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資本理論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論文

心理資本理論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心理資本作為個體內在積極心理資源,對大學生就業能力起到正向預測作用,心理資本中的自信、樂觀、希望和韌效能夠促使大學生設立合理的就業目標,增強對求職情境的掌控,有效抵禦焦慮反應,尤其在面對就業壓力、求職挫折時能夠幫助大學生合理歸因,保持積極心態和持續的就業動機。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應透過全程生涯規劃、導師制學習、實踐創新、職業體驗以及結合就業心理輔導方式開發大學生心理資本,提升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心理資本;自信;樂觀;韌性;就業能力

  有關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最早出現於英國,著重個體勞動者潛在可僱用性方面的研究,雖然目前有關理論和實證研究非常豐富,然多以在職人士為研究物件。國內學者以大學生群體為物件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關於大學生就業能力雖然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但都比較一致地認為大學生就業能力是一種獲得、保持、發展工作的綜合能力(陳勇,2013),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潛在能力在其職業生涯上的集中體現。20世紀末積極心理學興起以後,FredLuthans等人(2004)將積極心理學理論引入組織行為領域,形成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隨後有關心理資本研究大量湧現。心理資本指的是個體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心理狀態,包含了自信、樂觀、韌性和希望四個維度,具有可測量、可開發、可培養的特性。心理資本和就業能力作為個人內在潛在素質,具有很大相關性,心理資本的可測量、開發、可培訓的特性為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開發培養提供了新的路徑。

  1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國內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物件開展相關就業能力的研究逐漸豐富,沈曉梅(2013)、馬亞靜(2014)、李曉娟(2014)等對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關係展開了理論方面探討,李金地(2013)王堯駿(2013),師玉生、安桂花(2014)的研究發現,心理資本的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和樂觀因子對就業能力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吳旻(2015)等人研究也發現大學生事務型心理資本(自信、樂觀、韌性、希望)對其就業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韓菁(2016)等透過實證研究,均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對就業能力有著正向的預測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開展心理資本干預將有助於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樹立大學生就業信心

  從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減輕壓力對機體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提升工作績效。工作績效的提升又將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現實中,自我效能水平較高的人往往能確定較高的工作標準,並能主動追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將有助於大學生對就業目標的追求,成為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內在驅動力,使得就業過程的主動性增強,體現在面對嚴峻就業形勢和外在就業壓力時,依舊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對和克服阻力,尋找與自身條件和生涯發展規劃相適應的職業目標,避免盲從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極就業狀態。此外,自我效能感影響著大學生在就業選擇時的意志努力和堅持度,面對就業壓力和挫折時不會輕易放棄。在求職過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較高的大學生會確信對求職情景的控制力,從而減少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的困擾,因此,在就業過程中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專注於問題和困難上,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並利用情景激發出更大的能量來發揮潛能,使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1.2開展心理資本開發,增強大學生就業韌性

  韌性是心理資本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又稱心理彈性、復原力,是個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求職過程中大學生常常遭受拒絕。研究發現,韌性好的學生即使在失敗的情況下也能夠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為。韌性有助於壓情境下的情緒控制和堅持不懈,能有效緩解焦慮,保持心理健康,並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比如調整職業期待,改變認知、運動宣洩、重新規劃、接受培訓等有效能夠緩解就業壓力和提升就業能力的積極途徑。而韌性較低的學生在面對求職失敗等挫折情景時,更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鬱、自暴自棄、逃避、攻擊等。因此,培養高韌性的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另一個有效途徑。

  1.3保持樂觀,幫助大學生正確求職歸因

  在面臨失敗和成功時,人們往往會自我去尋找原因。積極心理學家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認為具備樂觀型解釋風格的個體在面對失敗和挫折時,通常會做外部的歸因,認為失敗、挫折都是暫時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臨成功和成就時,樂觀型解釋風格的個體會認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內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長期的,並會影響到其他活動。因此,具有樂觀解釋風格的個體,在面對外在的就業壓力時,會採取幽默、昇華等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避免壓抑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大學生求職中難免遭遇挫折和失敗,高校在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應當注重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歸因,逐步形成“樂觀型解釋風格”,幫助他們擺脫求職挫折感,保持積極心態。

