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心理學角度簡述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論文
基於心理學角度簡述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論文
人文素質是指吸納人類優秀文化或被人類優秀文化所薰陶後反映在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和修養層面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時期對大學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單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的高低才是評估大學生的有力指標,而培養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1 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和緊迫性
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透過兩種方式來實施,一是透過開展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等一系列人文學科課程,讓學生們瞭解人文學科基礎知識,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二是校園文化環境的陶冶。讓學生們將獲得的知識逐步內化形成一種比較穩定的內在品質和自己的價值取向,使大學生真正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智慧、有責任,既擁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又具有認識自我、完善自身人格的能力。
2008 年1 月8 日,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陳會昌教授,在太原理工大學博學樓三層報告廳作了《大學生人文精神構建與心理自我教育》的主題講座。講座中陳教授透過對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有關個人品德修養方面的賞析使學生們不僅認識到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對於提升自我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認識到透過人文素質的提升,也能夠起到調適自我心理的積極引導作用。
高校大多數學生將自己的時間用於專業課程的學習,極少學習專業外領域的知識,特別是理工科類學生。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理工科類學生由於專業課程的設定,他們認為人文學科的學習不能有效創造經濟價值,以及理工科學生自身對文、史、哲等人文學科方面知識缺乏興趣,使得他們在人文學科方面的知識極為匱乏。正如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審查一位青年數學工作者的論文時不無感慨地說:“我給他修改病句和錯別字的時間比我看全文的時間還長。”真可謂學士無學,博士不博。以此,可看出人文修養的程度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自身專業的發展和其他方面潛能的開發。“重智慧輕人格,重知識輕心理”仍然是我國現階段中小學教育呈現出的教育形式,進入大學後不再以“成績論英雄”,出現大學生興趣單一、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性格孤僻、依賴心理較重,抗壓能力及應對挫折的能力明顯不足。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不知所措,自我抱怨。同時,還可能表現為不能很好的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甚至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此,各高校開展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相關課程十分必要,此課程的實施可引導學生們被動學習人文學科方面的知識,繼而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 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2.1 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個沒有人文精神自覺意識的人,即便是滿腹經綸,也只是個知識的儲存器而已。”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新時代對於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基本要求,除此,在變革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更應該具備寬泛、廣袤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儲備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專業形象,而人文學科知識的豐富度更能增添人格魅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激烈的競爭,強硬的心理素質與快速的社會適應能力更是立足社會的第一步,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從某種程度上有利用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2.2 自覺維護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
高校學生透過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可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與周圍人、事、物之間的關係,懂得生命的可貴,習得一些處理與人事物之間問題的能力,積極應對身邊出現的問題,不僅維護了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時,又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最終可以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群。
2.3 完善自身人格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從青春期後期走向成年早期的重要階段,生理上逐漸發育成熟,精力旺盛、求知慾強,可塑性強,心理上卻還沒完全地獨立。此階段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活將會使他們一步步地成熟,慢慢成為獨立的個體。
人文素質的提升可促進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理念等有所轉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從而產生包容他人和自己的寬容心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練就實現理想的頑強毅力和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們真誠、善良、正直等道德人格素質,而這些對於現階段的學習和以後要走上的工作崗位都是非常可貴的心理品質,更是逐步完善人格的必要經歷。心理學上,人格指的是一個人在認知、情緒、行為三個方面呈現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模式。完善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體現,健康的心理更是完善人格的基礎,有了健康的心理,人格愈加完善,擁有健全的人格也必然擁有健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