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對策和建議的論文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對策和建議的論文

  1家庭

  幼小銜接這個重大的轉折過渡期對於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作為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師的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1)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

  一般來講6歲左右幼兒大班畢業,生理和心理都具備了上小學的條件,這個時候的家長應關注孩子在這一時期的變化,說一些鼓勵的話語,來激發孩子對於上小學的嚮往之情。比如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小小成功時,家長可以說:“寶寶真棒,寶寶長大了,要上小學了!”讓孩子對於即將上小學充滿了期待和嚮往,並感到光榮與自豪。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中家庭對於孩子的愛和給予也越來越多,但不少家庭往往不知適度,什麼事都幫孩子做了,生怕讓孩子自己動手會累到孩子。我們知道幼兒本身在幼兒園過得就是一種“被照顧”著的生活,如果在家庭中家長還對幼兒事事包辦,那麼一旦幼兒上小學,孩子將有很大的適應困難。

  作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不要過分寵溺孩子和注意教育的一致性,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周邊的小學去看看,讓他們感受小學的學習與生活,看看“大哥哥”、“大姐姐”的日常作息,並且帶著引導的話語:“這所學校多美麗呀,多幹淨呀,大哥哥大姐姐多聰明能幹,等寶寶你上了小學,就會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更加聰明能幹,是不是呀!”諸如此類的語言可以避免孩子在未入學前產生的恐懼。

  (3)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這個時期家長應儘量多抽出時間與孩子多交流。比如可以談一些自己小時候的事,孩子小時候的事,孩子是非常喜歡聽的,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注意傾聽的習慣。多講讓孩子講講自己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家長在孩子講的時候同樣要認真聽,並適當時候給孩子鼓勵與引導。多讀,可以讓孩子跟著CD裡面念,兒歌,簡短的詩,並告訴孩子注意CD裡面的語速,以提高讀的準確性和語言的流暢性。多寫,這一時期的多寫,並不是讓孩子拿著筆在本子上寫,可以讓孩子用手指作筆,寫劃一些簡單的漢字,讓孩子對小學的學習有一定感知。總之,這一時期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用“聽、說、讀、寫”來概括,為孩子進入小學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2幼兒園

  如果說家庭是孩子學習生活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幼兒園則是孩子生活、學習時間最久的地方,幼兒園大班又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開始發生改變。那作為幼兒園大班老師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與生活,使孩子能愉快順利地進入並適應小學呢?

  (1)環境創設和日常教學涉及小學內容

  福祿貝爾認為幼兒在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活動和玩,遊戲時主要活動方式,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進入小學便開始正規標準的學習模式,而不再以遊戲和玩為主,因此幼兒園大班在環境創設和日常教學中內容應涉及一些兒歌,繪畫,簡短古詩,教唱等方面,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發展孩子的智力。

  (2)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加強規則意識

  孩子一旦進入小學就相當於掉進了規則的世界,有許多小學規則要孩子們熟悉並遵守。大班老師要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加強孩子的規則意識,使孩子能順利從一個階段邁入另一個階段。比如老師應向孩子講述小學裡大哥哥大姐姐認真學習的狀態,並培養幼兒養成正確的書寫,握筆姿勢,以及正確的坐姿。當然,教師要首先正確示範,以讓孩子正確模仿,尤其可以從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開始。在此期間,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發現個別幼兒的不良姿勢及時糾正,激發幼兒嚮往小學的心情。

  還要安排晨間活動,要求幼兒早起不能遲到,堅持積極參加晨間活動,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時間觀念。在生活中,在課間休息時間提醒幼兒抓緊時間大小便,教他們自己削鉛筆,整理書包,自己疊衣服,裝文具等,培養常規,尤其注意持之以恆,這是關鍵,所以在幼兒園裡教師要經常對幼兒進行常規檢查,並且鞏固已有的常規。

  (3)培養幼兒良好的非智力品質

  所謂非智力品質,主要指影響智力活動的各種個性品質,主要指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意志力、自信心等25。學習不僅僅是有聰明的腦袋就行,離開了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幼兒的發展將會受到影響,因此幼兒園要重視培養幼兒的各種非智力品質。如好奇心、對食物探索的積極性、做事持之以恆、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等。讓幼兒從一種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地有興趣的學習,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形成自信自主的學習態度,把學習看做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幼兒自身

  我們知道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不僅是幼兒人生的一大轉折,更是標誌著幼兒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發生很大的改變的開始。目前許多幼兒進入小學卻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比如適應困難、學習困難、人際交往出現問題,、師生關係緊張等。其根本原因,是幼兒自身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未能處理好自己的問題,那麼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習習慣早培養

  影響事物的因素都是內在和外在雙重因素影響的,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除了家庭和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引導外,重要的還需要孩子自身有這個意識,明白自己即將進入小學嚴以律己,首先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傾聽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對於家長和老師的要求要理解和認真執行,以提高注意力;有時間觀念,在規定時間裡做什麼事,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避免做事拖拉;對於平時在CD或書上的兒歌內容養成固定背誦的習慣等。透過這些事情,幼兒自己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做準備。

  (2)能力培養最重要

  基本能力包括:培養與專注力,區分玩具與學習,課堂行為,作業行為與任務意識,幼兒應有意識訓練自己準確快速的把聽覺材料讀書,聲音響亮,吐字清晰,透過區分遊戲與學習的訓練,正確區分學習和玩,瞭解兩者之間的關係。在課堂上養成正確上課舉手、坐立、翻書、讀書習慣,按照正確的課堂行為要求完成課堂內容的學習,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和任務也要認真完成,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執行力,培養良好的能力。

  4學校

  學校要主動熱情的接待幼兒來校參觀,透過參觀校園,上課模擬,課間親子活動,座談等使家長們和孩子們對小學和幼小銜接有全新的認識,更加吸引幼兒上小學的迫切感。幼兒進入小學以後,就需要班主任為學生創設安全的心理環境,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首先要降低對新生的期望值,允許他們出錯,並且採用適當的方式教導兒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世界。兒童進入小學後,從以遊戲活動為主的學習環境,轉換到了以上課為主的學習環境,他們的活動方式、生存狀態,乃至學習、態度、情感等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保持著幼兒園時的狀態。

  班主任要儘量採取兒童習慣的比較自由的遊戲活動方式進行教學,增加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和活動性,同時也增加了有效性。根據小學新生兒童注意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要插入一段幾分鐘的遊戲活動,以降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厭倦情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