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汽車電器裝置變得日趨複雜,同時,社會和企業對汽車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變化。目前,汽車維修企業需要大量的汽車機電維修人員,對於職業院校而言,如何使畢業生能較快的適應就業崗位的工作環境,這促使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核心課程改革。

  1存在問題分析及教學改革思路

  1.1汽車行業人才需求

  目前,汽車所含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汽車電子技術涉及各個機構及系統,使汽車維修物件和模式都發生了變化。現代汽車維修作業,已由傳統機械維修轉變為強制保養和視情修理,工作強度減低,工作效率提高。傳統的汽車維修行業機、電修理人員分離的現象,已逐漸被具有機電一體化維修的複合型人才取代。現代汽車維修企業急需的是既懂機械又懂電器、電控技術的汽車檢測診斷技術人才。

  1.2高職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

  以往,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採用分段式學科化設定方式,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分開實施,學生學過理論知識後在實踐環節不能很好的聯絡起來,不符合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教育教學體系的基本要求。2005年,我們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進行了整合,在專業主幹課程後增設了綜合實訓課程,自實施以來對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時處於被動地位,由於缺乏實踐支援難以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實用價值,大部分學生對汽車電器的結構認識很模糊,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原理與結構知識;而進入實訓環節時,又由於理論知識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汽車維修中的實際問題。這種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分離,不利於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1.3教學改革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教學模式弊端,我們採用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將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個知識教學內容即安排相應的實踐專案。以汽車起動系統的檢修專案為例,教師在上課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創設一個場景,並利用實物、多媒體等教學設施講解起動機的結構和拆裝要領,隨後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人左右對起動機進行拆裝,同時,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本課程教師利用實物、模型、課件等教學設施,邊操作、邊示範、邊講解,學生在學中練,練中學,教學做合一、心口手並用,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與社會崗位的貼近程度。

  2課程改革與實踐

  我們聘請汽車維修企業技術人員、汽車行業專家及能工巧匠參加課程改革工作,以培養學生具有汽車維修工崗位綜合能力為目標,結合《國家職業標準》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教學體系,突出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建設,對主幹專業課和實訓課全面整合,開發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融合的專案教學課程,在《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課程中,採用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根據汽車維修工實際工作中的工作任務,確定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學專案”,每個專案的教學內容是一名汽車修理工完成某個工作任務應該掌握的相關知識和相應技能。

  2.1根據教學內容,編寫校本教材

  由於沒有配套教材,結合學院的教學條件,開始編寫校本教材,將整個課程內容按不同模組重組後,形成了汽車電源系統的檢修、汽車起動系統的檢修、汽車點火系統的檢修、汽車輔助電器的檢修、汽車空調系統的檢修等五個專案。我們將以往單獨開設的汽車電器實訓融合到相應的教學專案中,每個專案的工作任務中包含汽車維修人員必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學生在進行汽車電器典型故障觀察、檢查、檢測、分析及排除過程中掌握該專案包含的應知應會知識,透過完成工作任務,能夠掌握相應部分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最終應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車電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

  根據汽車維修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汽車電器裝置的發展趨勢,將課程的五個專案以工作任務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

  由表格中可以看出,汽車電器裝置課程以汽車電器裝置結構、故障診斷及排除為主線,緊緊抓住現代汽車維修的關鍵,同時也顯現了該課程的實用性。課程內容也超出傳統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課程範圍,強化了現代汽車新技術的講解,使學生畢業後能較快的熟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

  在課程教學環境的引入中,我們運用情景模擬、任務驅動、案例評述等方法,使得學生較自然的進入到教學環境中,透過在教學環境中設定一些問題,使學生對所學部分產生興趣。在教師講解完某一教學內容後學生即進入到實踐環節,並填寫對應的專案單、寫出學習體會。最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對教學環節提出反饋建議。

  2.3改革教學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課程題庫和技能考核規範

  為了檢查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我們對課程考試和考核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改革。

  採用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改變原來一門課程由一份試卷定成績的`傳統考核方式,採用知識和技能相結合,期末理論考試和過程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儘可能貼近職業崗位要求。結合《國家職業標準》對汽車維修工的職業崗位要求組織教學和考核。每個專案完成教學後即進行考核,該專案在課程成績中所佔比例根據職業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個專案考核都設有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其中理論考核佔40%,實踐技能考核佔成績的60%,課程結束時,根據個專案的比例計算出學生的課程成績。

  理論考核內容為學習完課程後的期末理論考試,是對全部課程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測試,採用“教考分離”考核方式,授課教師不參與出題,由教研室負責出題,學生獨立完成理論與能力的綜合測試。

  實踐技能考核為過程考核,是以學生在各專案模組訓練專案的完成情況為依據進行的階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及綜合技能的應用能力。

  3課程改革成效

  3.1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在專案化教學背景下,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實施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教改課程時,學生按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長擔任專案負責人,組織學生制定方案,查詢資料、開展討論,評價學習效果。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鍛鍊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專案化教學中,教師由理論型轉變為“雙師型”,由傳教變為指導。由於教改課程的結構和教學內容非常貼近汽車維修實際情況,教師如果只懂理論而沒有維修實踐經驗,沒法完成這種課程的教學任務。因此要求專業教師既能講解理論又能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尤其能在現場教學中運用專業知識去解決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透過教改課程的實施,已初步形成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

  3.3促進專業教學質量提高

  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教改課程“理實一體化”的專案教學在08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班級試點後,學生普遍認為這種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極大的增強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汽車電器裝置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提高汽車電器故障的檢測診斷能力,透過任務驅動、案例評述、分組討論以及多媒體電化教學等等教學方法的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根據08級學生企業實習反饋情況,透過此模式教學後的學生能較快的適應汽車維修崗位,對常見的技術故障能準確有效的排除。

  同時,透過該課程教學改革也帶動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其它課程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質量整體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