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錨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用論文

拋錨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用論文

  1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概念

  拋錨式教學模式也被稱為基於問題的教學或例項式教學模式[1]。這種教學不同於傳統教學中透過聽對知識進行間接瞭解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求學生走進教學實際環境中去體驗和感受問題。就像輪船拋錨的過程一樣,在實際環境中確定某一問題,以此問題為錨的固定點。對教學中的內容與實際情境進行聯絡得以解決問題,該模式強調以技術學作為學習的基礎。

  2拋錨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為了證實拋錨式教學在地理課堂中的教育作用,我們對傳統教育課堂與拋錨式教育課堂進行實驗對比。在學校中選取班級人數以及地理學習成績實力相當的兩個班級,分別進行試驗。對進行傳統教育的班級標號為1班,對拋錨式教育的班級標號為2班,進行比較[2]。在實驗進行前為確保試驗的成功性,要確保所講授內容相一致,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保密工作。確定試驗日期為一個月,並進行試卷考評。拋錨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所起的教學作用明顯高於一般教學,對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具有促進作用。

  3拋錨式教學模式應用的效果與評價

  3.1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3.1.1形成良好的新型師生關係: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的“教”,通常情況下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這不符合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要求。而拋錨式教學模式,是對這種教學關係的挑戰。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已經發展為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了。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發揮其主體作用。學生在課堂積極發言與老師或同學之間可進行討論,對有爭議的知識點可以提出看法和觀點。拋錨式教學模式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具有促進作用。

  3.1.2促進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發展: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引用,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拋錨式教學倡導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以主角姿態對地理問題進行思考、探索,並獨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3]。可以將抽象化的地理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具象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情境的設立使學生學習環境與其自身生活聯絡密切,能夠迅速使學生進入情境,提高學習興趣。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包括地理創新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歸納能力等方面。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在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地理思維及地理情操。學生在對地理進行學習過程中會激發起它對祖國、家鄉的熱愛之情。

  3.2拋錨式教學的應用評價

  3.2.1學習內容:拋錨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對學生地理思維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起到巨大作用。地理學科具有對空間和時間感要強的要求;高中地理還是一門集自然與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高中地理對於區域地理環境的講解還與人類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因此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極高,為學生吸收地理知識帶來了難題。但是,拋錨式教學會透過對教學情境的帶入,幫助學生形成地理思維,使地理知識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更加簡單易懂。

  3.2.2教師角色:拋錨式教學的運用對教師有著新的要求。教師不在是教學中的講授者,而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對教學進行情景設定上教師應選擇性的進行拋錨式教學,不可對所有地理知識一概而論。要對教學的理論限制、條件限制清楚地認識,從而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否則會適得其反[4]。在學生自主學習時,要加以引導對學生學習不足之處進行糾正並給予適當的知識補充。幫助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總結及自我學習方法評價及改正。

  3.2.3學生角色: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了教學上真正意義的主體。學生在地理課堂學習時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在老師設定的教學情境中,積極地尋找問題、提出問題、並結合自身生活實際進行問題上的解決。還要多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合作交流,進而學到更多知識。成為學習的探索者,增強自身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隨著高中地理課程的不斷改進和補充,拋錨式教學憑著其教學上的優勢會越來越被重視,為我國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作出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