屍平均增速為15.3%,T/P指數最大的地市是武漢,最高增長率為41.9%,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效率進步較快,農業發展在向技術導向型轉變,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2008-2012年湖北省77中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TFP平均增長率由7%增長至15.3%,其中2011-2012年TFP均值增長幅度弱於其他年份。

  湖北省77於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與技術效率呈反向變動,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抬高了農業生產前沿面。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湖北省採用更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2011-2012年TFP平均增長率為15.3%,技術進步平均增長率為24.7%,而技術效率的貢獻率約為-7.4%,技術進步與效率缺失並存的現象說明湖北省一些地市忽視農業技術對77中的影響,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工作滯後,這也是2011-2012年77中均值增長幅度低於其他年份的原因。

  4.2各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及構成情況

  從2008年起,湖北省13個地市技術進步增長率均高於技術效率增長率,這是由rc(技術進步指數)增長效應帶來的。2012年武漢市技術進步增幅為41.9%,為13個地市之首。武漢市為湖北省省會,地理區位優越,擁有健全完善的農業體系,注重推行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廣農業新技術。隨州7FP增幅為9.5%,位居近幾年TFP正增長的9個地市之末,說明隨州農業發展勢頭弱於其他地市,原因是技術效率增速為-14.4%,嚴重拉低了TFP增速。因此,隨州首先要注重技術效率的滯後對rFP的束縛作用,從技術效率構成角度講,即提高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增長水平,此外應關注科技管理及制度創新。其餘地市7TP年均增長大體相同。從各地市的7TP增長情況看,其差異性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具有較高一致性,即經濟較發達地市TFP增長相對較高,經濟落後地市77中增長相對較低。

  從構成看,技術進步的增長與技術效率的缺口並存現象較嚴重。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效應最明顯、增速最快的是武漢,由2008年的7.3%增為41.9%,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最弱的是荊門,2009年TC為-2.2%。技術效率相比技術進步對7F屍的增長效應不明顯,大多數地市值等於或小於1。技術效率增長最大的是宜昌,2011年為18%,技術效率增長最弱的是荊州,2012年為22.6%。

  4.3非有效地市的投入調整分析

  DEA方法提供了各地區要素投人冗餘的絕對量,用於分析非DEA有效地市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非有效DMU的各投入指標均有冗餘量,不同DMU的冗餘指標也有所差別。從投入指標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冗餘量最大,其中黃岡冗餘最大,冗餘量為395.582,荊州次之,冗餘量為349.803;農業機械總動力指標冗餘量也較大,其中荊門冗餘量為238.556;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冗餘較小,冗餘量最大的是黃岡,數值為49.492。可見這些地市耕地利用率低、農業機械總動力未充分發揮、勞動力供過於求,應當減少這三類指標的投人,提高其利用效率。農用化肥施用量指標冗餘率在非DEA有效地市中最低,接近有效生產前沿面,利用效率較優。從產出指標看,各地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已達最優,不存在產出不足,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人指標產出嚴重不足,其中十堰產出不足高達4322.530。

  5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運用DEA方法和Malmqulst指數法對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評價,得到武漢、黃石和鄂州一直處於DEA有效,其他10個地市DEA無效,其中恩施州綜合效率最低。湖北省各地市綜合效率均值呈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農業生產發展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綜合效率的增長更多取決於純技術效率,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從農業全要素生產率來看,7TP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湖北省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但目前農業發展存在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效率缺失並存的現象。因此,農業部門應不斷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利用市場的力量加大農產品競爭力度,並對農業科技部門、農戶給予財政支援、技術支援,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的生產轉化力度,注重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增強農業效率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帶動作用。同時,綜合效率高的地市應進一步發揮優勢,帶動周邊地市的農業生產效率。十堰、恩施等地市農業發展方向應以因地制宜、發揮特色為原則,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旱作節水等多種農業形式。

  從冗餘與不足整體來看,主要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這三個指標存在冗餘,要使生產效率達到DEA有效,農業發展有很大的縮減、調整投人要素的空間。首先應考慮調整土地資源的配置,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耕地集約利用水平;其次有效利用農業現代化機械,使實際產出量與效率最優對應的產出量之間差距趨於零;最後最佳化農業人力資源配置,提高農業人口的素質,實施農民非農化,將勞動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冉傑,王新宇.基於DEA的西部農業經濟效率與技術進步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7(3):102-103.

  [2]倪冰莉,張紅巖.我國中部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生產效率的構成分析[J].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0,26(2):141-146.

  [3]王爽英,李立輝,戴向洋.基於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農業區域經濟評價及發展方向[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2):115118.

  [4]黃利軍,衚衕澤.基於資料包絡法(DEA)的中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6):420-424.

  [5]錢麗,肖仁橋,楊桂元.基於DEA模型的安徽省農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10):121-126.

  [6]塗俊,吳貴生.基於DEA-Tobit兩步法的區域農業創新系統評價及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3(4):136-145.

  [7]賀正楚,翟歡歡,張銳.運用混合聚類法對兩型社會農業發展狀況的評價[J].湖南農業科學,2010(13):161-16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