  1.4體驗積極,保持對就業目標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為心理資本的另一重要維度,指的是人的一種基於內在成功感的積極動機狀態,表現為對目標的鍥而不捨;體現在對目標追求過程中的積極狀態,從總體來看,希望品質能夠促使個體長期維持興趣、高興、自豪等積極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的就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社會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得到有效發揮,從而促使大學生個體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援和就業資源;同時,良好友善、積極健康的持續狀態和堅持有序、路徑規劃的行為特徵,在經歷一段時間後會逐步穩定內化,構成大學生內在較為穩定的人格特點;從就業具體情境來看,“個體在遭遇就業失敗挫折等負面影響時,對目標堅持不懈的積極狀態和鍥而不捨能幫助個體更客觀地看待失敗和挫折,從而更快地調整好培養心態,以積極的精神面貌主動出擊”,體現出百折不撓的品質,克服阻礙達成就業目標。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發就業心理資本

  2.1全程生涯規劃,提升就業希望感

  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勢必要注重對心理資本的開發,做好大學生的全程生涯規劃就是要激發培養學生的希望感,幫助學生全面分析自我、用專業方法評估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性格、職業性向等,充分發掘內外在資源,和全面瞭解就業市場、就業政策環境等基礎之上設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戰的生涯目標,幫助學生學會將目標分解,幫助尋找發掘達成目標的不同路徑,可能出現的挑戰、可以利用的資源以及解決預案等,當小的子目標達成後,就會產生積極體驗,一方面會增強學生對自身的認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會鞏固達成下一個目標的期望,增加希望感,進一步激發學生自我實現的內在需求。

  2.2實踐創新開發大學生自信品質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活動,讓他們在真實而可行的任務中增加經歷和見識,“讓他們瞭解職場環境和崗位要求,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和交往技能,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創造價值的困難與快樂,培養良好職業素質”。

  2.3導師制培養方式促進自主探索

  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為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提供一種創新性的途徑,一方面,專業導師能夠提供榜樣和重視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學生模仿和替代學習的物件,另一方面導師可以提供實踐的情景和真實體驗,及時瞭解學生的需求,發現學生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研究專題,圍繞任務展開學習,進行結果檢驗和過程總結,有助於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增強克服困難的韌性,導師在這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結果進行合理歸因,提升自信。

  2.4職業生涯體驗開發大學生職業韌性

  職業生涯體驗周、崗位實習等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情境,多次的演練一方面可以提高內心的職業安全感,將這些情景中學習成果可以內化和遷移到以後的就業情境,有助於就業能力提升,另外,幫助學生透過對演練中問題和困境的解決,學會積極的歸因模式,改善對自我和就業的期望、動機和外在行為反應,提升職業韌性。

  3設計就業團體輔導方案全面開發就業心理資本

  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除了從總體上融入心理資本開發方法,還可以依託就業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開展專業化的心理干預方法,基於某個小的就業團體的開展就業潛能開發的方式,通常顯得更具有實際操作性,就業團體心理輔導是常用的一種干預方式,基於積極心理資本理論的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可以運用心理測評、遊戲、互相評價、個人反思、影片觀看、制定計劃結合的方式,設計遊戲匯入、自我探索、敘事重構、建立計劃等環節設計進一步開發積極就業心理資本,適度設定就業相關的障礙和挫折情境,允許體驗失敗,並引導個人反思和內省,引導大學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心理舒適區以外選擇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計劃,幫助大學生們分析實現的步驟和找尋有效資源,重點訓練學會延遲滿足,選擇更有韌性的做法以應對障礙,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彈性,提升就業心理資本。

  參考文獻:

  [1]陳勇.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2]沈曉梅.基於心理資本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3(12).

  [3]馬亞靜,段鑫星.就業困境與突圍之道: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與提升[J].繼續教育研究,2013(10).

  [4]馬亞靜.基於就業能力的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J].現代教育管理,2014(2).

  [5]高豔,喬志宏.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及其內部關係:質的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11).

  [6]歐少彬.大學生積極人格與就業能力相關性研究[D].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3.

  [7]吳旻,範婷,吳先群.江西省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就業關係的研究[J].心理學研究,2015(4).

  [8]韓菁.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J].教育導刊,2016(11).

  [9]劉婷.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5).

  [10]王堯駿.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13(19).

  [11]師玉生,安桂花.學生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4(157).

最近訪問